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明節,這堂課關乎孩子對生命意義的理解,你要不要知道?

清明節,這堂課關乎孩子對生命意義的理解,你要不要知道?

博沃思認知力訓練

注意力 記憶力 理解力 執行力 心理輔導

GIF

(1)

2017年,皮克斯出品了一個非常感人的動畫電影《Coco》,中文譯名《尋夢環遊記》,講述的是一個追隨偶像,追逐夢想的故事。同時也是一個關於生命教育的電影。

故事裡,一個普通墨西哥鞋匠家族的孩子,米格,在墨西哥傳統節日亡靈節的晚上,帶著自己的音樂夢想上路了。他走過萬壽菊花瓣鋪成的橋,來到屬於亡靈的米斯基鎮,破解了音樂對家庭的詛咒,並見到了自己已故的曾祖父。

不同於其他通過克服種種苦難,成長,並最終實現夢想的故事,《尋夢環遊記》將墨西哥特色的死亡文化觀熏染到夢想這一話題上,讓夢想回歸到家庭的背景下,由此探討夢想、家庭、死亡這對三角關係。

墨西哥獨特的死亡文化,給了電影很好的故事,來闡述人的生命與夢想的關係,將這部電影帶到更高的格局上。

死亡,是各種文化不能迴避的話題,一個社會如何認識死,那麼他們就如何認識生。

(2)

清明小長假越來越近,或許孩子會興奮地問:「我們學校要放假了,爸爸媽媽是不是可以帶我們出去玩了?」因為是孩子,他們不一定非常清楚地了解這個特殊傳統節日的意義。

當然,春光明媚,難得的假期,全家一起出遊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但是我們在帶孩子出遊的同時,關於清明節這個節日的內涵的傳遞,不應被淡化。

一提到清明節,很多家長會有顧慮:要不要帶孩子去掃墓?怎麼和孩子談死亡?是不是會嚇到孩子?

正是因為這些顧慮,漸漸地,清明節變成了一個僅僅只是出遊的節日。

如果只是這樣,等孩子長大成年,他們根本就沒有從父母那裡了解過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也是為什麼這個社會會有孩子因為一點點挫折,就選擇輕率結束生命的原因。

21世紀教育研究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曾在2014年聯合發布了教育藍皮書《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4)》,其中57例報道明確自殺原因的案例顯示,「成績下滑或不理想」、「作業沒完成」、「家長期望值過高」、「被家長批評」等是導致學生自殺的最主要的直接原因。

為什麼類似於「不讓玩手機、作業寫不完,孩子就要跳樓、自殺」的社會新聞層出不窮?問題不在於孩子,而在於我們有沒有給過孩子關於死亡、關於生命的意義的教育?

因為生命教育的缺失,孩子不明白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而生命才是最重要的。他們也想不清楚「我是誰?、我為什麼活著?、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等等這些問題。

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自我存在感越來越強,當他們對於生命的真正意義並不清晰,同時又面對學習壓力、生活壓力或外部批評時,會感覺自我被否定,自我價值不存在,於是便會出現試圖通過自殺來進行『對抗』或實現『解放』」的行為,並以此證明自我存在感。

當然,很多家長都意識到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會在交通行為、防拐防騙等方面對孩子進行引導,但很多人對「生命教育」都沒有概念,往往是在碰到問題時才進行生命教育,沒有系統地提前預防。因此直到現在,生命教育在家庭和社會中,還是個「生詞」。很多家長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忽略了其心理的健康成長,導致一些孩子遇到問題走極端以自殺處理問題的後果。

而在國外,像美國、英國的中小學,為了讓孩子們更從容地了解「死亡」,有專門開設關於死亡教育的課程。

生與死是一體兩面。如果說死亡教育的真正意義是什麼?那就是讓孩子理解生命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死亡的必然和不可抗拒,並向他們傳遞人為什麼要活著,為活著的親人活著、為逝去的親人活著、為愛我們和我們愛的人活著,更為了自己而活著。從而讓他們學會珍惜生命,懂得主動愛別人。

那麼,在這樣一個溫暖卻憂傷的日子裡,讓孩子參與到清明節的活動中來,給孩子補上「死亡教育」這一課,讓孩子懂得生命的意義,從而敬重生命,珍愛生命,這才是我們要給予孩子的關於「生命意義」 的教育。

(3)

有家長也許會問:「孩子多大年齡,我可以和他談論這個問題呢?」在和孩子談論關於死亡這個話題之前,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不同階段的孩子對「死亡」這件事情的認知心理。

