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給解放日報的親筆信:宋美齡成就了我和飛虎隊的緣分

給解放日報的親筆信:宋美齡成就了我和飛虎隊的緣分

據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3日報道,「飛虎隊」將軍陳納德的遺孀、美國著名華人社會活動家陳香梅女士因中風併發症,3月30日在華盛頓家中過世,享壽94歲。

陳納德將軍與

陳香梅女士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曾3次採訪陳香梅女士,一起跟著記者來追憶她——

昨晚臨睡看見消息:據美媒《華盛頓郵報》稱,94歲陳香梅於3月30日在華盛頓家中逝世。

起身,查見郵報官網寫訃聞欄的作者在此消息中還寫到,陳香梅女兒表示母親最近中風有併發症。隨後,陸續見消息連傳,中國僑網一篇報道稱陳香梅女兒表示,母親過世,非常難過,正積極籌辦後事。昨夜今晨至發稿前,記者幾次撥打當年曾三次越洋採訪陳香梅的辦公電話及傳真號碼,一直無人接聽。

靜夜中,找出三次採訪她的記錄,看到她所傳來「香梅用箋」上一字字寫下的筆跡,想起電話里她活潑帶笑的音調口吻,時隔多年之後更加深有感觸於她親述的那些歷史細節,及她對中國對上海的熱情。

起初是在宋美齡去世那年,著實有點異想天開,雖然記者當時手頭有一個陳香梅在美國的辦公傳真號,可畢竟是話題敏感、素不相識、遠隔重洋、正逢周末、只是傳真……

沒想到採訪函發過去後,大約半小時,記者路過傳真機,瞥見兩張紙有些異樣,彎彎曲曲密密麻麻,仔細一看,「香梅用箋」赫然紙上,一句句都是她與宋美齡的非常事:是宋美齡力邀飛虎隊來華,是宋美齡成就了她的萬里姻緣,是宋美齡做了她女兒的乾媽……趕緊再次聯絡,不久接通電話,陳香梅熱情客氣,有問必答,雖然所談都是她自己有著深刻記憶的親歷見證,依然認真思索,以求話語確切。

持續的問答之中,她講到兩家交情很深,說抗戰時,飛虎隊總部設在重慶,宋美齡就常把陳納德找去一塊打橋牌,陳納德也常把宋美齡請來,招待她看好萊塢新片,1958年陳納德臨去世前,宋美齡不遠萬里飛到美國看望他,直到十天後陳納德去世;又講到陳香梅自己的兩個女兒還在咿呀學語時,宋美齡就歡喜得不得了,主動提出認作乾女兒,而且經常到家裡來看孩子,逢年過節碰到抽不開身時,也總不忘派人給孩子們送禮物過來。陳香梅印象最深是送過兩個玲瓏的圖章,上面刻著陳香梅兩個女兒的中文名字——陳美華、陳美麗,名字是蔣介石起的,就是取宋美齡的「美」字。

2005年05月24日解放日報專稿

也就在這次採訪中,記者問起陳香梅那封宋慶齡病危時托她帶給宋美齡的信。上世紀80年代,陳香梅作為里根的親善大使訪問中國時,由病榻上的宋慶齡口述,請陳香梅的舅父廖承志代筆,宋慶齡簽字,托她把信帶回美國轉交宋美齡。

陳香梅對記者回憶了整個過程,特別記得的是她親自把信送到宋美齡手中時的一個細節:「記得宋美齡接過信後對我說了一句話:告訴宋慶齡信收到了。」記者好奇追問陳香梅是否知道那封信都寫了些什麼,她坦然相告:信並沒有封口,當然是看過內容才送的,糊裡糊塗可不行。又回憶說:宋慶齡在信里說自己將不久人世,希望宋美齡到中國見最後一面,若不可能,也希望宋美齡把孫中山的私人文件交還給她。不久,宋慶齡就在北京逝世。陳香梅對記者感嘆,兩姐妹最終未能見面,這成為她心中永遠的遺憾。

