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美中國母親:中美家庭教育大不同 該如何培養孩子

在美中國母親:中美家庭教育大不同 該如何培養孩子

編者的話:提到美國的家庭教育,很多人可能會聯想到幾部典型的美劇,比如:《成長的煩惱》《摩登家庭》《我們這一天》,劇中父母與孩子的點點滴滴為我們了解美國家庭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美國文化注重個人的權利和自由,在相處上更注重雙方的平等;相比於我們眼中的成功,更注重個人興趣和成長的尊重。那麼,現實情況如何呢?一位在美國生活的中國媽媽Mei,分享了她對中美家庭教育差異的一些看法。

中美家庭教育比較一直是熱門話題,但似乎還缺少有信服力和有深度的思考。Mei嫁給了英國丈夫,一家人生活在紐約。她的兒子出生在美國,平時說英文也會說中文,常吃麥片也會用筷子。

不過當然,文化差異不僅僅體現在語言和食物上。孩子出生以來的五年里,Mei讀了大量的育兒書,但是發現並沒有完美父母方程式。在她看來,中國父母和美國父母有三大點差異。沒有誰一定好,互相平衡、取長補短或許是為人父母需要學習的功課。

美國家長像堅持不懈的啦啦隊

中國父母相對缺乏讚揚

Mei每次看到美國家長為他們的孩子吶喊、大叫:「幹得好」或是「你棒極了,我如此為你驕傲」的時候,都會忍不住側目。而中國父母向孩子灌輸的更多是謙虛、低調,缺少讚揚。Mei回憶起自己小時候,父親常對她說:「你要是能更努力,下次就能做得更好。」兩種截然不同的對待子女的方式常讓Mei困惑。

直到她讀到阿曼達·里普利的《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他們為何會這麼聰明?》,書中寫道:20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父母和教師開始接受這樣的觀點——孩子的自信需要在競爭中得到保護。對自信的看重已經成為一個美式現象,還有進一步的研究指出,家長最好應該去鼓勵和讚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他們的天賦。

李開復曾談到留學給他帶來的轉變,首先就談到自信:「美國的教育認為每一個人都有他特彆強的地方,所以它的教育方式就是當你在擅長的地方做得好的時候,給你足夠的鼓勵,讓你能夠得到自信。不僅僅是對某一件事情的自信,而是對自己本身的自信,對未來的自信。」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的自信,對自己作為一個人價值的肯定,從根本上講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和鼓勵。鼓勵的價值不僅在於讓孩子能發揮所長,更重要的是去勇敢嘗試那些未知的領域,讓他們不畏失敗。這種鼓勵所帶來的肯定感,是孩子的能量源;作為孩子認為最親近和代表重要權威的人,家長對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會對他們造成影響。

著名主持人董卿曾多次在採訪中談到父親的「虎爸教育法」,這是典型的中國式家庭教育。董卿說在她的記憶里,父親特別嚴厲,自己很少有讓爸爸滿意的時候。但是成名後她也感謝父親的嚴苛讓自己不斷積累。

其實究竟是鼓勵還是嚴苛,其實中間需要一個平衡,但是對於習慣於懲罰、打壓甚至會諷刺的中國父母來說,學會鼓勵孩子確實應該去有意識地練習。

美國父母給孩子更多自主權

中國父母更為主導

讓Mei意識到這一點的是來自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教孩子排尿。在中國,這是一件由父母操控的事,他們會吹口哨或是發出噓聲。而Mei發現周圍的朋友都喜歡用尿布,「讓孩子聽他自己的指令」。從更深一點來看,美國人更傾向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和天然展現的興趣,而中國父母更趨向於盡早地訓練孩子,讓孩子去遵守和適應。

另一位曾在美國生活了16年的華人曾評價道:「我在美國很少聽聞因家庭不和而引發的糾紛和案件。究其原因,我覺得這是因為美國人注意保護家庭成員之間彼此的生活風格、自由空間,很少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其他家庭成員。」而對於成年子女的生活,這種自我駕駛權就更加明顯:有一位美國父親告訴我:一次,他去看望兒子一家,在那裡小住了幾日。在那期間,每當遇到兒子與兒媳爭吵,他都裝作沒有聽見看見。對於他們管教自己孩子的方式,他也不表態。他說:『那是我兒子自己的事,我要是貿然參與了,往往會將事情弄糟的。』」

