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虎隊陳納德遺孀去世,鄧小平曾盛讚全世界只有一個陳香梅
這是叫我麥大人的第159篇文章
01
1944年10月,離抗戰勝利已不到一年。
在歷史的安排下,陳香梅和陳納德相遇了,這一年她19歲,而他已51了。她剛從嶺南大學畢業,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戰地女記者,而他已是赫赫有名的飛虎隊將軍。
陳納德將軍是她第一個採訪對象,由於緊張加上不安,她全場一言未發,好不遺憾。
然而就在她準備離開時,他卻叫住了她,寒暄了起來,原來他與自己時任美國外交官的父親陳應榮是故交。
此後的情況,完全是美女愛英雄的標準套路,這裡略過一萬字。
1945年8月1日,陳納德提前返回美國,他未能親眼見證日本的投降儀式。
在昆明空軍基地,陳香梅來到機場送別。說實話,機場並不是情侶約會的好地方。臨別時刻,什麼也不說了,兩人深情相擁,凄凄吻別。
我們聽到了那句經典台詞:「我還會回來的!」
02
送走情郎後,陳香梅強打精神,每天忙碌於採訪寫稿,以緩解相思之情,但無濟於事。
聖誕節前夕,她無意中看到一條國際通訊:
克萊爾·陳納德少將已在舊金山搭機,前往中國上海,他拒絕同記者談此行的目的。
她滿心歡喜,終於可以見到那個魂牽夢縈的人了。
那天,陳香梅早早地來到江灣機場,陳納德一見到她就直奔過來,他們旁若無人地抱在一起,許久沒有分開。
原來,陳納德是回美國辦離婚手續去了。他抓住了陳香梅的手:「我以前不能對你說,可是你知道,我愛你,一直深深地愛著你。」
接下來的事情,並不順利,那時的異族通婚相當少。兩人不僅國家有別,在宗教和文化習俗上迥異,關鍵年齡相差32歲,差一點可以當祖孫了。
陳應榮聽說老朋友陳納德要尊他為岳父,也感到吃不消。為此香梅絞盡腦汁,叫陳納德陪著外婆玩橋牌,陪外公喝兩杯。經過上下疏通,事情才算柳暗花明,父親也只能默認了。
1947年12月21日,上海陳納德寓所,在1000朵白菊花映襯下,兩人彼此許願結為夫婦。蔣介石夫婦也致函,祝福這對新人。
內戰期間,陳納德成立了自己的民航公司。他的立場偏向國民黨,後來為其輸送軍用物資,因此深得蔣公信任。但這也無法挽回戰爭的敗局,其民航事業也煙消雲散。
幸好兩個女兒的出生,給了他些許安慰。蔣介石負責給她們取名美華、美麗,宋美齡則當了她們的教母。
從此,陳香梅開始了和宋美齡半個世紀的友誼。
03
解放前夕,他們一家遷入台灣。在這裡,陳香梅如魚得水,經常結交大學教授、藝術大家和政治名流等人物,充分鍛煉了自己的社交能力。
1956年,陳納德支氣管炎犯病,一家人離開生活多年的台灣,回到美國養病。
很快病情惡化,陳納德自知時日無多,留下了「萬一不測」的絕筆:
如果我不能再看到你或同你在一塊,我想讓你知道並記住,我的靈魂將永遠同你和女兒們在一起。我也會像其他人一樣,儘可能多地去愛你和她們,我堅信,愛將永遠同你們在一起…
此後,這封信被被她無數次地拿出來,但每一次都無法卒讀。
陳納德決定帶著嬌妻去歐洲旅行,以彌補當年欠下的蜜月之行。彼此都很明白,兩人相處的時間不會太久了。
與其哭訴黃昏的到來,不如享受夕陽的美麗。無論發生什麼事,我都想讓你記住,我深深愛著你——遠遠愛過我曾愛過的任何人。
1958年7月27日,陳納德結束了人生最後一次戰鬥,安然離世,享年67歲。
當我與你結婚時,我在生活里實在只有惟一的志願…你已給予我所想要的一切,甚至遠過之。我了解我已在你身上,獲得豐富的幸福、了解與摯愛,遠勝世上許多男人。我是如此的幸運,上帝在我晚年還這般仁慈地對待我。
將軍生前對於妻子有兩個要求,一是希望她保持苗條的身材;二是希望她保持一位「中國妻子」的風格。
宋美齡參加了將軍的葬禮,他被葬在阿林頓公墓,陳香梅在墓旁種了一株紅豆,「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宋美齡和陳香梅
丈夫去世時,陳香梅年僅33歲,風華依然。
無數優秀男人表達對她的愛慕之情,但她認為人與人之間的愛情,有時可以超越生死,她終其一生都沒有再婚。
04
此時的陳香梅,還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人生中的三大不幸她經歷了兩個,幼時喪母,中年喪夫。作為一個寡婦,前方路途並不平坦。
陳香梅只領到政府發放的300美元喪葬費,本應分到的5萬美元也因財產糾紛五年後才能取出。她帶著兩個女兒搬到華盛頓,白天在喬治城大學當翻譯,晚上教老外中文,回到家還要輔導女兒的功課。
