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名將燦若繁星,為何這3位被津津樂道?
春秋戰國以來,出現的名將無數,像「兵聖」孫武、「人屠」白起、「帝師」王翦,還有孫臏、樂毅、廉頗、趙奢等等。秦漢之際,更是名將輩出、龍爭虎鬥,掀開一場場波浪壯闊而又慘烈異常的戰爭。
若是在亂世,風雲變幻之下,名將輩出並不出奇,因為不亂就沒有施展的舞台。但如果真的劃分起來,所謂的「亂」可以分兩種,一種就是春秋戰國、秦漢之際的哪種內部之亂;另一種則是西漢時期中原王朝與匈奴那樣的外部之亂。也因此,名將也可以分為兩種。
前者的代表,韓信便是其一;而後者的代表,在西漢時期就有三位常被後人津津樂道。
一、「七戰七捷」衛青
漢武帝有信心、有決心改變一直以來,對待匈奴的策略,除了有前幾位皇帝積累下來的國力之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於他找到了一位能夠擔當大任的統帥——出身騎奴、人人瞧不起的衛青。
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如果沒有值得信任而又有能力的統帥,就算漢武帝再雄才大略,也無從施展。
而衛青也沒有辜負漢武帝的信任和培養,首次出征,就直搗敵方聖地龍城、首擄700人;三戰活捉敵兵數千人,奪取牲畜數百萬之多,控制了河套地區,解除了匈奴騎兵對長安的直接威脅,也建立起了進一步反擊匈奴的前方基地。
漠北之戰,更是擊潰了匈奴在漠南的主力,使之十幾年內再無南下之力。
儘管戰爭是殘酷的,七次大戰,衛青雖然全部以勝利結束,但漢朝方面的損失一點也不比匈奴少,甚至更多。不過,正是因為有了衛青的七戰七捷,才為開闢絲綢之路奠定了基礎,更為當下我國的版圖形成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二、「封狼居胥」霍去病
如果說衛青是一位優秀的統帥和出色將領,那霍去病就必定是比衛青更鋒利的一把尖刀,或許讓他統領全軍未必非常強悍,可讓他打先鋒、突襲敵軍,西漢之時無人能出其右。
霍去病雖然只活了24歲,可他的每一次戰役都足以令後人高山仰止。初次出站,便領著800驍騎深入敵境數百里,斬獲敵人兩千餘人,其中包括相國、當戶的官員,同時也斬殺了單于的祖父輩籍若侯產,並且俘虜了單于的叔父羅姑比,勇冠全軍,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而且最為關鍵的是,在這次的戰役中,敵我損失對比,漢軍傷亡少於匈奴。
爾後的兩次河西之戰中,殲敵4萬餘人,俘虜匈奴王5人及王母、單于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120多人;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更為重要的是,漢朝從此控制了河西地區,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礎。
當然,最為後人熟悉的,就是「封狼居胥」。
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率騎兵5萬,北進兩千多里,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70400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一直逼至瀚海。
經此一戰,匈奴被漢軍在漠南蕩滌,匈奴單于逃到漠北,「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
三、「斬殺郅支」陳湯
衛青和霍去病雖然在漢武帝時期,儘管將困擾了漢朝幾朝皇帝的匈奴打得大敗,但由於常年征戰,導致積累了幾代的國力急劇下降,到了武帝後期,已經是再也無法打下去,也再也不能打下去。
也就是說,邊境問題雖然有很大的改善,但始終是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直到陳湯斬殺郅支單于,才完成了漢武帝一直想完成的事業。雖然不久之後,他就兩次沉浮,晚年凄慘;同時西漢也就宣告了滅亡,但他這一壯舉,必然是在青史上留下種種的一筆。
當然,要說最為後世人,尤其是現在一些人津津樂道的,還不是平定匈奴這一功績,而在於陳湯的一句話,這就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七戰七捷」、「封狼居胥」和「斬殺郅支單于」,正是因為這樣的功績,衛青、霍去病和陳湯才會直到現在,還活在很多人的心中,而不是史書上沒有情感的名字。
※漢武帝時期難封侯的將軍,李廣功過到底如何?
※4首少年詩詞:人在少年應有志,功名未就誓不還!
TAG:茶館閑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