這種界限感和分寸感某種程度來自於美國人對個人主義的信仰,是對孩子作為獨立個體的尊重,也是對父母本身位置的一種回歸。為人父母是引導、教養,但不是替孩子規劃好人生,甚至決定他們的愛好和朋友。被控制而缺乏自主性的人生,後果就是精神上無法斷奶,無法順利地成人——他總等待別人替他做決定或是選擇。

哈佛大學馬爾金公共政策講席教授伯特·帕特南新作《我們的孩子》中援引道:在絕大多數研究中,我們都能發現為人父母的規範已經表現出了一項普遍的階級差異——高知父母致力於培養自主、獨立、有自我反思能力的下一代,要讓子女自尊自強,有能力作出積極向上的選擇;相反,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長往往把目光投向紀律和服從,要求孩子嚴格遵守家長定下的各種規矩。

前不久,美國名校學生、北大畢業生的一封控訴信不禁讓人反思中國式的教育方式,「母親一直傾向把我關在家裡,喜歡包辦事情」。一次小學時的匯演,老師要求穿短褲,母親卻執意給他穿長褲。結局是被老師批評嫌棄。這個連穿什麼衣服都給孩子規定的場景是不是很熟悉?給予孩子自主選擇權,小到穿什麼樣的衣服,大到選什麼樣的專業和對象,都是值得中國家長反思的問題。

美國父母看重孩子有朋友

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成就期待大

在Mei看來,儒家文化強調個體對家庭、社會的重要性,在這種思維的影響下,中國父母更傾向將自己的期望加諸於孩子。幾乎每個成長於中國家庭的孩子都聽過這句話「我這麼做是為你好!」

而有一項美國父母對孩子的普遍期望就是,希望他們從小時候就會交朋友。Mei在美國父母向孩子傳授社交技能方面大開眼界,幫助孩子在玩耍中學會建立友誼、拓展社交圈。有專家曾證明,社交能力是可以後天培養的,而童年時期的友誼好處多多。

一位中國資深教育工作者曾到美國幫女兒照看外孫,她也發表了相似的看法:中國父母普遍對孩子期望值很高,甚至過高,缺乏對個性的關注和培養。而美國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一般比較實際,尊重個性。我以為這是中美家庭教育理念上最大的不同。

中國父母往往更看重孩子成為成功人士;而美國家長接受孩子就是一個快樂的普通人就好。於是我們有「贏在起跑線」、有奧數班的火爆,但人生是一場長跑,我們不能將視野僅僅停留在學業,最終追求的也是孩子一生的幸福而不是一時的成功。

哈佛一項跨越76年的研究發現,真正預示了人一生幸福的,不是智商或是財富,而是良好的人際關係。可見,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是邁向幸福的重要一步。

在與人產生聯繫的過程中,表達能力、分享精神等都能得到鍛煉。人是社會的動物,在情緒不佳時,溫暖的社會聯繫是傾訴與釋放的渠道。同時,在與人交往中,也難免會遇到碰釘子或是棘手的相處問題,也是對解決問題能力的鍛煉。

美國有party聚會文化,在不同社交場合,認識不同的人是他們從小養成的能力。如果我們的孩子在出國留學時想要更好地融入當地文化,社交能力更是不能缺少的一課。

教育沒有一定之規,而是不同因素的合理調配,要根據孩子本身性格針對性地加以引導。但是有一點恐怕是肯定的,我們需要放開眼界,不斷學習和借鑒,不斷調整和改進,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盡量能長遠地看待問題。

本文轉由微信公眾號「周成剛在路上」編整,圖片來自網路,轉載請註明出處並附二維碼。

THE END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大秦網的觀點和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成剛在路上 的精彩文章:

特蕾莎·梅向英國高學費開刀 英國讀書將更加物有所值?
兩所學校誕生60個奧斯卡!國外藝術牛校為你鋪就追夢之路

TAG:周成剛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