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年幼卻不愚蠢,他們能比成年人看得更深」

「孩子年幼卻不愚蠢,他們能比成年人看得更深」

作家張曉風曾說過這麼一句話:「如果有人5歲了,還沒有傾聽過安徒生,那麼她的童年少了一段溫馨;如果有人15歲了,還沒有閱讀過安徒生,那麼她的少年少了一道銀燦;如果有人25歲了還沒有品讀過安徒生,那麼她的青年少了一片輝碧;

如果有人35歲了還沒有了解過安徒生,那麼她的壯年少了一種豐饒;如果有人45歲了還沒有思考過安徒生,那麼她的中年少了一點沉鬱;如果有人55歲了,還沒有複習過安徒生,那麼她的晚年少了一份悠遠。」

一如張曉風所說,安徒生,這位我們早已耳熟能詳的作家,他構建的童話世界滋養了無數人的生活。為紀念安徒生,1956年起,由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贊助,國際少年兒童讀物聯盟以童話大師安徒生的名字命名,設立了國際安徒生獎。

國際安徒生獎如今被視為兒童文學的最高榮譽,有「兒童文學的諾貝爾獎」之稱。國際安徒生獎也是作家獎,每位作家一生只能獲得一次,它表彰的是該作家一生的文學造詣和建樹。

今天是安徒生的誕辰,我們也藉此與大家分享廣西師大社魔法象獲國際安徒生獎的兒童文學作家約克·米勒,他是一位深愛地球的環保主題大師。他從不刻意迎合兒童的口味——他既不給孩子講可愛小熊和大惡龍的故事,也不描寫魔法仙女解救落難公主的經典橋段。他也不會低估任何讀者,無論他們有多年幼。他說,世界不是童話,需要有人把現實呈現給孩子。

約克·米勒

「我不對孩子說教

也不對孩子說謊」

約克·米勒1942年出生於瑞士洛桑,在鄰近蘇黎世的田園小鎮度過了美好的童年時光。從蘇黎世比爾應用藝術學校畢業後,他曾在巴黎工作多年,期間一直從事平面藝術設計。他在西歐各地遊歷,尋找繪畫靈感,巴黎、蘇黎世、伯爾尼等地都曾留下他的足跡。

1937年米勒出版了自己的處女作《推土機年年作響,鄉村變了》。這是一本畫集,描繪了風景秀麗的鄉村逐步城市化的整個過程。此書出版後在國際上引起了強烈反響,也正是因為這次成功,米勒才又陸續創作了一系列的作品,他們講述的都是毫無節制輕率欠妥的城市化進程破壞了小城市的風光。

約克·米勒

1976年,米勒與作家約克·斯坦納首次合作,為德國電視台寫了一部電影劇本《繼續做一隻熊》。這次成功為他倆以後繼續合作奠定了基礎。後來,他們合作發行的許多作品都堪稱經典。例如1977年出版的《再見,小兔子》,故事講述了兩隻兔子因為嫌工廠的生活刻板無聊,過於安逸,便逃了出來。外面的有雖然美好但也危險,因此其中一隻兔子最終又回到了工廠里。整個故事反映的主題是,儘管人類對未知世界感到恐懼卻任然要冒險追求。

米勒非常善於想像一些故事場景,夢幻與現實的完美結合,使得他的作品既充想像又切實逼真。

除了兒童文學,米勒與斯坦納還合作出版了許多其他種類的圖書,後來他們又回到了動物語言故事的創作過程中。以1989年出版的《動物的叛逆》為例,米勒用令人驚嘆的視角電影拍攝式的圖畫風格,他非常關注細節,畫面多實用黑色和熒光色染料。該書每一頁畫面結構看起來都像是電視屏幕,讓讀者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讀書還是在看電視。

約克·米勒

米勒在給安徒生著名的童話故事《小錫兵》繪製插圖時,(該書由廣西師大出版社魔法象童書館出版《堅定的錫兵》)對故事進行了改編,使之適應現代社會讀者的需求,突出了生態問題和南北問題,整體上達到了令人驚嘆的效果,米勒還在其中精心設計,跨頁插圖,引用了自己的其他作品。

在《書中書》里,米勒又在書的結構上大做文章,書中的小主人公會在圖書的不同層面一步步探索。她相信在影射現實的書里一切都有可能。

《書中書》內頁

米勒非常喜歡大版面的書,似乎只有這樣他的藝術才能夠展開。跨頁插圖給了他足夠的空間,使他能夠將每一頁都能分成幾個板塊。他使用的顏料色系很廣,但每一本書都有一個獨特的色調。無論是什麼樣的版本,米勒的主題都離不開所有人都關心的問題,比如說本能和自我的喪失,自由的複雜性,生命的意義,還有我們賦予生命的價值。

