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阿拉伯穆斯林,曾抵抗法國侵略卻被譽為「基督教拯救者」
從新航路的開闢到一戰結束,世界的近代史似乎是歐洲國家的舞台,無論是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還是荷蘭英國法國,無論是中國的鴉片戰爭,還是非洲的扇擊事件,這一時期的歷史似乎總離不開成王敗寇,弱肉強食的宿命。
但是今天,一個緬懷先人的日子,讓我們一起追憶一位反其道而行之的長者,縱使他反對西方的殖民,縱使他最後遭遇失敗,但無論在阿拉伯世界還是西方國家,他都被高度評價,甚至至今美國都有一個縣以他的名字命名,他的名字就是——阿卜杜·卡迪爾。
阿卜杜·卡迪爾
1808年9月,阿卜杜·卡迪爾出生於處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下的阿爾及利亞,原名阿卜杜·卡迪爾·本·穆希丁·哈薩尼,這個蘇菲派家庭最早可以追溯到伊斯蘭最初的聖裔,他的家族曾在公元九世紀在北非地區創建過伊德里斯王朝。
阿卜杜·卡迪爾的父親穆希丁(又譯馬希丁)是蘇菲派的長老,他的母親扎赫拉是阿爾及利亞西南部一個蘇菲派經學院長老的女兒。阿卜杜·卡迪爾是家中的第三個兒子。
關於他的童年,和很多名人一樣,總是被後世添上各種真真假假的「神童光環」。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1821年——1823年的近兩年時間裡,他曾在奧蘭地區向好幾位老師學習過計算、哲學、地理,法學等課程。之後回到家鄉不久,就在父親的安排下和他那門當戶對的堂妹結婚,之後開始了對麥加的朝覲。
至此他的人生和所有「官二代」沒有任何區別,然而歷史選擇了他……
一、抗法英雄
卡迪爾從麥加朝覲之旅回來後不久,就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法國入侵阿爾及利亞,旋即其父授命在阿爾及利亞西部城市奧蘭(瓦赫蘭)率軍抵抗法軍,在戰爭中他表現出色受到各方肯定。1832年春天,由於其父年邁,他被選為埃米爾(王子),同時也是抵禦法國侵略的阿爾及利亞軍隊領導。
阿卜杜·卡迪爾的帶領下,奧蘭的阿爾及利亞軍隊所向披靡,1834年與法軍統帥德米歇爾(Louis Alexis Desmichels)達成《德米歇爾條約》,承認阿卜杜·卡迪爾是整個奧蘭地區的統領。
法軍統帥德米歇爾(1779——1845)
一年後,由於新的法國駐阿爾及利亞總督對之前的協議不滿,又任命了新的統帥撕毀之前的和約,但是這次在阿卜杜·卡迪爾的帶領下,依然沒能得逞,最終於1837年再次簽訂了《塔夫納和約》。
該和約規定,包括特雷姆森,阿爾及爾在內,法國承認阿卜杜·卡迪爾對阿爾及利亞三分之二土地的統治權,而法國只能控制幾個港口。
1837年,阿卜杜·卡迪爾控制的土地
1841年,法軍任命畢若(Thomas Robert Bugeaud,1784——1849)為統帥,再次撕毀合約,進攻阿卜杜·卡迪爾的軍隊。畢若將軍對於阿卜杜·卡迪爾的游擊戰術了如指掌,因此他採取了「焦土政策」,迫使無數當地人迫於生計為法軍賣命攻擊阿卜杜·卡迪爾的政權。在失去了特雷姆森這個最後據點之後,阿卜杜·卡迪爾出走摩洛哥,企圖東山再起。
法軍統帥畢若
但是阿卜杜·卡迪爾的好運氣似乎已經用盡了,由於阿卜杜·卡迪爾沒能獲得阿爾及利亞東部大多數部落的支持,加上摩洛哥國王阿卜杜·拉赫曼在與法國簽訂《丹吉爾和約》之後下令將阿卜杜·卡迪爾驅逐出摩洛哥境內,1847年,阿卜杜·卡迪爾向法軍投降,條件是把他送去亞歷山大(今埃及)或阿卡(今以色列)。
當時表現阿卜杜·卡迪爾投降場面的報紙插頁
但是之後法國政府並未兌現承諾,而是在1848年將他押解到法國,在監禁四年之後,法國的新政府答應釋放他,但是必須答應不得回阿爾及利亞,交換條件是每年法國政府可以給10萬法郎的津貼。
阿卜杜·卡迪爾答應了,開始了他的流亡生活,1855年,他來到了大馬士革,開始了他新的生涯。
二、基督徒的拯救者
