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不知名的詩人只留下一首七律古詩,對你我的人生或許會有幫助

這個不知名的詩人只留下一首七律古詩,對你我的人生或許會有幫助

在唐詩300首當中,有不少的詩人都留下了自己最精彩的詩歌。李杜白等大詩人自不必多言,有的詩人只留下那麼一兩首古詩,就可以青史留名,還是比較過癮的。比如那個寫出《楓橋夜泊》的張繼,就是靠這麼一首詩,名垂青史千古留名。

說到七律,杜甫的作品是最老到最精彩的。無論是思想性還是藝術性都達到了極高的標準,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不過,在唐詩300首當中,有個詩人僅僅留下一首詩,僅僅一首七律,也獲得很多評論家的認可。雖然這個人和這首詩都不是大眾化的,沒有那麼高的知名度,但是其詩中蘊含的道理,對於今天的我們依然會有啟迪。

且看:

漢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臨曙色開。

三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

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這首古詩的題目就是《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作者就是唐代詩人崔曙。這也是作者在唐詩300首七律當中的唯一一首作品,也是作者流傳後世的唯一一首七律詩歌。這首詩歌雖然有應酬的意味,但是所講述的道理卻很深刻,值得我們仔細思考。

「漢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臨曙色開」,這是一首登高詩,重陽節登高是古人的習俗,兩句古詩就是描寫作者登高望人所看到的壯麗景色。寫出了這個高台的歷史,就是當年漢文帝所建造的。寫出了作者登臨此台的時候,當時的天氣和時辰。詩人重陽節登上高台,看到朝陽,心情覺得開朗。

「三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這兩句寫的是當地的地勢。三晉的雲山全向著北方,崤山二陵的風雨都從東邊飄過來。漢文帝修建此台的時候,那是西漢時期,作者登上此台的時候,乃是中唐時期,兩者相隔了千年。千年時間,世事變化,物是人非。大自然的規律依舊如以前,而漢代的皇帝如今卻只能在陵墓當中任憑風吹雨打。

「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有了前面那兩句的鋪墊,這兩句進一步地來表現作者所抒發的歷史感慨。望仙台這個地方的長官,這麼多年不知道換了多少個,卻沒有一個人能夠被歷史記住。而當年的姜子牙,河邊垂釣的閒情逸緻,幫助周文王周武王成就天下大業,如今大業早已不在,而姜子牙本人也再也不會回來。

這兩句其實表達出了作者對於功名利祿的一種感慨。那些都是過眼雲煙,不必付出全部的人生經歷去追求。所以自然而然的引出了後面兩句詩歌。「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既然現實的功名利祿如此蠱惑人的心智,卻又都是過眼雲煙,不妨就直接沿著陶淵明的道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吧。

這首古詩是一首應酬古詩,雖然是酬和之作,但是卻表達出了作者對於人生的態度。功名利祿,一切都是浮雲,自己何必花那麼大力氣去追求這的虛妄的東西呢?既然有酒,為何不能學陶淵明那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過自由自在的生活呢?

這是一個古老的主題,但是在今天這個主題依然不過時。雖然每個人都知道,功名利祿宛若浮雲一般,但是並沒有多少人甘心放棄。能夠達到作者這種境界的人很少,所以我們才會如此的苦惱。我們為了功名利祿而忙碌,有的時候我們為了忙碌而忙碌,已經找不到生活的意義。這是我們人生的悲哀。

我們不見得就一定要走陶淵明的路線,我們所渴求的,是有節制的慾望,是實現人生價值的環境,是家庭和事業永不衝突的平衡。對於我們來說這很難,但是,只要我們能夠早日領悟,就能夠一直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唐詩三百首最不期而遇而又匆匆話別的唐詩,寫盡了人生的聚散無常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