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蘊幽遠的散文詩——林紓《湖心泛月記》賞析
看到遊記的題目——湖心泛月記——我心就已醉了:在湖心,輕搖船槳,便划動了月亮,人在月中,月在湖心,清輝瀲灧,宛若仙境。好美。好有詩情畫意!短短的五個字,而在作者心中,在讀者腦海,卻已蕩漾成一片迷濛縹緲的風景。風景中,舟已經不復存在,甚至根本不曾存在。
明明是泛舟,卻說是泛月,月怎麼可以讓你泛呢?哦,這是為了凸顯月下朦朧之美,為了展現脫離塵世、步入仙境之願。這種化虛為實的手法,引發讀者美的聯想,真是令人讚嘆不已。
月出東山,微黃的清輝灑在群山湖面間,迷迷濛蒙的霧靄籠罩著遠處山巒,遮蔽著半個湖面。霧氣飄過,不遠處畫船上的燈火隨之時隱時現。六七隻燈光溟濛的畫船,零星地點綴在水霧迷濛的湖光山色之中,使得湖山更加閑適而靜謐。船槳欸乃,一路緩行於中流……月下,湖上,水波,迷霧,月色,似乎還缺少什麼——簫聲,悠長的簫聲。少頃,低沉的簫聲從湖水皺紋里冉冉升起,凄悄哀怨,如泣如訴,湖山彷彿受到了感染,頓顯秋涼。
風,吹散了霧靄;水,洗凈了月亮;舟,棲息於白堤;人,緩行至柳蔭;簫,瀰漫在月下。那吹簫者,白衣飄飄,默立月中,宛如逸仙。涼蟬觸動簫聲,卻被簫聲擊中,在空靈的夜晚,鳴叫著,短飛著。你看,過來了一隻畫船,遊人觸動簫聲,簫聲擊中遊人,遊人只有獃獃地佇立著。
此情此境,簡直就是東坡赤壁的後續啊!
同樣的明月,同樣的泛舟夜遊,同樣的簫聲幽咽,自然當有同樣的感慨。蘇軾感慨英雄長逝、自己功業難成,因而悲傷不已,但「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於是,憂傷消散了,愉悅發芽了。今晚,幽居的「我」不也飄飄欲仙了嗎?啊,萬古山水呀,你博大的胸懷接納了多少幽人畸士。難怪古人云:山水之神情,恆與幽人畸士相親昵。蘇軾如此,「我」如此,還有許多人,也是如此。
這篇遊記散文,以遊蹤為線索,描繪了一幅幅如詩如畫的西湖夜色,寄託著作者或憂傷、或曠達的悠悠情懷,但這還不夠,還有對人生的理性思考——夫以湖山遭幽人蹤跡,往往而類,安知百餘年後,不有襲我者?
山水帶給人心靈的慰藉,千古一也。
這篇遊記散文表現技巧也是值得推崇,化虛為實、擬人化手法的運用,使得文章別具情調,令人久久難忘。
附錄:
湖心泛月記①
(晚清)林紓
杭人佞佛②,以六月十九日為佛誕③。先一日,闔④城士女皆夜出,進香於三竺諸寺⑤,有司⑥不能禁,留涌金門⑦待之。餘食既,同陳氏二生霞軒、詒孫⑧亦出城蕩舟為湖游。霞軒能洞簫,遂以簫從。
月上吳山⑨,霧靄溟濛,截然劃湖之半⑩。幽火明滅相間約丈許者六七處,畫船也。洞簫於中流發聲,聲微細,受風若咽,而凄悄哀怨,湖山觸之,彷彿若中?秋氣。霧消,月中湖水純碧,舟沿白堤?止焉。余登錦帶橋,霞軒乃吹簫背月而行,入柳陰中。堤柳蓊鬱?為黑影,柳斷處,乃見月。霞軒著白袷衫?,立月中,涼蟬觸簫,警而群噪,夜景澄澈,畫船經堤下者,咸止而聽。有歌而和者。
詒孫顧余:「此赤壁之續?也。」余讀東坡《夜泛西湖五絕句》?,景物凄黯,憶南宋以前,湖面尚蕭寥,恨赤壁之簫,弗集於此?。然則今夜之游,余固未襲?東坡耳。夫以湖山遭幽人蹤跡,往往而類,安知百餘年後,不有襲我者?寧?能責之襲東坡也?天明入城,二生趣?余急為之記。
【注】
①選自《畏廬文集》。林紓(1852—1924年)晚清著名文學家,小說翻譯家。原名群玉、秉輝,字琴南,號畏廬,福建閩縣(今福州)人。
②[佞(nìnɡ)佛]虔誠信奉佛教。佞:媚,迷信。
③[誕]生日。
④[闔(hé)]全。
⑤[三竺諸寺]杭州有三個天竺寺:上天竺寺,在北高峰;中天竺寺,在稽留峰;下天竺寺,在飛來峰。
⑥[有司]負責官員。
⑦[涌金門]杭州城門之一,在城正西南。
⑧[陳氏二生霞軒、詒(yí)孫]姓陳的兩個讀書人名叫陳霞軒、陳詒孫。
⑨[吳山]又名胥山,俗稱城隍山,在西湖東南,為杭州名勝之一。
⑩[「截然」句]水上的一帶霧氣將西湖從中劃開。
?[中(zhōnɡ)]感染
?[白堤]西湖自新橋至孤山的長堤,誤傳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築。
?[蓊(wěnɡ)郁]茂盛
?[白袷(jié)衫]白色衣領交於胸前的單衣。
?[赤壁之續]蘇軾(東坡)曾與友人月夜泛舟於赤壁(今湖北黃岡)之下,並作《赤壁賦》,東坡之游,友人中也有一人吹簫,和作者這次游湖情景相似,故有此說。
?[《夜泛西湖五絕句》]蘇軾作於杭州任上。其中有「菰蒲無邊水茫茫」等句,故下文說當年西湖「景物凄黯」,「湖面蕭寥」。
?[「恨赤壁」二句]遺憾當年蘇軾游西湖時,沒有那赤壁之游時的簫聲匯聚於此(西湖)。
?[襲]模仿。
?[寧]難道。
?[趣(cù)]同「促」,催促。
(圖片來自網路)
TAG:文化語文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