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要不要生娃,跟誰生,這是個問題

要不要生娃,跟誰生,這是個問題

GIF

在二三十歲時從沒想過這個問題。愛上一個男人,願意和他一生相依,願意為他生兒育女——儘管生的時候痛得不要不要的,覺得如果重來一次堅決選擇不育,但之後養育孩子的過程里再辛苦再心酸,從沒後悔過生了孩子。

可是當陪著孩子慢慢長大,如今四十歲的我經常會想,如果讓我從二十歲重新來過,我要問自己:這輩子真的要結婚嗎?生育嗎?在沒有搞清楚自己真實的意願之前,我想我不會步入婚姻,然後糊裡糊塗的生一個孩子。

關於結婚這件事我們以後再討論,今天剛好看到19樓一個帖子,說43歲女人已臨近不能生育的邊緣,老公為此要離婚,多次治療試管後終於生下健康寶寶。我們今天就來談談生育這件事。

http://www.19lou.com/forum-289-thread-6171522797997601-1-1.html?19louapp_share_wx=

生不了孩子就離婚,杭州43歲女子絕經、兩次流產、卵巢衰竭……絕望中竟生下健康寶寶

向上滑動閱覽

後面跟帖討論很熱烈。

有人說:這樣的老公果斷離婚。

有人說:雖然我也是做的試管,但也無法理解有人願意為「再不生娃就要離婚的老公」吃這份苦,試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頻繁跑醫院抽血打針只能算是麻煩,痛苦主要是來自心理上的。

也有人說:這種事真的沒法說誰對誰錯的,男方想要個自己的孩子也沒錯的,只要不是丁克的,一般不管男女都想有自己的孩子的,如果一方不會生,而另一方又非常渴望有孩子,還是離婚的好,因為即便2人因為感情好在一起,過著也沒啥意思的,不會生的一方總覺得對不起另一方,還得接受外面七嘴八舌的嚼舌根以及長輩的壓力的,凡事都有2面性,不能一棒子打死。

從這些跟帖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很多人觀念里,傳宗接代仍是婚姻的主要職責(之一),孩子在婚姻中非常重要,生育是衡量一個女人是否「稱職」的重要指標。當然也有些人認為僅因不能生育就離婚的男人不可靠。

01

黑歷史

談所有的事,我們都

該從源頭上找找

有什麼啟示

向上滑動閱覽

女人為什麼要生育?

生育是生物的本能。生物有遺傳自己基因的本能,這點不再展開。

在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惡劣的自然環境對原始人類非常不友善,為了種群的延續人類只有拚命生育。這個時代生育能力強大的女性是被尊為「神」的,女性的性特徵和性器官也是古代甚至近現代圖騰里常見的符號。關於圖騰的話題我們不做深入討論,這時候我們看得出,因為生殖能力女性被賦予了「神」權,這也是母系氏族社會產生的基礎。

母系氏族社會裡的「孩子」,其實是以一位或幾位「母親」為主體的群落里的勞動力。母親靠這些勞動力維持自己的生存,母親在這個群落里充當了奴隸主的角色,孩子是她的奴隸,畢竟自己生育的奴隸比其他男性勞力更好用。

隨著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以及人類對生殖的深入認識,發現生殖這件事不是女性獨立完成的,它和男性有關係——男性意識開始覺醒。從此生育這件自然而然的事情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男性出於對自己基因的保護,在自身財富允許的前提下,希望更多的女性為他個人生更多的孩子,女性因為生育的天然性(避孕是近現代的事),不得不尋求一個「強大」的依靠,使得自己在生育期間得到各方面的保障。這時候的生育,一方面是為了基因延續,一方面有男性試圖更多更廣的使自己個體基因得到延續,還有從女性方面來講,既然不得不生,那就盡量為富裕而強大的男性生——自己也可以得到更好的生活保障。

應該說這種生育觀念一直延續至今。直到現代隨著社會生產形式變化和避孕措施的出現,女性得以更多的參與到社會生產中,隨著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才開始有了對傳統婚育觀念的質疑和討論。

02

質疑

向上滑動閱覽

前面談了以前我們生育觀念上的一些變化。那麼在現代,我們還為了什麼生育呢?

我一個白骨精朋友,戀愛談了十來年一直不願走入婚姻。男朋友收入比她低,不上進,回家就是打遊戲。他們是大學同學,大學裡大家都一樣,拿著父母的錢風花雪月,你我他並沒什麼區別。但是走入社會幾年後開始迅速分化,有些人咬緊牙關打拚出一片小天地,有些人安於現狀成了溫水青蛙,從個人追求角度來講也沒有誰對誰錯,只是步伐不同的兩個人,很難一起走漫長的幾十年。這個白骨精姑娘曾經恨悠悠的跟我說:你說我為什麼要結婚呢?我現在一個項目做完犒勞自己幾萬塊的東西想買就買,想出去玩一張機票說走就走,我要結了婚不得生娃?那我幾年都不能正常工作了,一想到要靠他那點錢養著我就想哭……

如果說以前生育一是因為不得已,二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嫁漢嫁漢,穿衣吃飯,為了長久穿衣吃飯,就得給人家生娃),那麼對現在很多原本一個人就活得很好的女性來說,生育已經失去了其原本的價值,從某些角度來說反而成了負擔。

