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場戰爭是清末八旗軍少見的英勇戰爭,傷亡三萬多人,最終卻因裝備落後大敗

這場戰爭是清末八旗軍少見的英勇戰爭,傷亡三萬多人,最終卻因裝備落後大敗

提起清朝末期的軍隊,人們腦子裡肯定有一個畫面,就是拿著老舊裝備,看到洋人拿著火炮,沒打幾下就開始逃跑,然後大敗最後的結局就是請朝廷來和洋人談判,祈求不要使用「暴力」。這就是腐敗的清政府給人們的映像。其實這種映像有點片面了清朝的軍隊里有一部分軍隊還是相當有血性的。

八里橋之戰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場戰役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發生的一場慘烈戰役,發生地點在北京附近一個叫做八里橋的地方,所以得名。當時的清朝軍隊,在這場戰鬥中幾乎拼的相當有血性,軍隊里傷亡過半了,但是戰爭不是說英勇就可以勝利的,最後的結果因為實在是和英軍的裝備差距太大了,最後大敗。

據當時一個英國人叫喬治在他的的《進軍北京》一書中記載,當時的情況是清軍首先發動的進攻,面對著當時的英法聯軍的排炮是沒有一點恐懼之色,幾乎是前赴後繼的向敵人發動進攻,當時的英軍是用的一種叫做阿姆斯特朗炮的火炮向八旗軍進攻,這種大炮的威力十分的大,而且裝填炮彈很方便,英軍不慌不忙的向英軍發射炮彈,每一發這種火炮在清軍的軍隊中爆炸,八旗軍就會死亡一大片,最後的結果是英國的兩個錫克騎兵對這清軍展開了一場屠殺,八旗軍的三萬多人幾乎全軍覆沒,而一萬多的英國軍隊只有五個人陣亡,其餘四十氣人受了點輕傷。

看著這段記載感覺這就是兩個時代的軍隊打仗啊,清軍用著原始的武器裝備,和裝備著精良裝備的英國軍隊硬拼,終歸是血肉之軀抵擋不住新式武器,可惜的是二百年前的明朝還領先於世界,僅僅過了二百年,中國這就與世界成了兩個時代的人,不禁令人惋惜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記錄員 的精彩文章:

大家閨秀宋美齡,年輕帥氣的地方軍閥張學良,兩人為何沒能結為夫妻
溥儀被此人趕下皇位,生活失去了經濟來源,為啥溥儀最後卻原諒了他

TAG:歷史記錄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