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萊陽招遠長島等地煙台習俗要吃這些

萊陽招遠長島等地煙台習俗要吃這些

清明時節雨,滴滴相思淚

清酒灑一杯,焚香祭先輩

清明,二十四節氣的第四個節氣。

是我國唯一一個即是節氣,

又是節日的日子。

今年的清明時間是

2018年4月5日 星期四

農曆戊戌年 二月廿

清明節

清明節的名稱與天氣物候特點有關。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

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

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

是祭祀和掃墓的日子。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

距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

受漢族文化的影響,

中國的滿族、壯族、侗族、苗族等民族

也有過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

其後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

掃墓祭祖、踏青郊遊

是清明節的基本主題。

《淮南子天文訓》有:

「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

《歲時百問》則有: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

清明有清爽明潔之意,

這個時節天氣清澈明朗,

北方降雨開始增加。

清明農事

農諺有:

「清明前後,種瓜種豆」、

「清明穀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疑」、

「清明時節麥長三節」,

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小麥即將孕穗,

油菜已經盛開,

東北、西北地區的小麥也進入拔節期。

清明物候

一侯,桐始華。此時桐樹開始開花。

二侯,田鼠化為鴽(ru)。

田鼠因烈陽之氣漸盛而躲回洞穴,

喜愛陽氣的鴽鳥開始出來活動。

田鼠為至陰之物,鴽鳥為至陽之物。

田鼠化為鴽,

意指陰氣潛藏而陽氣漸盛。

三侯,虹始現。

虹為陰陽交會之氣,

純陰純陽則無,若雲薄漏日,

日穿雨影,則虹見。

清明節與寒食節

清明由節氣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

據記載與寒食節有關。

寒食節是中國古代較早的節日,

傳說是在春秋時期

為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

但是,從實際歷史來看,

禁火、冷食

實際主要反映了中國改火習俗的遺迹。

寒食節期間的習俗,

主要有禁火、冷食和祭掃坆墓。

中國人對祭祀祖先十分重視。

到了秦漢時代,

祭掃坆墓的風氣更盛。

到唐代,不論士人還是平民,

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為返本追宗的儀式,

由於清明距寒食節很近,

人們還常將掃墓延至清明。

宋元時期,

清明節逐漸取代寒食節的地位。

這不僅表現在掃墓祭祖等儀式多在清明舉行,

就連寒食節原有的風俗活動

如冷食、蹴鞠、盪鞦韆等,

也都被清明節收納了。

由於寒食節和清明節合而為一的關係,

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

如膠東吃雞蛋和冷餑餑,

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

上海地區清明節吃青團等等風俗各異。

清明節與上巳節

清明節還吸收了另外一個節日

──上巳節的內容。

上巳節古時在三月初三舉行,

主要風俗是踏青、

祓禊(fuxi)(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

反映了人們經過一個沉悶的冬天后

急需精神調整的心理需要。

晉陸機有詩:

「遲遲木春日,天氣柔且嘉。

元吉隆初巳,濯穢游黃河。」

就是當時人們在上巳節

祓禊、踏青的生動寫照。

大約從唐代開始,

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

也伴之以踏青遊樂的活動。

在哀悼祖先之餘,

順道騁足於青青原野,

也算節哀自動轉換心情的一種調劑方式吧。

也因此,清明節也被人們稱為踏青節。

融合了兩個古老節日精華的清明節,

終於在宋元時期

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

將寒食風俗與上巳節等活動

相融合的傳統節日。

清明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除了禁火、掃墓,

還有踏青、放風箏、盪鞦韆、蹴鞠、

插柳等等一系列活動。

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

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

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來鍛煉身體。

· 盪鞦韆

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

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

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鞦韆。

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

再拴上彩帶做成。

後來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

·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

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

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 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

每逢清明時節,

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

便剪斷牽線,

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

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

給自己帶來好運。

· 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

其習俗由來已久。

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頭百姓,

都要在這一節日祭拜先人亡魂。

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親人,

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死者的思念之情。清

明祭祀的方式或項目各地有所不同,

常見的做法有兩部分內容組成:

一是整修墳墓,二是掛燒紙錢、供奉祭品。

· 插柳

關於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種傳說。

最古老的傳說,

是說為了紀念教民稼穡耕作的祖師神農氏,

後來由此發展出祈求長壽的意蘊。

再晚點的傳說與介子推有關。

據說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時,

發現介子推死前曾經靠過的老柳樹死而復活,

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

更晚點的傳說是唐太宗給大臣柳圈,

以示賜福驅疫 。

煙台習俗

清明節除掃墓祭祖外,

煙台的食俗也是豐富多彩的。

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

比如膠東有的地方

當天要吃冷雞蛋冷煎餅卷菜

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

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

「春燕」

是煙台很多地方清明必吃的食品。

清明節這一天,

膠東人會發麵做各種各樣造型的燕子,

如「雙燕齊飛」、「老燕背雛燕」等。

巧手主婦做出的面燕精巧剔透,

黑胡椒粒做眼睛,

紅色染料點染嘴巴和尾巴,

看起來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從燕的姿態乃至燕的尾巴都很講究,

而且要蒸上好幾鍋,

不僅自家人吃,還要送親朋好友。

清明早晨要吃雞蛋,

「雞」、「吉」字諧音,

雞又報曉司晨,

清明節早晨吃雞蛋,

有圖吉利、祈願健康的意思。

「五穀粥」

清明節前夕將麥子或高粱米脫皮,

與少量玉米粒、黃豆、花生米、

大棗、杏仁等放入盆里,

煮8-10個小時,之後下鍋添水,

文火煮到粘稠就好。

一家老少圍坐吃面燕、雞蛋,

祈盼五穀豐登的好年景。

清明詩詞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唐.杜牧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宋.黃庭堅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宋. 高翥

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郊行即事》宋.程顥

六曲闌干偎碧樹,

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

誰把鈿箏移玉柱,

穿簾海燕驚飛去。

滿眼遊絲兼落絮,

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

濃睡覺來慵不語,

驚殘好夢無尋處。

——《鵲踏枝·六曲闌干偎碧樹》唐. 馮延巳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迴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清明夜》唐. 白居易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清明即事》唐. 孟浩然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

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

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採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宋. 歐陽修

時霎清明,載花不過西園路。

嫩陰綠樹。正是春留處。

燕子重來,往事東流去。

征衫貯。舊寒一縷。淚濕風簾絮。

——《點絳唇·時霎清明》宋.吳文英

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

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

杜草開三徑,文章憶二賢。

幾時能命駕,對酒落花前。

——《清明日園林寄友人》唐. 賈島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鞦韆。

遊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長安清明》唐. 韋莊

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

落花有淚因風雨,啼鳥無情自古今。

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

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

——《壬戌清明作》清.屈大均

清明,我們追思永逝的親人。

人生永遠沒有如果,

請珍惜所擁有的。

別忘帶家人去郊野踏青,

去看看這生機綻放的春天。

同意的請點亮左下方

綜合自:誰最中國、國粹美尚、煙台日報、網路

責任編輯 鮑永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煙台日報 的精彩文章:

自帶肥料的4種花,用上一種不爛根不黃葉,花兒蹭蹭瘋長!

TAG:煙台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