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為什麼追憶先祖,敬鬼神有什麼意義?
最新
04-05
再過幾天,就到了我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清明節中我們通過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來祈求先祖的庇佑。但是關於清明節中鬼神又當如何理解?
今天文博與大家一起了解清明節中敬畏鬼神的緣由。相傳《孔子家語》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哀公問孔子說:「我聽說過鬼和神的名稱,卻 不知道到底說的是什麼,想請教一下先生。」孔子 說:「人生來就有氣有魄,氣是人充盛的外在表現 形式;魄是鬼充盛的外在表現形式。人有生就有 死,死後必定歸入土中,這就叫做鬼;魂氣歸於天上,這就叫做神。把鬼和神合起來進行祭祀, 這是教化的極致。
聖人依據萬物的精氣,制定至高無上的 名稱,明確地稱之為鬼神,作為民治信奉的准但是聖人認為這樣做還不夠,所以又建築宮 室,設立遠近宗廟,在春秋二季進行祭祀,用以 區別遠近親疏的關係,教導人民追懷遠古,回念本始,不敢忘記自己是從哪裡來的。眾人的服從就從這根本的認識開始,而且能夠迅速地聽從教化。
當然,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比如周文王祭祀的時候,懷念侍奉雙親的舉止就像侍奉在世的雙親一樣,作為孝子,他也為人民起到好的表率。像這樣的故事舉不勝舉,都是教化國人懂得忠孝仁禮信,敬畏自然、敬畏神靈、敬畏生命。
隨著時代的發展,清明節也融入了踏青、盪鞦韆等風俗習慣,但是追思先祖,敬畏鬼神,成為中國傳統中不變的瑰寶。
搜索並關注「正念瓏籌」公證號。傳承傳統文化,文博與您一起從點滴開始。
TAG:正念瓏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