為了撫慰心靈創傷,她決定把自己與陳納德的婚戀寫下來,這就是後來暢銷一時的《一千個春天》。該書榮登1962年《紐約時報》十大暢銷書榜,並推出中文、日文等多個譯本。
她也逐漸意識到,在這個種族歧視嚴重的國家,不參與政治,就永遠只能是二等公民。
私下裡,她苦讀美國歷史,了解到林肯總統等政治人物。另外還接受專業演講訓練,開始為華人發聲,演講一場可以收到5000美元報酬。
憑藉著暢銷書作家與陳納德將軍遺孀的雙重身份,陳香梅迅速打入了美國上流社會。
她是第一位出任白宮公職的華裔,是美國航空界的首位女性副總裁…以前稱她「陳納德夫人」的人們,開始叫她「陳香梅女士」。
肯尼迪和陳香梅
她參與美國政治,且並不擔任實際職務,正是秉持「只參政、不入閣」的超然原則,保持了那種若即若離的分寸感,讓她在歷屆華府中頗受器重。
陳香梅和尼克松
從肯尼迪到約翰遜、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布希和柯林頓等八屆政府,每位總統都有一份有職無薪的工作派給她,這是一份難得的榮譽。
05
1981年元旦,改革開放的春風已經吹拂神州大地。
闊別三十多年後,陳香梅作為里根總統的特使訪華,在北京受到鄧小平的親切接見。
里根和陳香梅
鄧公特意安排她坐在第一貴賓的位置,參議員泰德·史蒂文斯坐在美方次席位置。他幽默地解釋道:
美國有一百來個參議員,而陳香梅嘛,不要說美國,就是全世界也只有一個。
鄧公和陳香梅
這次大陸之行,她也見到了舅舅廖承志,暢聊了親人間的情誼,完成了她人生的一個寄託。
陳香梅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兩頭都要顧到」。出訪前就得到里根批准,結束大陸行程就去台灣訪問蔣經國政府。
此後的三十多年間,陳香梅作為全世界著名的華僑領袖和社會活動家,被譽為「中美民間大使」,成為中美和兩岸聯繫的橋樑。
陳香梅和柯林頓夫婦
她先後在大陸興建百餘所希望小學,設立陳香梅教育基金、婦女基金等公益機構,為祖國發展奉獻良多。
她曾說過:「大家都是中國人,希望中國人好,中國人能夠抬頭了,全世界都能夠抬頭了。」
06
陳香梅的一生如此傳奇,她長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環境里呢?
1925年6月23日,陰曆端午節,陳香梅在北京協和醫院出生。
陳家祖籍福建,後來遷到廣東南海。祖父陳慶雲年輕得志,才不過三十齣頭,就做了中國招商局局長。後在廣州投資電車公司失敗,自殺身亡,年僅38歲。
外祖父廖鳳舒是革命家廖仲愷的胞兄,在民國政府擔任外交官,出任過古巴公使和日本大使。
早年,廖鳳舒與陳慶雲結為莫逆之交,兩家人為了親上加親,曾指腹為婚,後來天隨人願。
陳香梅的父親陳應榮,先後獲得英國牛津和美國哥大雙博士,算得上是知識學霸。母親廖香詞從小深受西洋文化的熏陶,曾赴法國、義大利學習音樂和繪畫。
這對世人眼中男才女貌的結合,事實上他們並不幸福。廖香詞終日悶悶不樂,鬱鬱寡歡, 在生下六個女兒之後,不久就香消玉殞了。
陳香梅從小跟隨父親,聞得多國語言,領略異域風情,算是見多識廣了。
因為家庭變故,她從小就很獨立,在父親的安排下,她們姐妹進入香港的女子學校。
日軍偷襲珍珠港後,香港很快也淪陷了。在此種環境下,什麼叫生死未卜,什麼叫命懸一線,她有了切身體會。
1942年4月,陳家六姊妹拿到了離港證,在日軍的刀槍下逃亡,能夠回到內地,已是不幸中的萬幸了。逃亡途中,遍嘗風餐露宿和蚊蟲叮咬,陳香梅染上了瘧疾,差一點就活不下來。
陳家六姊妹
歷經千辛萬苦,她們才在飛虎隊的保護下,順利到達古城昆明。之後,她在這裡遇到了一生的愛情。
如今,這位世紀老人在3月30日,美國家中病逝,享年93歲。
歷經一個世紀,為中國的革命事業和社會發展奉獻一生的陳香梅女士,永遠地安息了!
在修完塵世的所有功業,如願以償地與淚別六十年的將軍團聚,永遠不分開了。
有些人,一別就是一生。
一切彷彿才剛剛開始,遺憾的是瞬間就匆匆結束。
蘋果寶寶專屬打賞處
-作者-
麥大人,一個不務正業的文字愛好者,最會寫娛樂人物的自媒體人,偶爾品讀詩詞,長期泡娛樂人物圈,還活著。公眾號【叫我麥大人(maidr2018)】。本文首發在走著瞧旅行(ID:zouzheqiaolvxing)
· 有一種愛叫做點贊 ·
TAG:麥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