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泰初關門弟子關耀呼籲:別讓嶺南盆景變味!
關耀紅果盆景作品
關耀紅果盆景作品《雄風》
【盆景大家談】
別讓嶺南盆景變味!
原創作者|關耀
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未經作者授權不得轉載
嶺南盆景大部分已變味了,為了能保持正宗孔泰初老師流派風格盡點力,歡迎互相學習研究。
現在玩嶺南盆景的人士唯急功近利,基本上留託大枝,不留小枝及枝梢,目的是掄眼球,覺得粗枝大托已到頂峰了,其實不是這樣的,真正孔泰初宗師技法是要留枝梢的,這樣可以修剪一次能觀賞四個月以上耐看。現在有些人只留粗枝,修剪一次只能觀賞15天左右,便縱橫向亂生小枝,顯得雜亂,層次不分明,失去觀賞效果。這也是大師們公認的嶺南盆景唯一的軟肋。他們不留枝梢是因為急功無藝術修為,耐不住時間,另沒有真正受習孔泰初宗師的枝法相傳,因為基於當時歷史背景,孔泰初老師授習入室弟子不外乎幾人,現大部分已故了,我是最年青一位也已72歲了。有望年內出版國內外首本學術理論與嶺南盆景創作新技法敎材,內容豐富,是唯一的真正能學習到孔派的真傳技法及藝術內涵的書籍,也為弘揚嶺南盆景宗法朝正方向發展盡點微力,拋磚引玉,努力讓嶺南盆景藝術在國際舞台上贏得國威。
1976年廣州泮溪酒家壽宴。 左邊第一位是關耀,右邊第一位是孔泰初,左2何基,左3唐信,空白方向有劉仲明。
關耀九里香盆景《粵嶺留芳》
關耀晚年隹作,樹齡60年,干徑22厘米,高度123厘米,題名《粵嶺留芳》,樹種九里香盆景,是創新型風格,打破單一跌枝或單一橫探枝的傳統造型風格,實行剛柔結合,有時代的特色,首次亮相互相學習研究,為正宗嶺南盆景得以傳承而儘力。
圖為關耀正修剪九里香盆景《粵嶺留芳》
(一)
嶺南盆景於上個世紀20年代由廣州盆景藝人孔泰初先生所創立。他是位文學豐富,擅長嶺南國畫工筆法畫家,對書法、園林有深刻認識,是位學者型知識分子,他家住環境優美的荔灣湖旁邊,受荔枝樹型態的美感所啟發後,萌生了仿效荔枝樹型的蒼勁雄偉作題材,立志改變原國內其它流派的手法,實行蓄枝截干,蓄即以很小長度為段,逐段連接起來便產生曲度和美感了。干也通過截減長度來從新生長二三段干體。經過不斷失敗後走向成功,贏得整個嶺南地區盆景人認同和學習,形成了嶺南盆景,孔泰初先生是唯一嶺南盆景的宗師。另有其好友素仁和尚喜歡玩清高脫俗、孤寡風格的盆景,與他生活背景有關,雖簡單幾筆能反映意境也實屬另一類,雖未及大眾認同,便形成嶺南盆景中另一位創始人,兩大領袖人物,稱二傑才有五大流派。基於當時背景也有孔泰初老師本人的性格所至,較低調儘管參展從不參評也不會主動上展場,把名譽讓給別人作鼓勵。真正入室弟子只有幾人,傳藝工作困難,現在玩嶺南盆景人士都沒有得到孔泰初老師教習指導,更談不上宗師真傳。孔泰初老師創作盆景的基本原理是把美、畫、哲、園林的成分匯入作品中,是他給我的第一次上課內容。經常說又增加兩個新題材了,看能否完成。恩師常對我說:你是最年青的,將來寫點創作心得吧,才會幾十年學習,搞創作研究。正如個別盆景領導說只有你才有能力,有幾十年經驗,搜集大量資料總結編書。普通人是玩樂趣,沒有對盆景學科作深層次的探討。
我從中學年代學習盆景,從苗開始培植至成熟,幾十年才成為作品,這便於環保,更貼近自然,對自然界山山水水及樹型樹態有較高認識才有更好的作品。國內外很多學生常說我的作品內涵豐富,與別人不同之處是畫面乾淨清晰,層次分明,富立體畫感覺,能在不同視向觀看也能表達多個立面是很高難度的,必須在正立面與側立面中尋求協調和合理分布,形成自然也是有章法可依的,如果沒有此認識就只能局限於一個正立面,較呆板,缺少生動和靈氣。我是一枝成景的倡導者和作者。曾有位大師定期授課學生時,把一大托枝說成一枝成景是錯的,我原意是只能在分寸面積中取一小枝條便能獨立成景,這是我的初衷,是我40年前提出的發展方向。