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香梅:走過千山萬水,陪伴過8位總統,只深愛過一個英雄

陳香梅:走過千山萬水,陪伴過8位總統,只深愛過一個英雄

GIF

陳香梅女士度過了94年的人生。一個人經歷了二戰,內戰,採訪過蔣介石,授勛於馬英九,見證了中美建交,服務了8任美國總統,深愛過一個人。

——遇言姐

3月30日,陳香梅女士在華盛頓家中過世,享壽94歲。距1958年陳納德將軍離開後,剛好整整一個甲子。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那位被陳將軍稱為「小東西」的少女早已過了耄耋之年。她是舊時代最後的見證人,一生輾轉於北京、香港、昆明、上海,最終選擇在異國度過餘生,漫長的餘生。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陳香梅女士

如果時間可以用感知來衡量,青年人的錶針必是轉得飛快,老年人的鐘則走得最遲,最緩,幾乎停滯下來。

大時代里,我們在潮起潮落中掙扎,在時不我待中焦慮,但如果我們有幸或是不幸活的夠久,好像112歲的周有光,亦或94歲的陳香梅,歲月的長卷為他們展現了更為廣闊的視野,當耄耋之年回首一生,留在歲月河底的會是什麼?

大浪淘盡千帆過,物轉星移幾度秋。有些往事如煙,有些並不。

合上陳香梅女士的自傳,最打動我的並非戰爭的殘酷、華府的風光,回鄉的隆重。而是她對父親終身難解的怨恨、與初戀從相偎到分別的凄惶,以及夫妻之間瑣碎的日常。

更有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提起陳香梅女士,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一連串閃亮的頭銜:望族名媛、飛虎將軍遺孀、華府資深顧問、銀行董事、中美破冰外交家……

然而,在陳女士的自傳《春秋歲月》和《一千個春天》所敘述的舊事中,遇言姐讀到的是一個平凡少女的成長紀實,樸素、懇切,倉惶,同你我一般,在那些青蔥歲月中,有過夢想,有過恐懼,有過愛,有過恨,更多的是惆悵和嘆惋。

陳香梅,其先後被八位美國總統聘為聯邦政策顧問,躋身全美七十位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

不能原諒父親

陳香梅一生對父親的無情耿耿於懷。

陳家是中國最早西化的家族。陳香梅的外祖母出生在加州,嫁人回京後才開始學說中文。不僅如此,外祖母彈鋼琴、打橋牌、養哈巴狗兒、穿法國服裝、收集各色香水,是位極之時髦的名媛。家中大宅更是門庭若市,夜夜笙歌。

陳香梅的母親廖香詞便是出生於這個詩書巨賈之家。廖香詞年少時隨身為公使的父親赴歐洲受教,精英文、法文,習音樂與繪畫,是典型的民國閨秀。

在英國時,廖香詞與一位英國貴族談起戀愛,彼時社會守舊,在家族的半脅迫下,廖小姐不得不同指腹為婚的青年結為連理,這段不幸的婚姻早從伊始就埋下了芥蒂。

表面上,母親是那麼高興愉快,然而現在回想起來,她並不是真的快樂,事實上,她即使在笑的時候,也有點悲哀的樣子。

陳香梅說。

初為人妻的陳香梅,嫻靜典雅,繼承了母親的風範

陳香梅的父親陳應榮雖然也來自福建望族,又分別在牛津以及哥倫比亞大學取得雙博士學位,但幼年喪父,孤兒寡母節儉度日的早年經歷造就了他跟妻子廖香詞不一樣的生活態度。用今天的話講,這是一樁鳳凰男和白富美的聯姻,很難說孰是孰非。

比如陳香梅的父親總對孩子們訴說貧窮的苦惱,教育大家節省用錢。他總是吝於表露內心,因為怕得不到回報或受拒,而陳香梅的母親則無論在金錢上和情感上都很達觀豪爽。

而與瑟縮自卑,計較錢財的父親相比,母親總是教育孩子們要有淑女氣質。

一次,女兒們在背後嘲笑一位寒酸的親戚,母親聽到後立刻制止:

