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微信編輯器 96編輯器

1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源遠流長、長久深遠的......這些影響涉及到孩子的道德品質、人生觀、價值觀......

家庭是構成社會的最基本細胞,是孩子一切行動的重要力量支撐。

2

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的原因:

我國教育家謝覺哉曾經引用古人說過的話「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其原意雖然是為了說明擇友之道,此處借用來說明家庭環境對人的影響。我們認識到,家庭氣氛中有一些因素對兒童的心理健康是具有特別重要的影響。

(一)父母言行對孩子的影響

父母隨意給孩子許諾,卻在事後找理由敷衍孩子,造成孩子對承諾的不重視,降低對父母的信任;孩子長大後,甚至對周邊朋友也不能完全的信任。

父母的教育口徑不一致,導致孩子在家庭中不知道該聽誰的,內心十分混亂,常表現為不安、恐慌、沒有主見、不自信......

父母脾氣急躁,控制不住對孩子的情緒,長期以往,孩子將變得急躁、情緒不寧、性格孤僻......

......

(二)父母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不恰當的期望

父母總是希望孩子能夠「成龍成鳳」,不僅僅是為了孩子的未來考慮,也是為了實現自己未曾實現的夢想。每個孩子生來就有自己的特點,有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事物,有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事物。

制定適合孩子發展特徵的教育方法,不僅讓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也讓孩子在步入社會時能夠自信且自強。

過度的保護

對孩子要尊重,但不要放縱;對孩子要關愛,但不要溺愛。現今時代強調培養孩子的耐挫品質和堅韌品質,這兩項品質均提倡要讓孩子感受挫折並能夠體會承擔且變得堅韌。受到家庭過度保護的孩子,在與人交往的過程當中,會表現出 以自我為中心、過度敏感等不良社會反應。我相信,這不是家長所希望看到的結果。

(三)開展良好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傾聽孩子的聲音

父母總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習慣讓孩子聽話,但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會在生活和學習過程當中產生許多的疑問。父母的責任是教會孩子思考,並教孩子尋找答案,不是藉由教育來挫傷孩子的思考力。仔細傾聽孩子的每句話,認真回答孩子對這個世界發出的好奇的聲音。在一個家庭中,每個家庭成員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多聽聽孩子說什麼,和孩子溝通心裡話,只有你相信孩子,孩子才會勇敢地相信這個世界。

學會寬容與約束

家長和孩子能夠坦誠交流,在溝通的過程中,秉持寬容與約束的原則,適時鼓勵(表揚)孩子,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信心和能動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孩子的潛能。

親近大自然,接觸社會生活

大自然是人類的另一個老師,如今的水泥森林讓家長和孩子少了許多共同外出相處的選擇。多和孩子去大自然中走走,讓孩子感受自然環境的同時,能夠體會生命的意義,不僅能夠放鬆一周疲憊的身心,還能因此加深家人之間的感情!

提前讓孩子接觸社會生活,參與社會實踐,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思考力。避免孩子成為「溫室的花朵」,豐富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經歷,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GIF

您看此文用·秒,轉發只需1秒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用一抹微笑點亮陽光
溝通無非就是你好好說,我好好聽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