上世紀90年代師兄提及的幾種枝型,現已增加到三十多種枝型了,也是幾十年積累所創,使盆景能由幾十種枝型組合形成,達到變化無窮,更為生動靈活,覺得畫面乾淨耐看也有此原因。傳統技法是留一條托枝為跌枝或單一橫探托枝,經過幾十年研究大膽改革,把兩種單一托枝組合,實行剛柔相濟,很有時代新特色,也得到業內人士的讚譽和認同,給予很高評價,如我的作品九里香《粵嶺留芳》及紅果《雄風》,在橫探托枝的對應方留一大飄枝,衝破傳統的局限,敢於創新,結果效果很獨特夠氣勢,畫面豐富,幾大優點把原傳統的單一大托枝其欠缺空間面及點線面的過度走向完美,更有園林學的創作技巧。
現在有些人搞盆景急功近利求快,把筷子粗枝條剪好不長細技和枝梢,目的掄眼球,覺得成熟拿獎了,剪一次只能維持十五到二十天便縱橫向交叉亂生小枝條再沒有觀賞效果了。我手法剛相反,把細枝和枝梢也留著,到枝梢時,以一小束剪掉,其餘部位不留或少留,外行人也會做,這樣便形成四個月到六個月觀賞期了,其餘部位有蔭芽時,用手抹芽,就簡單多了,這便是我的枝法要領。力求水平布枝,分布有度,排列有序,層次分明,更有章法可循,才不會像有些獲獎作品二十天觀賞期。正如大師所說嶺南盆景維一未能攻破缺點就是觀賞期太短了是一大軟肋。
如果能按新技法處理是完全有四個月觀賞期的,此技法成功耗時幾十年研究所得,在此公開使其互相學習,書中詳細介紹。後有幸師從孔老師門下成為孔派門生,規划了我的人生旅程,完成恩師的遺意也有夲人心愿。弘揚嶺南盆景盡點微力,把真正孔派宗法能傳承後世,得以發楊光大,把歷史文化藝術傳播世界,樹國威。從嶺南盆景確立後整個嶺南地區包括港台人士只能通過短時觀看學習,更沒有理論上、糸統地學習,所以只能部分相似而更談不上意境,加之隨意玩弄便形成現時走歪路子的頃向。國內很多盆景書籍都是寫兩三千文字作概念敘述,然後編入自已及別人圖片出版,更有收集歷屆獲獎之盆景編成個人專著,是連環圖,大同小異搬字過紙,沒有學科及藝術價值。二十年前有盆景高層說希望能把嶺南盆景的教學材料寫成冊作為填補大學園林設計中包含盆景專業學科的本科教材,但沒有背景及推薦也成不了事。已於把雜木盆景分五個系統從根部取景法及幹部、托部、枝部、冠部,以教學形式編寫包括山水盆景、附石盆景及一枝成景的操作技法亦有詳述。有數據實物支撐,通俗易懂,圖文並茂。是當今國內外唯一有學術價值和學科教材性質的個人專著,期望年內出版。加上本人在三十年前花了近二十多萬元資金從朋友中尋找標準的九里香樹樁作為書中的標本資料,再補上部分出版費才有望成功出版。在此再次感謝政府、科協、單位領導、業內人士、出版社等的大力支持才能完成,是精裝本,很有學習和收藏意義,到時需購者,可聯繫本人或到書店購買。
關耀九里香盆景《四季飄香》
圖為關耀正修剪九里香盆景《四季飄香》
(二)
當今國內外一致推薦學習探討嶺南盆景的技法。只從展場觀看是不可能的,沒有理論指導學習只靠仿製便成了工藝品,失去了創作意義,更談不上藝術。現在部分人有經濟實力買民間較成熟的盆景,隨意改掉一條托枝或者換個盆便是自己的得意作品了,拿下金獎、特別獎,冠以大師名譽覺得榮耀天下,是心理的滿足而已,是文化領域的負面。但業內大部分人士很清楚,希望使嶺南盆景走進深層次,避免歷史文化走樣,一件很普通盆景沒有意境內涵便是金獎了,讓後人去學習和追求,那不是誤人子弟嗎?更有人自稱為派,流派的定義是前所沒有,後人創造,經世人認同,幾十年至數百年後成為獨立性、首創性、藝術性、並有豐富的美學、國畫學、哲學、園林學科的綜合元素才能算是流派,也是孔泰初宗師的創作理念。
關耀年輕時在家中天台學習盆景。
(三)
當前展場所見很大部分是仿製品,按生產流程製造又怎樣說成藝術品呢?完全是工藝品更合適不過。盆景創作是幾十年成長過程,幾十年陪伴自己成長,與已為伴從而把自身情感灌於創作過程,使其作品如作者之品格,才是有藝術含量的優秀作品。當遇到挫折失敗,敢於努力便增強了鬥志。如松樹不懼強風雪壓,仍安然與世人為伴,象徵著勇於克服困難,排除工作壓力為社會做有益工作。當生長茂盛如春回大地時堪覺喜悅,有很大成就滿足感。從而提高自身修養,對身心健康很有幫助,對工作事業起到很大益處,是玩盆景研究的人才領悟得到的那種樂趣和收穫。