比如《推土機年年作響,鄉村變了》,米勒在這部作品中展現出對真實感的偏愛。書中的鄉村雖然是虛構的,卻嚴謹精準,忠實於細節。曾有讀者批評這部圖畫書中竟然出現垃圾和香煙蒂,而米勒則笑對:「比大街上的少多了。」現實主義的繪畫手法,令這部作品的細微之處都值得仔細揣摩。

《推土機年年作響,鄉村變了》內頁

這是一本非常特別的無字書:作者用七張大尺寸彩色圖片,從同一個視角,記錄了一個鄉村從1953年到1972年這二十年來的變遷。

寧靜的小村莊日益喧鬧繁華。在飛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中,改變的不只是環境,還有人們的生活方式。在這期間,我們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約克·米勒以細節豐富的無聲畫面,引導大小讀者去思考人類與自然、自然與文明的相互關係。

《推土機年年作響,鄉村變了》內頁

這部環保主題的作品被公認具有革命性,它將圖畫書藝術帶入了寫實的現代主義時期。他冷靜、剋制、與作品保持著距離。對於環境變遷和人類文明帶來的破壞,作者的敘事手法在溫和中帶著力量。

《推土機年年作響,鄉村變了》內頁

他說自己既不是道德家,也不是說謊者。他無意表現一個美麗的小村莊變成可惡的大城市的過程,只想呈現一個真實的世界,引導讀者思索自己的生活環境。

憑藉《推土機年年作響,鄉村變了》,約克·米勒揚名全歐洲,先後捧得德國青少年文學獎、瑞士年度圖書獎和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插畫特別獎。三年後,他以類似的手法再度創作了《城市的改變》,描繪日漸受損的城市景觀。這兩本圖畫書在當時造成了相當大的轟動。

《城市的改變》內頁

《城市的改變》內頁

約克·米勒曾將自己的藝術特質定義為「顛覆性」。七十年代初,面對愈演愈烈的城市化與商業化,他曾發出疑問:「大家為什麼不往自己的房子上扔一顆『覺悟炸彈』呢?」他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於是,他動筆畫了出來。

1976年,由瑞士作家約克·斯坦納撰文,約克·米勒繪圖的《森林大熊》出版。這是一則關於在現代文明中,人類對自我的迷失和尋找的寓言。

《森林大熊》內頁

冬眠的大熊一覺醒來,發現整座森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現代化的工廠。工廠管理員把大熊當做偷懶耍滑的工人,喝斥他立刻開始工作。大熊一次次為自己辯解,卻一次次遭到否定和嘲笑。於是他自己也漸漸動搖起來,忘記了自己究竟是誰,來自哪裡……

《森林大熊》內頁

作者借熊之口批判人類。森林大熊當然是無辜的,它只是工業時代的一個縮影。是誰奪走了它的家園,剝奪了它生存的權力?這個看似荒誕不經的故事擁有著震撼人心的力量,促使人們像大熊一樣思索:在現代文明的慣性中,我們到底遺忘了什麼?

《森林大熊》內頁

森林大熊的最終命運不得而知。有讀者認為,它在困頓迷惑中死在了山洞口,因為雪地上隱約可見它的鼻子。大多數人相對樂觀,認為大熊最終在自然本能的感召下清醒過來,脫去人類的衣服,走回洞里去冬眠。作者留下的線索,似乎也暗示這種更光明的結局。

《森林大熊》內頁

另外,在大熊的行為及心理軌跡中,還隱藏著貫穿人類歷史的「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往哪裡去?」的終極追問,這部圖畫書也由此帶上了存在主義哲學思想的印記。

藝術與哲理相融合,帶領孩子在感受嚴肅問題的同時進行有深度的思考,這體現了約克·,米勒這位兒童文學大師的氣魄和眼光,也體現了他對孩子的尊重。

《森林大熊》內頁

「孩子年幼卻不愚蠢

他們能看得更深」

正如希爾弗斯坦認為孩子能聽懂任何幽默一樣,約克·米勒認為孩子能理解任何真相。曾有文學評論家認為他的故事過於憂鬱沉重,他則反唇相譏:「孩子經常難過。但這不代表他們比成年人愚蠢,他們能看得更深。」1977年,他和約克·斯坦納合作了另一部寓意深遠的作品《再見,小兔子》。

