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960-1980:彩色膠捲紀錄下的北京眾生相

1960-1980:彩色膠捲紀錄下的北京眾生相

大約10年前,我第一次看到翁乃強先生的照片,感覺挺震驚的,因為作為一個非新華社記者,能在上世紀60-70年代拍攝這麼多彩色照片,還是很少見的。更重要的是,翁老的照片還有一種所謂「當代藝術」的味道,他的個展2016年在798百年印象畫廊展出後,在攝影圈和藝術圈都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其中一幅代表作《大海航行靠舵手》當時曾拍出20多萬人民幣的價格,後來一位著名收藏家還曾託人找到我,想讓我找百年印像畫廊和翁老砍砍價。這位曾經一擲數千萬收藏一幅油畫的收藏家,卻認為20萬元一張照片太貴了,當然我當時沒有答應幫他。翁老照片的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何止20萬元人民幣呢?

1970年代,首鋼軋鋼廠建成試車。

中央美院的雕塑家正在創作毛主席紀念堂前的雕像。

1970年代,北京街頭賣蟈蟈的小販。

1980 年代,北京春秋季沙塵時期,系著紗巾防塵的女士。

1980年代,東華門早市上熙熙攘攘的人們。

20世紀60年代,翁乃強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專業藝術科班出身,後分配到《人民中國》雜誌社工作,再轉行成為攝影記者。我想他後來拍攝的照片相比於同時代的其他攝影記者之所以更「藝術」一些,跟他學習油畫有很大的關係,特別是在拍攝彩色照片的時候,翁老的特點更為明顯。我曾經有一個觀點得罪了不少人,我說——「中國攝影家不會拍彩色照片」,當然,翁老除外。翁老在這一代攝影家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留下了一大批優秀的彩色攝影作品,這些作品不僅有宣傳照和領袖圖片,也有很多紀錄了普通社會生活的真實影像。

當然,作為那個年代具有代表性的「紀實」攝影家,翁乃強也不是一個先知先覺者,他只是用一個職業攝影師的態度去感悟那個時代,就如他自己所說:站在大多數人一邊,用攝影記錄下這個時代,是一個記者的責任。

1970年代故宮城牆下的理髮攤。

畫家黃永玉。

1980年代,中央美院內上凍的自行車。

1985 年,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同學們在上課

1980年代,著名表演藝術家斯琴高娃

1980年代,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和老師們檢查學生習作。

1980 年代,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表演老舍經典劇目《茶館》

中國直到1970年代末期才開始有「紀實攝影」。這一點在1980年代翁乃強所拍攝的影像中也可以看出來,他那時的作品明顯有了更多真正「抓拍」的內容。

封塵多年後,再來看翁乃強的作品,卻成為「中國當代藝術影像」具有特殊代表性的經典作品。

《彩色的中國》書封

作者簡介

翁乃強

中國著名攝影家、畫家,「四月影會」重要成員,中央美術學院攝影專業奠基人。祖籍福建龍岩,1936年7月出生於印度尼西亞雅加達一個愛國華僑的家庭。父親翁福林曾開過照相館、廣告公司和電影公司。翁乃強酷愛美術,從12歲開始就向僑報《生活報》的攝影記者周昌平學習攝影。1951年7月回到中國。

1958—1963年,翁乃強在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吳作人工作室學習,師承艾中信、韋啟美、林崗、詹建俊、李苦禪等大家。

1964—1990年,在《人民中國》日文版雜誌社工作,先後任美術編輯、攝影記者、圖片部主任、編委、主任記者、總編助理,其間得到康大川、田家農、車慕奇、黃祥坤、安淑渠等同志的指導和幫助。發表了大量的攝影作品、插畫,出版了很多攝影、美術畫冊。多次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採訪工作。

1980年,先後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攝影家協會。1990年,翁乃強調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籌建攝影工作室。

1996年,作為創會會員加入世界華人攝影學會,任會員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

文 | 那日松

資料來源 | 中信出版社

北京日報?舊京圖說(jiujingtushuo)

原創新媒體製作人員:黃加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日報 的精彩文章:

排大隊!北京大爺昨天一口氣搶了30斤
重磅!優化營商環境,北京這些新政和你有關

TAG:北京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