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物理學沙文主義」中的學科鄙視鏈

「物理學沙文主義」中的學科鄙視鏈

授權轉自:愛思想網

哲學園鳴謝

「物理學沙文主義」進階教程

通常,「××沙文主義」所指稱的對象,很容易有「政治不正確」之嫌。但「物理學沙文主義」雖然也有同樣嫌疑,卻廣泛隱藏在物理學家和學物理出身的人的潛意識中,而且他們往往抑制不住有所表達的衝動。

我第一次領略這種表達,是在南京大學天文繫念本科時,給我們講授統計力學的龔昌德教授有一次在課堂上說(大意):「在物理學家看來,化學是不存在的——它只是物理學的一小部分而已。」他的話不僅有力,而且大大增強了物理系和天文系同學的自豪感(我們一起上他的統計力學課)。

到我去中國科學院念研究生時,一位著名院士的金句在朋友圈子中廣泛流行,這位以研究天體物理著稱的院士(如今早歸道山)說:「學物理的人是最容易相互溝通的。」這句話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沒有任何「鄙視」別的學科之意,但那種「一覽眾山小」、「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氣勢,卻是掩藏不住的。他的金句在我和幾位北大、清華、北師大的朋友中最受歡迎,因為我們幾個人「出身」的專業,不是理論物理就是天體物理。

再往後,我又從科學史八卦中讀到了本科時代「高山仰止」的物理學家費曼(Richard P. Feynman)的一句名言(大意):「只有物理學這樣既有系統理論又能定量的學問,才算得上科學。」

理查德·菲利普斯·費曼

費曼的話已經是赤裸裸的「物理學沙文主義」了,但沿著這個方向前進,沒有最高階,只有更高階,我終於讀到物理學家盧瑟福(Ernest Rutherford)的金句:「所有的科學不是物理學就是集郵。」(All science is either physics or stamp collecting)

歐內斯特·盧瑟福

盧瑟福的金句膾炙人口,囊括了前三階中的全部精義,而且更為氣勢滂薄——物理學之外的一切科學,都已經被貶為「集郵」了!

霍金的高階「物理學沙文主義」

2018年3月14日,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去世的消息傳出,我和穆蘊秋2011年發表在《上海交通大學學報》上的長篇論文,被眼明手快的公眾號編輯改名「霍金的科學遺囑——上帝、外星人與世界的真實性」,半小時內推送出來,兩天之內至少被15家公眾號或App轉載。若謂之「蹭熱點」,則吾豈敢。在那篇論文中,我們當然沒有涉及霍金的「物理學沙文主義」,但霍金確確實實是「物理學沙文主義」的教父級人物。

卻說《時間簡史》的編輯,曾建議霍金將書名中原先十分通用的Short History一詞,改成Brief History,這讓霍金十分欣賞,稱讚說「這真是神來之筆」。所以後來霍金的自傳就叫做My Brief History,中文也自然就譯成了《我的簡史》。這部自傳裡面有霍金「物理學沙文主義」的珍貴史料。

霍金進中學以後,就打算「專攻數學和物理」,可是他父親卻認為「除了做教師,學數學的找不到任何工作」,所以要霍金準備學醫,而這就需要學生物學。但霍金對生物學根本提不起興趣,他回憶說:「對我而言,生物學似乎太描述性了,並且不夠基本。它在學校中的地位相當低。最聰明的孩子學數學和物理,不太聰明的學生物學。」

看看,學科鄙視鏈終於出現了!從費曼到盧瑟福,再從盧瑟福到霍金,基本上越是大師說話就越霸氣,也用不著遮遮掩掩或委婉含蓄了。幸好霍金的父親沒有硬逼著霍金學生物學和學醫,要不然也許世間就沒有如今的霍金了。

霍金將物理學視為最高學科,看來並不僅僅是他中學時代的年少輕狂,而是數十年一以貫之的。一個重要的證據是他2002年編的一部大書《站在巨人的肩上——物理學和天文學的偉大著作集》(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The Great Works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這部大書選擇了五位「巨人」的著作: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伽利略兩《關於兩門新科學的對話》、開普勒的《宇宙和諧論》(第五卷)、牛頓的《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愛因斯坦的《相對性原理》,霍金分別為每位「巨人」寫了「生平與著作」作為導讀。

考慮到天文學也經常被歸入「物理科學」的大類中,霍金選擇這五位「巨人」和這五種著作的「物理學沙文主義」是顯而易見的——比如說,他為什麼沒有選入達爾文和達爾文有關進化論的著作?要是讓中國學者來做類似「科學巨人」的選擇,我相信十之八九會將達爾文選入。但是在霍金看來,生物學這種「太描述性」的學科,只能是「不太聰明的」學生去學的,他們怎麼可能有資格躋身於「巨人」之列?

對於霍金的高階「物理學沙文主義」,還可以用另一個大師的行為來幫助加深理解。愛德華·威爾遜(Edward O. Wilson)的《知識大融通:21世紀的科學與人文》(Consilience: The Unity of Knowledge),被認為凝聚了他的畢生智慧,因而有著極為宏大的抱負——復活啟蒙運動中的知識統一論。而且這種抱負被一直向上追溯到費曼、愛因斯坦和牛頓。但是威爾遜雖然雄心萬丈,在書中論述各個學科時,頗有長驅直入橫掃千軍之勢,卻幾乎從未涉及天文學和物理學。對於這兩個學科——注意這恰恰就是霍金所選五位「巨人」的學科,威爾遜明顯心存敬畏,所以避而不談。威爾遜的迴避和霍金的選擇恰好構成「互文」。

愛德華·威爾遜

學科鄙視鏈背後的邏輯

在「物理學沙文主義」影響下的學科鄙視鏈,通常表現為:推崇物理、天文這類「高冷」的「硬學科」;而對於通訊、計算機、自動控制、材料科學之類的學科也會稍加青眼,因為它們和物理學關係密切,也比較「硬」;再往下,地質、氣象、生物學之類就處於鄙視鏈下端了。霍金看不起生物學,威爾遜搞雄心萬丈的「知識大融通」卻不敢碰物理和天文,正好划出了這條鄙視鏈的兩端。

如果將學科鄙視鏈向「社會科學」延伸,那就更慘不忍睹了——所有的「社會科學」都絕對處於生物學以下。許多搞自然科學的人,以及許多不搞自然科學也不懂自然科學的人,都不同程度地鄙視「人文社會科學」,就是因為他們心目中都或明或暗地存在著這樣一條學科鄙視鏈。

這條學科鄙視鏈背後究竟有什麼邏輯呢?說穿了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個因素——對數學工具的使用程度。使用的數學工具越複雜越高深,學科就越處於鄙視鏈的上端,事情就這麼簡單!

記得當年理工科大學用的高等數學教材分為四級,但天文系用最高的那級還不夠。物理系理論物理專業的全部數學課,天文系學生都要上,還要另外加出一些。那時同學們除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還拚命給自己「加碼」,我們啃菲赫金哥爾茨八大冊的《微積分學教程》,努力做其中的習題,至於著名的吉米多維奇《數學分析習題集》,那就純屬家常便飯了。而生物學,據說只用最低的那一級數學教材。文科的數學就更加不值一提,比如經濟學搞「建模」,會用到一點數學,也許經濟學家已經覺得可以自命不凡了,但天文系的同學會說:這也叫數學?要是放在今天,我們會忍不住用最近走紅的那個藍衣女記者表情包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園 的精彩文章:

美國政治被資本控制了嗎:美國大選中的募捐與利益集團
世界半導體集成電路發展史

TAG:哲學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