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看得幾清明:追薦之後,修行還要繼續
文/清虛道人
北宋著名的大詞人,也是歷史上知名的道教居士,蘇東坡曾有一首詩作《東欄梨花》,其中寫道:「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這裡的「清明」,並非專指清明節,實也透露出了人生的豁達。清淡以明智,這或許正是清明回家祭祖時,在哀思之後還應該附有的另外一種心境。
清明祭祖,概源於古來已有的寒食節。但清明節正處於天朗氣清的仲春時節,人們於是又給祭祀增加了春遊的成分,從而使得清明的祭奠行為少了一絲哀傷。相比之下,被稱作道教三大鬼節的另外兩個祭祀超度的日子——中元節和寒衣節——清明節更加側重於活著的人們以及他們之間的感情維繫。
中國人向來就有慎終追遠的習俗,古人有言「本是同根生」,因為擁有同一個祖先、生於同一個姓氏之下,所以彼此之間就有了時間和距離割不斷的血緣關係。而這種聯繫將在清明節被鞏固和強調。
在清明節這一天,遍及天涯的同姓子孫紛紛回來祭祀同一個祖先,這本是在告知先祖九泉之下有靈,以示後世兒孫不曾因為各自開枝散葉而變成了陌路。所以歸根於底,我們的信仰還是基於活著的人而言的,我們的祭祀也仍舊要返歸到現實生活中。
在此基礎上,清明這場盛大的祭祀活動也就會演變成同個族姓之間的聚會,悲傷的情思就會被親朋歡聚的氛圍沖淡一些。詩人杜牧那首《清明》小詩中雖寫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但這大概只是文人眼中被蒙上了感傷情懷的情景。
若果真人人都因奠念先人而魂欲斷,那不知事的牧童也就不會遙指杏花村的美酒了。詩人是想借酒消愁,然而世人卻想要有一壺好酒來慰藉陰陽兩界的親人。所以,清明節究竟是悲是喜已經不再那麼重要,斯人已逝,生人如何過好接下來的生活才更值得花費心思。
中國人向來是崇拜祖先的,人一旦故去,生前的過錯也都一筆勾銷,畢竟死者為大,後人只消記得先人生前曾經留下的教誡,一代代傳下去,逐漸成為至聖之言。
在敬天法祖的信仰上,道家和儒家是沒有太大區別的。二者都是以尊天道、法先祖為自身的行為標準,以聖人、賢人的訓誡為立身、立命的法則。不同的是,道家更看重這些法則背後所言明的意義,更加註重如何為我個人所用,而非一言以概之的普及性。
道家的祭祀,一方面強調對亡者的追薦,另一方面尤為強調生者從中能夠明白生活的道理。所以有人說,道教現在度亡時所使用的《鐵罐施食》的鍊度本子,實則是給生者讀的一本度世經。
度亡壇上有一段《黃籙齋》,講的是道士李若沖發心誦經超度亡者張麗華的故事。暫且撇開這段韻子在壇場的功用不談,單論韻詞,說的即是修行人應該廣發慈悲心,以清靜明白之心普度三界十方一切有情有性。
道家修行講求「一念便純真」,想要生成一念,就要身心清明。正式這一點,才能夠使誦經功德具備了不可思議的妙用。心中無雜念、身上無塵染,此乃修行之清明,也是我們在這個春光大好的日子中去祭祀祖先時所應該悟出的人生道理。
《荀子·解蔽》中解釋「清明」一詞曰:「虛壹而凈,謂之大清明。」這裡便提到了道家修真特別講究的「一」字。一,乃萬物之根源,復歸於嬰孩便是要求人們能夠回歸到這個純凈清明的「一」。用一心、做一事,澄心去欲即是登真之前提。
《孝經緯》中曰:「萬物至此,皆潔齊清明。」這與《曆書》中對「清明」節日的解讀有很大相似,其提到:「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由此也可知,清明原本只是作為農業生產的節氣名稱以應氣候的變化,此時「萬物皆顯」、「氣清景明」。而道家又是以「道法自然」為修行根本的,講求的是順應四時來調節身心。
清明節雖然已經被賦予了鍊度的意義,但於修真之士而言,即不可不哀,又不可多傷。如何在追薦的同時又保持一份淡然的心境,這才真正是考驗修行的大難題。
相比起現在清明小長假而旅途奔波的人們,古人們似乎更加享受清明春遊的樂趣。既然春光大好,便不能辜負了上天賜予的這份情趣。難怪程顥要寫下「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這樣的詞句,只因清明了身心,所以才能看得到世上存有的美好。
那份聞名古今內外的《清明上河圖》,其描繪的分明是眾生安享生活的煙火世界。追思,是清明必須要做的事情;生活,更是日日都不能離開的修行。詩人王禹寫道:「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能以清明之心來做好人世間的修行事,如此才可謂之不負春光。且莫要做那「興味蕭然」的苦行客,人生本該是一場歡娛的過往,重生、樂生才是道家的本真。祭祀了先祖,更要慰藉陽上的生平,又怎能因一場追思而忘記了自然之中的大道逍遙呢!
(編輯:柯恩)
本文為騰訊道學獨家稿件,文/清虛道人,騰訊道學專欄作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喜歡該類內容歡迎上微信關注「騰訊道學」微信公眾號!(文章作者觀點與立場,不代表騰訊媒體的觀點與立場。)
轉載自:騰訊道學
※妙華法師洗心春季禪七開示之二:參悟佛法的幾個層次
※及時行孝猶未遲 別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
TAG:李大嘴說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