緊接著,陳香梅告訴記者,這麼多年來,不管世界形勢怎樣風起雲湧,宋美齡一直堅持中國不能分裂,對「台獨」很不滿意,反對「台獨」。陳香梅還回憶說:直到晚年,只要一遇到上海人,宋美齡開口還是說「阿拉」。

第二次採訪陳香梅,是在抗戰勝利60周年之際。她說60多年過去了,先生陳納德的努力沒有白費,又說到自己與他的緣分,「像是命中注定」,並一筆一划寫下好幾頁紙的追憶文章傳來,講到盧溝橋事變時,用了「大家該知道的(盧溝橋事變)」作為定語,講到飛虎隊來華協助抗戰的過程,很是詳細而又熟稔。這次傳來的文章,還專門有一個標題叫《飛虎隊在中國》,以及一個落款:寫於華盛頓。看得出,如此用心、正式的背後,是她對歷史的懷念與嚴謹對待。

第三次越洋採訪,是在「神六」上天時。陳香梅依然熱情,祝福的話語中,滿是作為海外華人的興奮,以及走過國家孱弱痛苦歷史者的欣喜。她第一句話就是「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後面又不斷出現「中國」、「中國人」成為高頻詞,尤其是有一下一口氣連說了三個「中國」:「中國人不再是東亞病夫,中國土地不再有租界,中國人抬頭向前走。」想來,這應是她當時回望此生所歷的動情心語。

昨夜今晨直至發稿前,從美國華盛頓當地時間的下午至入夜臨睡時分,記者幾次撥通當年採訪時和陳香梅通話及越洋傳真往來聯繫的電話號碼,均一直聽到最後話筒里自動報出:「您撥叫的用戶暫時無人接聽……」

附當時80歲的陳香梅親筆為解放日報寫就的追憶飛虎隊文章:

(向上滑動啟閱)

飛虎隊在中國

陳香梅

今年2005年是中國抗戰勝利六十周年,中國各地區都有各項紀念活動,一方面是表揚和追懷為抗戰而犧牲的男女英烈,同時也讓新的一代多了解八年抗日的艱巨歷史。

中國抗戰始於1937年7月7日,大家該知道的盧溝橋事變,從此展開了中國血肉苦戰八個年頭。在這期間,在抗日的隊伍中曾經活躍著由美國志願空軍人員組成的飛虎隊,他們出生入死,保衛中國的領空,以一對十的英勇,打擊日寇的來襲,建立戰功,不但馳名中國,而且名揚國際,中美新聞多方報道由美國飛越太平洋到中國的飛虎隊雄風。

飛虎隊的領袖是美國德州的空軍教練陳納德。陳納德自1920年開始即積極呼號空軍的重要,著有一本教材名為「防禦性驅逐的作用」,空軍多年予以採用。他的戰術理論當時有重大影響,蘇聯當年也爭取他去俄羅斯訓練俄國空軍,但他婉拒。1937年春5月他應蔣介石和宋美齡之邀,去了中國,從此他的一切和中國八年苦戰是分不開的。

陳納德到了中國的第二天就和蔣夫人宋美齡見面,或許是有緣,他們一見如故,結下了終生的友誼。宋美齡請陳納德先視察一下中國空軍的設施,當年中國有義大利顧問、俄國顧問和德國顧問,美其名為顧問,其實都是想賣些無用的飛機給中國。這一切使陳納德非常失望。他的結論是:中國對於空軍組織一點沒有準備。幾天之後他見了蔣介石,做了報告,蔣介石沒有料到中國空軍如此貧乏,於是請陳納德儘力幫忙,從美國招募部分美國飛行員,來華協助抗戰。