在大馬士革,他開始更多地撰寫神學和哲學的著作。1858年,他的著作《智者的迴響,凡人的觀點》(Rappel à l′intelligent, avis à l′indifférent)法譯版正式出版,此外他還撰寫一本關於阿拉伯馬的研究著作,當然和很多阿拉伯人一樣,他擅長寫詩。然而歷史並不甘於讓這個英雄就這麼沉淪……
1860年,當時在法國殖民統治下的大馬士革,阿拉伯基督教馬龍派和伊斯蘭教德魯茲派爆發了激烈衝突,城內大量基督徒被殺害 。
正在大馬士革的阿卜杜·卡迪爾臨危不懼,他不僅收留了大量基督徒在他的住所里避難,其中包括外籍領事人員,神職人員等。他還委派其長子到街上去找那些處於危險中的基督徒,讓他們到他的家裡來避難。無數基督徒將他視為「拯救者」,因為阿卜杜·卡迪爾,他們在這場大屠殺中得以倖存。
阿卜杜·卡迪爾保衛基督徒
在戰爭過後,阿卜杜·卡迪爾不顧危險,保護基督徒的勇敢行為獲得了多國的表彰。法國政府首先將他的年度津貼上漲到了15萬法郎,並向他頒發法國政府的最高榮譽——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希臘、土耳其、梵蒂岡也相繼向他頒發勳章。美國總統林肯向他寄去兩把手槍,英國政府則向他寄去一把金制短槍。在法國人看來,自此,阿卜杜·卡迪爾不再是「法國的敵人」而是「法國的朋友」。
1865年,他受拿破崙三世邀請訪問巴黎,受到了法國政府和人民的熱情歡迎。
林肯送給阿卜杜·卡迪爾的手槍(現存阿爾及爾博物館)
在大馬士革的日子裡,阿卜杜·卡迪爾並沒有停止思念家鄉,時刻關心著阿爾及利亞的情況。甚至他曾試圖說服法國政府改變對阿爾及利亞的殖民政策但未能如願。在彌留之際,他寫了無數詩歌表現他對家鄉的思念,他曾對他的兒子說:
「我的兒子,
如果思念家鄉讓你感到難受,
你的心在渴望節日
等等吧,當我的心燃燒的時候
我會深吸一口氣,然後祈禱
這樣我就能悄悄停止憂傷。
讓我的心離開碼頭回到家鄉!
耐心等待吧,我的孩子!」
——阿卜杜·卡迪爾《給兒子的詩歌》
1883年,阿卜杜·卡迪爾在大馬士革去世,遺體於1965年被遷回阿爾及爾安葬,這位漂泊在外的阿爾及利亞民族英雄終於回到了夢寐以求的祖國。
三、東西方世界共同的懷念
阿卜杜·卡迪爾都在阿拉伯世界和西方世界獲得了盛譽。恩格斯曾稱他為「孜孜不倦和大膽無畏的領袖」 。
由於拯救基督徒被授予多個勳章的阿卜杜·卡迪爾
在阿拉伯人眼中,他是旗幟,無數阿爾及利亞人繼續著阿卜杜·卡迪爾的遺志,最終於1962年推翻了法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阿卜杜勒·卡迪爾為之奮鬥的夙願。
阿爾及爾首都的阿卜杜·卡迪爾像
在西方人眼中,除了他的英勇的精神,還有他偉大的胸懷。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專門設立「阿卜杜·卡迪爾紀念獎學金」,專門獎勵研究跨宗教領域表現出色的博士生。
1864年波蘭畫家Stanis?aw Chlebowski繪《阿卜杜·卡迪爾肖像》
多年來,無論是西方學者,還是阿拉伯世界的學者,都曾用各種語言為他出版過傳記:阿爾及利亞裔作家艾哈邁德·布耶丁(Ahmed Bouyerdene)曾在其作品《阿卜杜·卡迪爾:對立的和諧》(Abd el-Kader: L』harmonie des Contraires)一書中稱他為「埃米爾中的聖人,聖人中的埃米爾」。
2008年法國紀念卡迪爾郵票
1966年阿爾及利亞紀念卡迪爾郵票
縱觀阿拉伯世界的近代史,湧現出太多的民族英雄,但是唯有阿卜杜·卡迪爾,用他看似對立的行為,為我們詮釋了「和」的涵義。
在中國,清明節是懷念先人的日子,讓我們通過緬懷這位東西方共同的英雄,能讓更多的人們明白,對待仇恨的方式,不僅有「以眼還眼」,還有愛,這樣偉大的胸懷從來不分民族,不分國籍,不分宗教!
今日主筆 小女生
※沙特王儲承認巴沙爾政權 請求美軍留在敘利亞
※「伊核協議」能否繼續?先看看各國的心裡都打著哪些小算盤
TAG:中東研究通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