《再見,小兔子》內頁

在兔子工廠里,兔子們像流水線上的機器零件一樣被飼養著。一隻大灰兔和一隻小棕兔在籠子里相遇了。大灰兔已經習慣了兔子工廠的生活,早已遺忘了外面的世界。

而剛剛被抓進來的小棕兔卻念念不忘陽光和溪水。兩隻兔子終於逃出了兔子工廠,面對這次新的冒險,它們最終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再見,小兔子》內頁

約克·米勒筆下的大自然令人神往,無論是月光籠罩下的朦朧夜色,還是清新明麗的鄉村風景,都給人生機勃勃的感覺,與兔子工廠里的冰冷和機械形成鮮明的對比。本書借用一個隱喻的形式,引導人們去思考生活的慣性和出發的夢想。

《再見,小兔子》內頁

有人評價約克·米勒是「擅用鏡頭的圖畫書導演」。他的作品猶如一場電影,鏡頭水平不變,通過推拉搖移,形成遠景、近景等多種分鏡。這種技巧在《森林大熊》和《再見,小兔子》中都可見一斑。

「我只是不想讓孩子感到無聊」

約克·米勒是具有開創性的。在他之前,商業化、工廠流水線、規模化養殖、第一與第三世界的概念,以及種族主義等題材還沒有進入兒童與青少年文學的範疇。而他則在圖畫書中選用最恰當的藝術形式表現了這些「不太舒服」的真相。

《堅定的錫兵》內頁

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安徒生的經典童話《堅定的錫兵》。在這個故事裡,獨腿的錫兵愛上了玩具宮殿里跳著舞的小姐。突然,他被從自己的小世界裡拽了出來,乘上了一艘紙質的小船,開始了充滿冒險的旅程。

後來,他回到了家鄉,回到了從前那個房間,再次見到了他愛的小姐。可最終,作者給了他一個凄美但不圓滿的結局。

《堅定的錫兵》內頁

約克·米勒重述了這個故事,並繪製了非比尋常的、讓人讚歎的圖畫。而且,現在這個版本的故事發生在離我們很近的時代,發生在與原著不同的地方,而且小姐和他一起踏上了旅程。

這趟長途旅行把這兩位與眾不同的主人公從孩子的房間帶到了大都市的下水道,又在魚肚子里漂洋過海到達非洲,最終去到了一個他們從未想像會去的地方。

《堅定的錫兵》內頁

這是一本無字圖畫書,每一幅圖畫都隱藏著豐富的信息,可以看作一個小故事,總是讓人忍不住翻開下一頁。

就如文章是通過文字和句子組合而成的,這本圖畫書用角色和場景共同講述了跌宕起伏的情節,而這些吸引人的情節又構成了整個故事。

《堅定的錫兵》內頁

作者希望這些畫面可以被仔細地閱讀。圖中許多細節會引導孩子理解,並激發他們的興趣把每個事件聯繫在一起,最終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故事。

此外,這些畫面還可以讓人產生不同層次的聯想,豐富的表現力和含義讓有著不同經歷的閱讀者持有不同的解讀方式。不同年紀、喜好、世界觀,甚至此時此刻的心情都會影響讀者,從這本書里讀出不同的主題,或愛情、或冒險,甚至是對當今社會的反諷。

《堅定的錫兵》內頁

因此,這本書講述的不僅僅是一個關於錫兵和美麗小姐的故事,對於成人來說,也是一部能激動人心、發人深省的作品。

約克·米勒

1994年,52歲的約克·米勒在西班牙塞維利亞接受了世界兒童文學最高獎項——國際安徒生獎。此獎用來表彰他在社會批判領域做出的巨大藝術貢獻。更是有人把他比作現代安徒生——用童話般的藝術手法揭露現實生活。

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獲得大眾認可了。從七十年代起,他就陸續將IBBY聯合國青少年文學獎、德國繪本大獎、萊比錫國際書籍藝術展金牌獎、瑞士年度圖書獎、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插畫特別獎、布拉迪斯國際插畫雙年展大獎等收入囊中。

對於這些獎項,約克·米勒曾說它們「或許只是一個巨大的誤會」。他既不想被當成「環境破壞方面的專家」,也不想接受媒體冠給他的「當代最獨特的圖畫書作家」的名號。

這位出生、成長於瑞士山水間的童書大師說:「我只是個單純的觀察者,我只是不想讓孩子覺得太無聊。」

-END-

這是我們為你準備的第1028次推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西師大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門羅:不識何為女權主義,但我的確是女權主義者
沈津:不修大典,難出大師

TAG:廣西師大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