(四)
如何能把嶺南盆景從工藝品轉變成帶創作性的藝術品是一個慢長過程,加之由八十年代開始經濟興起是件好事。但沒有把市場行為與藝術文化分道同步進行,為求掙快錢把藝術埋沒了,完全追求量才有現時的不足。有人說現在盆景比上世紀七十年代前水平提高了,筆者不認同此說。上世紀七十年代前的盆景藝人作品很有藝術含量,取捨有度,符合哲理,意境深遠。而現在只是技多夠成熟,無章法,無內藏之意,更談不上「優秀」二字,難道不是變味了嗎?從樹冠設置也很有藝術要求,樹冠有好幾種,是筆者根據自然界受到衝擊後的樹木形態,作為創作素材設置在不同風格的樹型中有所區別。但現在只有一種樹冠千編一律,這樣是違反自然規律,創作源於自然,取於自然萬物所至而通過人為藝術加工,盡其把園林景觀設計濃縮於一雜木盆景中,而不是單純講大樹縮景的概念,人類在進步,文化藝術也在不斷完善發展。樹冠有自然樹冠、羅漩樹冠、泰山壓頂樹冠、衝天式樹冠、雲頭雨腳式樹冠、橫探式樹冠、懸崖型獨特樹冠及異型樹,也有其特別型樹冠總之千變萬化,才能不違反自然規律,是孔泰初老師所倡導的創作原則。創作源於生活,大自然就是創作藍圖,很大部分人去仿製生產又怎不是工藝品呢?
關耀盆景作品《幽山湖影》
(五)
為什麼很多盆景其素材很好,但未能得到創作者的利用呢?原因是概念上錯誤,把盆景視作工藝品加工泛濫成災,特別後人繼續追隨下去是倒退而沒有進步了,書中所述也是喚醒後人向正確方向學習,讓祖國文化遺產延續。創作上沒有根據根部形態及樹相設計應為左斜型、右斜型、直立型等,其實是有章法可依的,但很少人懂得此法。因為外型是直觀的,其內意是無影的,從而內外是一至的,通過內力作用才能使外型呈現,外型起變化是很簡單的哲理常識。因為是工藝仿品就沒有加以研究分析,是很抽象的理論問題,也許沒有此知識便造成劣品,不懂得也說成優秀作品了。我們的專家也沒有此認識,或者說認識不到位,難道不是變味了嗎?後人最怕學錯了走歪路,民族文化就失去存在意義。
(六)
當前正當需環保,避免破壞生態環境。更要從苗子開始培植,用二十年時間創作,認識二十年的過程和體會,感悟長時間快樂和喜悅。也是人生一大樂趣,放棄名譽地位及金錢,把自身品格凈化,提高修養,才能有時間有能力追求更完美的藝術品,也是藝術人生,藝術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當代後人文化較高,現時已出現很多民間學者正不斷朝高端學科深入研究,只是對傳統的技法未有掌握,基於此,才作出文獻讓後人有突破的機會,當今科學不斷進步,盆景業也應跟上及完善加以發展。耗時兩年多研究花卉盆景,其成活率只有百分之三十。日本杜鵑山花別稱山花,日本人把它開花時的花朵用鋁線連起來布滿外面形成三角形便是盆景了,賣到歐美為人民幣近2000元一盆,也是工藝品,但失去藝術本意。我搞嶺南盆景就必須按嶺南派的藝術特點,以源於自然、高於自然為前提,釆用藝術品的創作法則及技法去完成。因為花卉不能露根,盆土多。微型盆景剛相反,土少、露根是至命的傷害,現已通過藥物加以抑制生長及促根手法來改良習性,成活率提高到八成了。至於能在有花雷後保持開花有待進一步研究,成功指日在望。我以事論事,希望能讓嶺南盆景有更大發展,把孔派技藝得以傳承,在世界盆景舞台大展風采。歡迎批評指教,在此拋磚引玉,尋求互相學習,為盆景業盡點微力。
精彩回放:
一代嶺南派盆景宗師
關耀盆景孔派真傳:簡約意境深,艷麗加古樸!
孔泰初入室弟子關耀盆景欣賞
關耀: 繁簡同步是發展花卉盆景必走之方向
※農曆正月間盆景管理養護要點
※世界奇石文化博覽會上的金獎作品長啥樣?快來見識一下
TAG:中國盆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