淑女應該居心仁厚。一個人的出身和成就都是次要的,要緊的是能否把握人生的真意。

出身、經歷的差異,使得陳香梅的父母之間有著難以彌合的裂縫。

身為記者和作家,陳香梅從幼時便敏感善察。對於父親的怨恨,在晚年撰寫回憶錄時,她仍難以釋懷。

廖香詞生育了六個女兒,陳香梅排老二。六妹出生時,父親接到女傭從醫院打來的電話:

父親到我們的睡房來說:你媽又生了一個妹妹。

那一年陳香梅8歲,也是從那時起,早熟的她開始對父親反感。

少女時代的陳香梅

抗戰開始後,陳香梅的父親赴美擔任領事,姐妹們則隨母親南下香港避難。亂世中,父親寄來的微薄薪酬不能維持一家生計,母親常要典當珠寶首飾。陳香梅偶爾在客廳外偷聽到母親與掮客討價還價,此情此景觸目驚心。

雪上加霜的是,不久後母親就患癌住院。家中沒有男性,全靠典當維繫,陳香梅每天用僅有的一毛零用搭公交車去醫院,探視完母親步行回家。那是出身富庶的她初嘗貧窮的滋味。

直到妻子過世,陳香梅的父親都沒有回國探望過。女兒們發了一封又一封的電報,他始終以「戰時外交人員不準請假」為由拒絕歸家。後來大家才知道,父親在美國已經另有新歡。

晚年的陳香梅在回憶這段少女時代最為灰暗的記憶時,她說:

比起炮火與飢餓中的家庭,母親能在香港的醫院中走完一生,已經是幸運的了。

母親過世時,陳香梅14歲,長姐20歲,下邊還有4個未成年的妹妹。所有後事包括選墓地,墓碑全由姊妹們自理,而父親則在髮妻去世不久就又在美國續弦。

許多年後,陳香梅仍然感到憤怒,無法諒解父親。或許,從那時起,她就朦朦朧朧的決定了自己的人生:

1、經濟獨立,永遠不因金錢而窘迫

2、選擇一個志同道合的伴侶

陳香梅和丈夫陳納德將軍的新婚照

他說謊,我們都變了

在香港讀書期間,陳香梅認識了一位家境富貴的有志青年,陳香梅稱其為畢君。大概是已經到了老來無忌的年紀,毫不諱言的陳香梅在自傳中提到了這段令人唏噓的初戀。

畢君家居香港,家境富庶,卻一心北上報國。他鼓勵陳氏姐妹同往重慶並且告訴大家:內地有一支美國飛行員組成的空軍正在招募醫生和護士。

那是陳香梅第一次聽說陳納德的名字。這難以捉摸的命運,或許有些人的出現註定只是為了成全他人。

「飛虎將軍」——陳納德

同時期,陳香梅做護士的姐姐陳靜宜也有一位追求者楊君,他是馬來西亞的僑生,就讀醫科,大企業家獨子。這兩位「高富帥」候選人最終都被陳氏姐妹拒之門外,個中緣由令人唏噓。

1941年底,香港淪陷。次年,珍珠港事件爆發,嶺南大學遷至大後方,要求學生自行到桂林集結。像《無問東西》中的莘莘學子一樣,陳氏姐妹決定跟隨畢君北上。

就在臨行前,陳香梅的姐姐靜宜和醫生男友楊君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楊君不同意去重慶,他說:

我是做醫生的,不懂政治。無論英國人、日本人,我們都是為病人服務。我們將來可以一同回到馬來西亞去。無論誰勝誰敗,我們不愁沒錢過日子的。

後來,雖然這位痴情的醫生還是硬著頭皮追到了內地,甚至在靜宜遠赴美國工作後仍然獨守重慶希望她能回心轉意,然而陳香梅的姐姐再沒有回頭。

陳香梅與眾姐妹合影

拖著4個幼小的妹妹,從香港至廣州再輾轉前往桂林,為避開淪陷區所走都是偏僻地帶,一路行來十分艱辛。

陳香梅在途中感染痢疾,幾乎喪命,期間又被人騙去了母親遺留的鑽石項鏈。那是身為官宦小姐的她第一次深入中國農村,底層的貧困令她震驚不已。

很多年後,她早已揚名華府,不同黨派,兩岸三地的人們都說她是一個寬容、平和、富有遠見之人。

或許,這正是因為陳香梅在年輕時見識過不同階層的人生,她沒有知識分子清高,不識人心的通病,她總能站在一個更廣的視角並深得中庸之道。

這些人一輩子生老病死都在不到10多平方里的地方度過。主人們對我們的禮遇愈重,我對他們的同情更深。雖然我遠嫁美國,也稍微脫離了中國重男輕女的社會,但我的心中永遠無法忘記那些貧困的同胞,對於祖國的改革和變化我無法置身事外。

