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養育一個幸福的孩子?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追求幸福。我們努力為孩子準備一切,我們辛苦的付出,但是孩子卻不領情。我們想過沒有--孩子真的幸福嗎?我們給予的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嗎?是不是我們把自己的夢想強加給孩子了!孩子的幸福倒底是什麼?你想過沒有。
其實孩子的幸福感最終的歸因,就是安全感,而孩子最初的安全感又來源於父母。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不斷提升孩子的心理資本,也就成為我們每個父母都需要破解的密碼。 所以,媽媽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並讓自己保持一個穩定的心態。媽媽的情緒穩定,孩子也就可以合理地攝入充分的營養,並滿足情緒的發展需求。
我們已經從最初的的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走過來了。生活也不再光為了讓這款張嘴吃飯了。你新生代的孩子們的甚至很多時候都失去了追求飯的概念,他們更多是追求一種人生的體驗,並不在乎對與錯。孩子代表著未來,而我們的思想還是禁固在過去里。我們要給予孩子更的愛與不尊重。
孩子出生後到1歲半之前,他的安全感在很大程度上也都是由媽媽是否健康、是否有穩定的情緒決定的。
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是缺乏的,往往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所以,在他哭的時候,我們需要無條件接納他的情緒,還要能夠判斷出他是餓了還是尿了,是需要抱抱,還是需要陪他玩……
如果孩子一哭,我們就焦慮不已,甚至打罵他,那麼他就會認為,自己是不可愛的,他的生活環境是不安全的,他們的安全感是很難良好建立的。
所以,想要孩子成為一個有安全感的人,一個幸福的人,那麼從胎兒期到一歲半,請穩定自己的情緒,並無條件地愛和呵護他。當孩子已經有能力(這個孩子已經會走,有行為能力了)去探索世界的時候,他除了需要一個穩定的撫養環境,需要媽媽有穩定的情緒,還需要從自己的嘗試中的去獲取掌控生活的安全感。
這時,給予他們安全感的方式,就不再是全方位的照料和愛護,而是放開他的活動半徑——在保護孩子安全的情況下,盡量讓他多探索。他們已經具備了角色認知的能力,並且對規則和社交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引導他的社交,讓他在遊戲規則當中,學會禮貌、禮儀;引導他在角色認知里,培養起責任感、語言能力、行動能力;並且進一步培養他的生存能力,包括他做家務的能力。
也就是說,除了進一步拓寬孩子的探索領域、幫助他們認知自己和環境外,還要教導他們了解社會、人際交往的規則和禮儀,讓孩子了解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這樣,他們在環境和交往中,才會有的放矢,才會如魚得水,輕鬆快活。
這也是幫助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建立安全感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有的家婷為孩子提供各種各樣的的輔導課,唯恐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這種違背了孩子的發展規律的教育,本質上就是對孩子安全感的一種破壞。
比起學知識,我們這個時候更應該去做的,是最大化地讓孩子去玩,讓他有規則地玩,因為孩子有非常多的剩餘精力需要釋放出去。
否則,剩餘精力未能及時釋放出去,就會造成內傷,這是一個得不償失的結果。
TAG:育嬰大師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