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蘋果大動作:將谷歌前AI骨幹收入麾下!

蘋果大動作:將谷歌前AI骨幹收入麾下!

今日消息,蘋果公司因為在人工智慧領域落後於谷歌而受到批評,但該公司最近卻取得了一項勝利:他們剛剛挖來了谷歌人工智慧和搜索主管約翰·詹南德雷亞(John Giannandrea),並任命其領導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戰略。詹南德雷亞將直接向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彙報工作,至於蘋果是否會為他制定具體計劃,目前還不清楚。但庫克在發給員工的通知中表示,詹南德雷亞與蘋果一樣看重隱私。換句話說,他可能不會因為曾經任職於谷歌就幫助蘋果擴大數據收集力度。


蘋果公司發展距今已有42年,現已經上升為全世界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蘋果公司創立之初,主要是以開發和銷售個人電腦為主業務,截止於2014年致力於設計、開發和銷售消費電子和計算機軟體、在線服務和個人計算機。2003年至今,蘋果收入及利潤進入了快速增長的階段,蘋果公司的商業模式非常明確,iMac+Mac OS X,iPod+iTunes,iPhone+App store,iPad+iTunes+App store,蘋果公司在軟體和硬體的攜手共進,使其一躍超過微軟、美孚等世界一流公司,拔得頭籌。

然而隨著時代的瞬息萬變,AI科技的興起,人工智慧掀起了一股熱潮流。就目前來看,大家所熟知的人工智慧研究方面的巨頭是谷歌、Facebook、以及微軟、OpenAI等公司。

谷歌在今年五月份推出了Google Photos,谷歌聲稱搜尋特定某人,你會找到對方從現在到嬰兒時期的照片;搜索品種名,則能找到相應品種狗的照片。把名字和食品類別結合起來,比如輸入"最大披薩",就能鎖定特定圖片。之後,谷歌以Tensor Flow平台形式開源了它的人工智慧主體部分。儘管TensorFlow並不是第一個開源人工智慧平台,但它卻是與谷歌強大圖片搜索關係最為密切一個。

目前,Facebook已開始在Messenger應用上測試一項新功能「Facebook Photo Magic」,該應用會掃描手機相冊照片,並對照片進行面部識別處理。「PhotoMagic」會識別照片中的人物並建議你和他們一起分享這些照片。Facebook使用人工智慧對面部和名字進行匹配,人工智慧掌握的照片越多其識別效果越佳,即便臉部被遮住,Facebook的「面部識別」一樣能夠識別出你的臉部。

當然,除了面部特徵該系統還關注髮型、姿勢、衣著和身材。此外,Photo Magic拓展了圖片庫來源。也就是說,它除了收集Facebook外,還可以收集Messenger(聊天應用)的數據,擴充數據量。

與這些AI巨頭相比,蘋果公司的競爭優勢就減弱很多,在相關領域並沒有什麼AI創新特別更具影響力的產品出現,而且近些年的產品推崇大眾評論差強人意。

可能因為蘋果公司的主營業務是電子科技消費品,中間軟硬體兼施,智能化產品更多的融入電子消費品,更多的是注重在消費者體驗這一塊。但是對於AI科技的突飛猛進,只做這些,很明顯是不夠的。這就導致了蘋果公司目前在人工智慧領域研究的滯後、並且受到一些社會輿論的批評。


包括蘋果在內的幾乎所有科技大廠都一致認定,人工智慧就是業界未來的發展方向。在以傳統的觸屏操作及按鍵操作為核心的一套體系發展到極致之後,隨著網路、應用、服務的重要性不斷提升,能夠提供更多定製化體驗的AI技術一定會是下一代平台的核心。為了順時代效應,蘋果公司也採取了在AI方面研究的相關舉措,也毫不掩飾的向外界強調蘋果公司對AI技術的重視。

而谷歌公司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擁有市場份額最大的移動操作系統安卓(Android)、擁有全球最大的視頻平台(YouTube)、擁有使用量最大的瀏覽器(Chrome)、擁有全球第一的郵件系統(Gmail)……而蘋果等很多公司都不具備這個資源,相對於蘋果的默默無聞,谷歌公司因為有先進AI技術的有力支撐,現在在AI產品化的造詣更是錦上添花。

谷歌以搜索為核心,圍繞「信息整理」開展延伸業務,從一個單純的搜索引擎轉變為一個為企業提供各種搜索服務的供應商和互聯網最大的廣告平台。谷歌開發了一系列產品,例如郵箱、地圖、社區、雲計算等,在整理各種信息的同時,通過整合各個產品,實現密切配合。谷歌正在朝著它的最終目標或者說是最初的目標一步一步前進,擴大信息的載體形式,主動搜集信息,通過人類方式識別、分析信息,信息的輸出由被動變為主動,一種人工智慧的產品。

近些年,谷歌公司也在不斷發布推出自主研發的AI產品。例如新的機器學習服務Cloud AutoML。通過使用使用谷歌的先進技術,Cloud AutoML可以幫助機器學習薄弱的企業建立定製化的機器學習模型。