陳香梅說。

自嶺南大學畢業後,陳香梅在中央社找到工作。妹妹們在大姐的帶領下去美國投靠父親,她卻因為早前的心結不能釋懷而情願留在中國過自給自足的生活,也因此惹得父親十分生氣。

獨立倔強的陳香梅與父親之間心存芥蒂

四年的相戀,陳香梅一度以為畢君就是自己的良人,哪想戰時的相濡以沫卻在抗戰勝利後相忘於江湖。

戰後,畢君邀請陳香梅同自己一起去美國繼續學業。然而留學花銷龐大,陳香梅既不想依賴男友家的接濟也不願投靠父親和繼母。

畢君說:那我們再會了,你好好照顧自己。

她說:我會的,你不用為我擔心。

少女已經泣不成聲。

昨夜星辰昨夜風。數年後,陳香梅再見畢君,她是陳納德的妻子,而他是民航公司請來的建築師。

我們握手,他說:你一點沒變。

他說謊,我們都變了。

一個是三觀不合,一個是經濟上的不對等,縱使對方是來自軒門大宅的世家子弟仍不能為之所動,陳氏姐妹這兩段無疾而終的姻緣總令我遐思良多。

陳香梅與陳納德將軍十分恩愛,伉儷情深

衝破世俗,勇於一搏

1947年12月,陳香梅和陳納德結婚。那年他54歲,她23歲,跟他的小女兒一般大。

彼時中西方對異族聯姻皆持保守態度,尤其是陳香梅的父親和繼母,更是直到婚禮前幾天才勉強同意。

我們的婚姻缺少相容因素的任意一種,若是事先我們求教於專家,他們善意的忠告必是:不可一試。

結婚時,陳香梅身穿上海「綠屋夫人」所制婚紗,陳納德則著軍裝

陳香梅與陳納德的結合,不光在中國是大事,在美國也是轟動一時,雜誌甚至專門派記者來採訪,拍下了二人在窗邊熱吻的照片。

美國雜誌專門為其拍攝了一組照片

在談到丈夫的為人時,遇言姐特別印象深刻的是陳納德的正直秉性以及識時務。

彼時陳納德在美國軍中的月薪為160元,他拒絕了俄國人月薪千元的重金邀請而選擇奔赴最困苦的中國腹地協助抗日。

陳納德和他背後的飛虎戰機

陳納德是一位橋牌高手,打牌時他經常採取守勢,很少主動出擊。一如在真實的戰場上,他從未有充分的「資本」,不論是飛機、戰士、汽油、彈藥或金錢。

但在補給與物資嚴重的缺乏下,與敵眾我寡懸殊的局面里,他總能製造輝煌的成果。

「不要放過手中的牌,善為利用。」他不止一遍地忠告陳香梅,「拿穩你自己,認識並重視你的敵手。假如你手中的牌不好,不宜叫牌,不要打算自己贏,想法擊敗你的敵手。」

細心的玩,認清牌面。這是這個男人教給她的重要一課。數年後,陳納德過世,33歲的陳香梅年輕守寡,她既沒有投奔舊金山的父親,也沒有依靠散落美國和台灣的姐妹們,而是帶著兩個年幼的女兒去往華盛頓。箇中原因她並未道明,只略提一句:

在華府,獨身聰慧的年輕少婦的確吃香。

彼時,中美台之間缺乏交流管道。知名親友遍及亞洲,本人又未入閣的陳香梅無疑是最佳中間人選。

尼克松委託她打探越南高層的態度,台灣懇請她在華府為其遊說發聲,尼克松和基辛格在訪華前幾日也向她諮詢。

大家都樂於通過無黨無派,名聲沒有瑕疵,各方都要略施薄面的陳納德遺孀周旋、傳聲,從肯尼迪開始,約翰遜、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布希、柯林頓,八位總統都把她作為重要助手。