瑞典心理學家皮亞傑提齣兒童對死亡的理解能力與他們的認知發展緊密相關的模型,他把兒童對死亡的理解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0~2歲,嬰幼兒沒有確切的死亡概念,認為死亡只有「在這裡和不在這裡」、「有和沒有」、「存在和消失」的區別,對於「死亡」,孩子有分離或者剝奪的情緒感受。

第二階段:2~7歲,幼兒認為死亡是真實的,生者和死者會分離,死者是不會動的。孩子對死亡會產生神奇的想法,例如想像出一些死亡的原因。

他們對死亡所產生的焦慮既是短暫的,又會一再發生。他們會對死者產生罪惡感(比如「他是因我不守規矩而死的」)。他們害怕被拋棄,認為死者是從一種存在方式轉換為另一種存在方式(比如變成了天使)。

第三階段:7~11歲,孩子認為死亡是不可逆的,有其內外在原因。他們對死亡的恐懼增加,認為死者仍然有生理機能,但死亡是最終的結局。

第四階段:11歲以上,青少年把死亡堪稱是整個生命過程的一部分,且具有個人的意義。認為死亡是最終的事情,死者已經沒有生理機能。他們會對死亡感到焦慮。

所以,思思老師建議,家長在跟孩子聊死亡等生命教育的話題時,要特別注意孩子的年齡、心理特徵,可以循序漸進,不用一下子把「死亡」具體呈現在孩子面前。

1.年幼的孩子

對於年幼的孩子,關於死亡,我們可以用大自然中的現象比喻生死,就像春天告訴孩子看樹木發芽了,而樹葉長到秋天就要凋落了;也可以從動植物的自然消亡的過程講起,比如小昆蟲的壽命是幾個月?我們養的小貓、小狗的生命是多少年?從這些簡單的身邊事情講起,讓孩子逐漸認識到這一點,這樣孩子就能簡單清晰的了解生死。

2.幼兒園+學齡前(4-7歲)

這時候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社會認知能力,他們已經慢慢學會思考,這時父母首要做的「生命教育」,就是告訴孩子,死亡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培養好孩子的安全意識,這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人有本能對危險認知的能力,但這種本能的認知能力不足以保護孩子的安全。孩子們對許多潛在的危險是沒有認知的,比如孩子走到河邊,知道河水很涼快,就會慢慢往河中間走,但孩子並不知道河中間很深,很危險,然後就溺死了,把危險教育做好,孩子看到河水就會恐懼,就不敢往河中間走。

所以這個階段,「生命教育」的首要目標就是安全,要告訴孩子,危險的東西不能去碰,哪裡有危險,都要說清楚。

3.學齡期(7-13歲)

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具備一定的獨立性,和成年人一樣有悲傷的情緒,會思考,會判斷。

關於什麼是死亡,家長就不能拐彎抹角,用比喻舉例混過去,應該面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用科學的角度,讓他們以科學的眼光來看待這件事。

「可以帶他們去自然博物館,科技館,看看人是如何出生,長大,老去,死亡。平靜地告訴他們,他們就不會害怕,反而會欣然接受。」不過,家長們切記,和孩子們表達「死亡」的言論時,千萬不要去嚇孩子,不要讓他們對死亡產生過度恐懼感。

(4)

清明節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習俗,就是祭祀掃墓,向已逝的親人和祖先送上思念和敬意。

清明祭祖,其內涵是孝文化。向已逝的親人、祖先送上思念與敬意,給孩子提供一個認識孝文化環境,讓他們知道感恩。

因此,如果有機會,家長們也可以帶著孩子一起祭祖,讓孩子認識孝文化,讓他們知道感恩。

祭祀活動也是一種感恩教育。

祭祀別忘了教教孩子們關於防火的安全知識。

去祭祀都少不了焚燒冥紙,但是清明前後,天乾物燥,野外、山林中遍地是枯枝落葉,稍有不慎很容易引起火災。我們除了要讓孩子知道火災的危害性,最重要的還是告訴孩子防火的知識。

我們在燒冥紙的時候要不忘給孩子解釋和提醒這些:要在固定的地方用金屬容器來燃燒冥紙;不管在哪裡,都不能將點著的蠟燭、香火、火柴、煙頭、火機等物品丟到草叢或草地上,這樣很容易引發火災;在祭拜結束後,要求孩子幫忙檢查四周,看燃灰是否清理乾淨。沒有餘火後才能離開,避免死灰復燃。

清明,非常有意義的傳統節日,當我們在緬懷逝去的生命的同時,對孩子進行適時而恰當的教育,關乎生命、關乎安全、關乎珍惜、關乎感恩等,其實是在孩子的童年,給了孩子一筆非常寶貴的財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沃思認知力訓練 的精彩文章:

「世紀大難題」——孩子學習磨蹭,要怎麼破?

TAG:博沃思認知力訓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