以下數據太殘酷

可以不看

圖1 1980-2012年丹麥性別工資差異分解。藍色為生育相關部分,橙色為教育相關部分,灰色為余項。

首先要明確一點:隨著女性在教育等方面全面趕上甚至超過男性,是否要孩子,可以解釋目前男女間絕大部分的工資差異。上面這張圖是Kleven、Landais和Soggard用丹麥1980-2013年數據做的研究。可以看到,自1980年以來,男女工資差從接近50%一路下降到近20%。剩下的這20%,絕大部分都是因為生孩子。2012年之後,生育可以解釋90%左右的工資差距。教育水平的差距造成的工資差異,在1980年超過10%,但到了2012年,已經基本不存在了(1%左右)。

圖2丹麥高/低教育程度女性收入受生育影響。深色線為選擇不生育的婦女的逐年收入,淺色線為選擇生育選擇生育的婦女的逐年收入。上半部分是本科或以上學歷,下半部分是本科以下。

這種「生育的懲罰」不限於高收入女性。上圖畫出了Kleven、Landais和Soggard研究中,對丹麥女性為生育犧牲的收入的估計。如果是本科或者更高的學位,生一個孩子,以後每年的收入平均要低24%;如果是本科以下的學位,每年的收入平均要低22%。下面這張圖,來自Adda、Dustmann和Stevens三位學者用德國普查數據做的估計:兩條紅色虛線的差距,就是女性為生育要犧牲的收入。換算到絕對值後,差距是15%到20%。這個是對所有女性的研究結果。

03

問自己

向上滑動閱覽

這裡我們不對生育是怎樣影響女性收入展開,僅從調查研究結果來看,女性為生育做出的犧牲是顯而易見的。何況這還只是所有犧牲里比較不重要的那部分:畢竟賺錢多少夠花就好,女性為此做出的犧牲還有身材的變化、相貌的變化(可能的妊娠斑等)、身份角色變化(成為孩子的保護者)、生活方式的變化(起早貪黑,睡眠不足,一夜起來幾次照顧孩子……)、生活圈子變化……

那麼又回到最初的問題:我們為什麼還要生孩子?

我想任何一個女性,包括還沒談戀愛的、熱戀的失戀的和已婚的,甚至已育準備二胎的,其實都該先問問自己這個問題,好好考慮清楚再做選擇。

04

分享

向上滑動閱覽

這裡我願意把自己的一些體會分享給大家。

不管我們做任何事情,出發點都應該只有一個:愛自己。

如果我們因為愛自己,愛自己來這世間一遭的歲月,願意與自己所愛的人一起創造一個新生命,延續自己對生命的愛,那麼我們就該生一個小寶寶。

我們願意拿出時間陪孩子成長,在這個過程里我們不得不面對曾被隱藏的傷痛,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願意去體諒那些我們原本體諒不到的,去寬容那些原本覺得永遠無法寬容的,於是我們得以放下那些生命里的重負,那些消耗我們生命能量的東西,從而釋放自己的能量,我們的生命因此得以更為美好的重生。

比如我自己,小時候因為話癆被母親「嫌棄」,這使得我和父母的關係、和自己的關係一直都不好。我和父母之間一直有隔閡,覺得他們不能理解我,我一直討厭自己,覺得自己不夠好。可是當我陪小孩長大過程里,面對那個話癆孩子時,就理解了母親的感受。而且帶大孩子的過程真的很辛苦,想必多數媽媽都有體驗,所謂養兒方知父母恩,我體諒了母親對我的「嫌棄」,也懂得了自己並沒有錯,母親是個喜歡安靜的人,她有權不喜歡我的話癆,但不代表話癆就是錯。想通了這些我的生命明亮了很多,我再也不用為這些隱藏的傷痛糾結,使得這些痛時時來打擾我。

總的來說我認為生育是自己的選擇,我願意選擇為愛而生:愛自己,愛這生命在世上的一遭。如果生了,就要認真的陪孩子成長,因為孩子賜予我們的,比我們能給予孩子的更多。不要浪費了這美好的過程。

當然,你也可以只是想完成世俗的「任務」,想奉子成婚,想母憑子貴,這些都是個人選擇,無所謂對錯。只要捋清楚自己真實的意圖,能正面面對就好。

好比我一個朋友說的事,她們圈子(富二代)里一男的,娶了個女的,模特,平民家庭。後來混熟了那女的也加了我這個朋友的微信,他們圈子裡其他人都不太瞧得起這女的,不太跟她說話,我這個朋友人比較精明,沒表現出什麼,她就經常跟我這個朋友聊天。

當初男的家裡就不接受女的,男的還有另外的女友,但是這個女的想辦法懷了男的孩子,奉子成婚,成功晉級闊太太。然而悲劇的是這男的跟另外那個女的根本沒斷,甚至絲毫沒受結婚影響……

這女的就崩潰了,天天鬧。我這個朋友評論了一句話:也不想想她當初是圖什麼?真圖這個人?那時候那男的就有小三,那時候覺得沒事,能結婚就好。現在結了婚有了娃還鬧什麼鬧?

我想我這個朋友說的沒錯:你圖的是闊太太這個身份,那麼現在得到了就該滿足,再鬧下去男的真火了離婚,女的除多了婚史和娃以外,還能得到什麼?選擇無所謂對錯,關鍵是面對真實的自己。

所以你生不生?跟誰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表姐的下午茶 的精彩文章:

擇偶——基本擇偶需求

TAG:茶表姐的下午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