這是身份與時代帶給她的資本,也是陳納德將軍送給她的,最後的禮物。

此情可待成追憶,陳香梅一家四口的好時光

1972年,陳香梅與尼克松和基辛格合影

1963年,陳香梅接受肯尼迪總統委任,她是第一位受命為白宮工作的華裔

陳香梅在唐人街發表支持尼克松參選的演說,她也是助選次數最多的亞裔女性

1980年里根獲勝。作為助選人的陳香梅任親善大使,被派往中國大陸和台灣訪問

陳香梅和陳納德一樣都是骨子裡十分倔強之人。在肺癌末期,陳納德仍然參加航空公司的會議,簽署購買一架他不可能活著見到的噴氣式飛機。

陳香梅初到美國時,為了快速融入社交,她給自己定下3個目標:

1、充實英語能力

2.入鄉隨俗,了解美國的文化歷史

3.學會社交基本技能——打橋牌

因為被先生嫌棄開車太慢,陳香梅猛踩油門撞壞了車頭。陳香梅沒有在美國上過學,為了強化演講,日復一日的練習發音。很快,大家都說她比美國南方人還要南方人。

愛你,一如你之愛我

在獨居的歲月中,有不少人懷著各種目的向陳香梅求婚。她皆以微笑回應:「我要葬在阿靈頓軍人公墓陳納德將軍的身旁,不能改名換姓。

陳香梅站在陳納德紀念碑前,懷念二人的美好時光

1962年,陳納德過世後的第四年,陳香梅撰寫了回憶錄《一千個春天》(A Thousand Springs),這本書在紐約出版後,立即成為暢銷書,一年之內,銷了22版。

在書中,她提及陳納德病危時,她為他而寫的信:

我不知如何向你說出,我愛你如許之深。

我們的生命恰似兩條溪水,互相匯流,流成一條江河。

我們根深蒂固地願偕白首,只為我們的愛不僅是表面上的美好,而是靈魂的真實。親愛的,我真情地、深深地、完整地愛你,一如你之愛我。

陳納德的回信寫道:

倘若我必須過早地離去,我將仰賴你的愛心,撫育、引領並教導我們的女兒,令她們以先人為榮耀,並過著誠實、光榮的生活。

我也將仰賴於你,保存我留給你的財產,希望你們都將有安逸的生活,並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我已在你身上獲得豐富的幸福,了解與摯愛,遠勝世上許多男人。我是如此的幸運,上帝在我晚年還這般仁慈地對待我。

靈魂伴侶,剎那即永恆

有時我會想,如果陳香梅當初嫁給了那位身為建築師的初戀情人是否會更幸福?她是否會成為一個小女人,操持家務,生兒育女,默默無聞,白頭偕老?

人的命運夾雜了太多的偶然,惘然。但至少,陳香梅始終是主動選擇自己生活之人。

丈夫去世後,陳香梅寫道:

我才知道自己是多麼懷念他,需要他。愛情臨到你身上時,你從來不會覺得它十全十美,等有朝一日愛情突然離你遠去時,任何事、任何人也改變不了。

2015年10月7日,馬英九接見陳納德將軍遺孀

陳香梅女士度過了94年的人生。一個人經歷了二戰,內戰,採訪過蔣介石,授勛於馬英九,見證了中美建交,服務了8任美國總統,深愛過一個人。

我們總說人生苦短,可有時又會覺得人生其實很長,世界變的比我們要快的多。就像陳香梅在詩中寫的:

有一個人,和我度過許多個冬天;

有一個人,和我度過許多個雪天。

冬天去了又來,

雪天來了又去,

可是那個人一去不回。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路

作者:席越(遇言姐),「遇言不止」創始人

更多能量視頻及好文,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遇言不止」(微信搜索:Yuyantalks),這裡是精英男女聚集地,讓我們用真實的故事和視頻,伴你勇往直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遇言不止 的精彩文章:

那些把「賢惠」當侮辱的女孩,你們的潛力股都被別人領走了?
小扎道歉,李彥宏公關,到底是國人更開放,還是沒得選?

TAG:遇言不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