詹南德雷亞是一名機器學習專家,在谷歌於2010年收購了他的初創公司Metaweb Technologies後,他也加入谷歌,成為谷歌高級副總裁。Metaweb Technologies的技術成為了谷歌「知識圖譜(Knowledge Graph)」的基礎,該功能可以快速地在搜索頂部顯示信息。

業內人士稱,詹南德雷亞的加入對蘋果來說是一筆巨大的收穫。未來,在蘋果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戰略的工作中,詹南德雷亞將影響面向iOS開發者的機器學習產品Core ML,以及據稱正在開發的專用AI晶元以及掙扎的Siri助手。

因為蘋果雖然定義了Siri語音數字助手,並奠定了早期的市場,但在這期間,它既沒有獲得數據,也沒有保留科研人才和資源,以與競爭對手比肩地處理人工智慧開發。Siri仍然是無數關於人工智慧不夠成熟的笑柄。Siri平台的總體概念仍然落後於Google助理和智能家居行業領導者Alexa的質量水平。其中,Google助理採用了一些與Google翻譯和Google圖片搜索相同的顛覆性的演算法。

神經網路需要大量數據進行培訓,但是因為蘋果的隱私政策,它只能訪問公共可用套件,這導致蘋果在近幾年在AI產品研發上處於不利地位。隨著詹南德雷亞的加入,蘋果公司將能夠招募更多頂級人才並改進其演算法,這是庫克一直表示希望在不違反隱私立場的前提下實現的壯舉。

所以,選擇詹南德雷亞是蘋果公司最具開明的做法,結果也許會給蘋果公司帶來更讓人興奮的驚喜!

在AI科技發展這一主題上,蘋果CEO庫克談及最多的關鍵詞就是增強現實。而近期,蘋果高管Heff Williams表示人工智慧將會成為今後蘋果產品的重要基石,包括iPhone和Apple Watch產品線。

Williams曾表示:「我認為我們正處於時代的拐點,人工智慧和硬體計算將真正的改變世界。」最近幾年,蘋果公司一直加大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資,雖然目前公司在人工智慧上的表現還不夠搶眼,但無論是iOS Photo應用中的照片識別還是iPhone X上的Face ID功能都表明蘋果正在這個領域發力。

例如2010年4月,蘋果公司收購了Siri,Siri是一家軟體開發商,主要向蘋果用戶提供基於語音的個人數字助手服務。2011年,蘋果將Siri整合到iPhone4S中,並最終成為其iOS移動系統的一部分。

2017年,蘋果Siri高級研發主管湯姆·格魯伯(Tom Gruber)在TED上發表了一次演講,湯姆·格魯伯認為,AI並不是為和人類競爭而生的,它應該是一種能夠增強人類能力,並與人類合作的存在。他說:「超級智能也應該能夠帶給我們超人的能力。」

這位蘋果高管以Siri這個產品為例子,表示AI應該能夠幫助我們做任何事,從室內導航到回答覆雜的問題都能勝任。蘋果看重的是AI技術能夠在產品上實現些什麼樣的功能或體驗——主體仍然是人,技術是幕後的輔助。蘋果此前曾透露,早在AI成為一個熱門話題之前公司就已經在使用它了,只是這個技術被巧妙地隱藏在了各個細節中,強化著設備的體驗,但我們卻意識不到AI的存在。

蘋果公司對AI研究方面興緻勃勃,庫克希望AI能夠延長電池續航能力、為Apple Music用戶推薦音樂、提幫助用戶找到停車位置等等。蘋果公司將拓展其位於西雅圖的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團隊,一方面,蘋果將繼續為其招兵買馬,另一方面,蘋果還將拓展其辦公地點。而蘋果在去年收購的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初創公司Turi也將加入到蘋果西雅圖AI團隊。蘋果已經為其租賃了雙聯廣場的兩個樓層,很快,蘋果還將佔據其他樓層。

此外,蘋果還在日本橫濱開設了AI研發中心,該中興佔地25000平方英尺,將於今年3月份正式開業。蘋果在此處開發的新產品將會為海外出口做準備。

2018年4月4日有消息稱,蘋果公司報告稱將採用自己的晶元代替英特爾的產品用於其個人電腦業務將推動其財務狀況。分析師Wamsi Mohan在一份報告中寫道:「晶元的內部包裝可以讓蘋果不受英特爾處理器周期的影響,將Mac成本材料成本降低40-50美元,並可能簡化並減少研發支出。」Mohan說,如果蘋果使用自己的晶元,蘋果公司可以改進其產品開發時間。

這些種種現象表明,蘋果公司對於AI技術研發的重視和大力投入。無論如何,對於現在的蘋果來說,詹南德雷亞的加入,是其AI技術研發水平更上一層的有力基石。這一消息的公布,讓社會發出「Siri有救了」的類似呼喊,也不是不無道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歐網 的精彩文章:

鄧佳慰:28定律在時尚領域依然適用,L.A.B將針對個性消費做更多延伸
互金整理領導小組劃重點,互聯網資管嚴監管

TAG:億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