組織美國志願隊並非易事,因為當年美日還未雙方作戰。陳納德只好多次回美,在華盛頓大聲疾呼,讓美國參眾兩院多了解太平洋戰爭的重要性。羅斯福總統頗有遠見,他大筆一揮批准了由陳納德在美國招募飛行員到中國服役,名為美國空軍志願隊。約有三百名年輕美國飛行員參加了這支隊伍,起程去追隨陳納德。

1941年12月7日日本空襲美軍夏威夷基地珍珠港,美日戰爭拉開序幕,美國正式協助中國抗日,飛虎隊改為美國空軍十四航空隊,人員大增,抗戰物資也有了著落。陳納德的耐力沒有白費。

飛虎隊為中國抗日作出了大貢獻。如今事隔六十多年,我們祝願中美友誼長存。

2005年5月於華盛頓

鄧小平曾盛讚陳香梅

1925年6月23日生於北京的陳香梅畢業於香港嶺南大學,1944年加入中央社。因為英文出色,陳香梅被派去採訪當時正率領美國「飛虎隊」幫助中國抗戰的陳納德將軍,兩人一見鍾情。1947年22歲的陳香梅與54歲的陳納德結婚,婚後育有兩個女兒陳美華和陳美麗。兩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後來一直被廣為傳揚。

1958年陳納德去世後,陳香梅並未再婚,而是帶著兩個女兒獨自在華府這個政治中心打拚,不僅站穩腳跟,還成為華府政治圈內最有影響力的華人女性,被稱為「具有魔力和神秘力量」的女人。她是資深共和黨人,在肯尼迪政府中分管進出口貿易,成為首位進入白宮工作的華人女性。陳香梅是尼克松總統重要的籌款人,為尼克松勝選立下汗馬功勞,但後來並未獲得大使等政治任命的職務。陳香梅先後在八屆美國政府中擔任過顧問工作,成為美國政府政治圈內最有影響力的女性之一。

1981年,里根當選美國總統,陳香梅以里根總統特使身份訪華,並與當時的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會面,同行的還有國會重量級參議員史蒂文斯等。當時鄧小平說:「陳香梅坐第一,參議員史蒂文斯先生坐第二,因為參議員在美國有100個,而陳香梅嘛,不要說美國,就是全世界也只有一個。」這讓陳香梅備受感動,也成為她後來一直津津樂道的故事。那是陳香梅33年後重返大陸,從此便頻頻穿梭往返於太平洋和台海兩岸。

鄧小平接見陳香梅女士

陳香梅是美國資深共和黨人,活躍於該黨各層級運作中;曾擔任包括共和黨中央委員、共和黨財務委員會副主席和共和黨少數族裔委員會主席在內的多項全國性重要黨職,深受共和黨高層的重用,也成為極少數擔任政黨要職的亞裔美國人。

近年來,雖然年老體邁,但陳香梅依然積极參加中方舉辦的活動,包括中國官方在華盛頓舉辦的紀念「飛虎隊」的活動,也經常出席中國駐美使館舉辦的招待會。2015年9月2日,陳香梅獲中國國家領導人頒授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章。當時已90歲的陳香梅奮力從輪椅中站起來,那年是陳香梅過去34年無數次返回祖籍國的最後一次。當然,陳香梅與台灣方面,尤其是國民黨的高層人物也繼續保持密切來往。

陳香梅曾說,希望自己死後能與夫婿陳納德將軍合葬於阿靈頓國家公墓。

本文來源:解放日報·上觀新聞(部分綜合自環球網)

作者:郭泉真 等

微信編輯:納米

大家都在看

美國公布對華加征關稅建議清單,中國亮劍:來而不往非禮也!

美團真的收購摩拜了!股東大會深夜投票,「希望大家不要後悔」

「賓士失控」事件再調查,央視節目:電話報警錄音首次曝光

復旦新聞碩士求職:月薪至少上萬,找不到就讀博…這要求,高嗎?

覺得文章不錯,那就點個贊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電賀普京當選,說了些啥?為何遭炮轟?
朝韓首腦會晤在即,首爾卻在偷偷購買鑽地導彈……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