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開示 心空則靈

開示 心空則靈

心空則靈

照顧自己,首先要自我照顧。如果自己都不照顧自己,還有誰來照顧你呢?我出家、念佛這些年來,有的時候確實覺得有一個人在照顧我,也可以說是佛性的自己在照顧凡夫的自己。

凡夫,有很多缺點,貪瞋痴慢疑都有,那麼誰來原諒他?就是阿彌陀佛,還有我們的佛性。貪瞋痴的「我」似乎是另外一個人,他是一個客觀的存在,是一個可憐的小凡夫,為什麼不原諒他呢?

如果固執地認為「這個貪瞋痴的人就是我」,那就沒有退路了。他其實是另外一個存在,是一個因緣的存在而已。所以對他好一點,也就是對眾生好一點,也可以說是對我自己好一點。

用這種分離法——佛性的「我」抽身一閃,不好的是凡夫的「他」,他是個很可憐的小凡夫,我對他好一點,不是應該的嗎?

要好好照顧自己,心中就要有活眼。心中有活眼,腳下才有活路;心中沒有活眼,腳下只能是死路。

什麼是活眼呢?活眼其實就是空,心要空靈。就像這裡有一個孔,這就是空。我們臉上如果沒有七竅,不就死了嗎?一定要有空,有空才有活路。

空的地方就很好,有空,你才能轉彎啊!比方這個房間,你要搬一張桌子進來,沒有空間能搬進來嗎?如果門不夠大、空間小,還轉不過彎。

一定要有空。為什麼會有踩踏事件?因為擁擠,沒有空啊。沒有空就不行,有空間才能轉彎,才能轉身。

任何地方都要有空,心尤其要有空;如果沒有空間,那就是死心眼。把花生米打開,兩瓣花生仁,中間有一個胚芽,花生仁一定不是合緊的,一定是空的、虛的,裡面的芽才能長出來;如果夾得很死,胚芽就不能生長。

所以,一定要有空,生命要有空間,心靈要有空間。這個空間,是無底洞,什麼事放進去都化得掉,就不存在事情了。什麼事都放在心裡不能化解,那就太苦惱了!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迴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語佛源 的精彩文章:

開示 發心與發芽
後悔是活在過去,懺悔是為了未來

TAG:禪語佛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