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剷除異己
亞洲智庫高級研究員,中國文化管理協會藝術品管理委員會專家團成員,深圳市漢文化藝術品收藏協會名譽會長,漢赤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畫說漢朝》博物館館長,作家,以收藏和研究漢畫像石著稱,業內稱「漢畫王」。
鑒於手中的皇權乃是從暴秦和楚霸那裡奪來,劉邦對於鞏固皇權的事情是念念在心。從稱帝到逝世八年之間,劉邦始終都在注重消除可以顛覆劉氏江山的不安定因素,最重要也是最棘手的——剷除異姓王。
公元前202年(漢五年)七月,項羽敗亡不過半年,燕王臧荼便首先發難,成為異姓諸侯王反叛漢家的始作俑者。劉邦親率大軍,積極鎮壓,僅僅兩個月,就平定了叛亂。俘獲了臧荼,分封盧綰繼任燕王。
公元前201年(漢六年)十二月,內線向劉邦密報最大的異姓諸侯王韓信有謀反之嫌,理由是巡行縣邑,擁兵甚多。劉邦對這個不見得準確的情報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因為韓信是異姓諸侯王中唯一可以和劉邦中央政府抗衡的一位。劉邦對他那蓋世無雙的指揮才能是承認的,也是竭力發揮的,但對他從來就沒有放心過。早在登台拜將之時,劉邦就領教了他非同小可毫不掩蓋的政治野心,軍權剛剛在握,就開始和劉邦討價還價,「任天下勇武,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早在修武大帳,劉邦就已奪過他一次兵權,垓下之戰硝煙剛散,奪兵權的戲又一次重演,之所以不顧食言之譏,而改齊封楚,劉邦防範之心更是顯而易見,至於說聽從蒯通煽動請封齊王更是令劉邦恨得牙癢。況且前不久,韓信還目無法紀竟敢收留鍾離睞。這一切都已註定,此時劉邦心中是置之死地而後快。但劉邦不會輕舉妄動,他要和心腹大臣認真謀劃一個兩全之策。於是擅長陰謀的陳平有偽游雲夢計出爐。於是傑出的軍事家偏偏政治上幼稚如嬰兒的韓信上當受騙還白送了鍾離昧!於是韓信只有束手就擒空留下那悲憤千古的感嘆:「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喪,謀臣亡。」劉邦把韓信帶回長安,終因證據不全而貶淮陰候而軟禁在長安。
兩連幅。上格均為題榜大力。兩力士相對,手持環首刀。中格均為兩人物對話。下格各拴一馬。
漢七年,劉邦任命陳稀為代相兼巨鹿郡守。與之交往甚深的韓信如同暗夜中的獨行者看到一星希望之光,作為傑出的軍事統帥,韓信深知以出精兵著稱的趙、代一旦由擅長作戰的陽夏侯陳稀掌握將會是與劉邦爭衡的一個重要法碼,於是趁陳稀前來告別之際,從中挑撥離間,與之勾結,定下裡應外合的密謀.以圖推翻劉邦,出一口惡氣。漢十年九月,陳稀因趙相周昌彈劾以至謀反痕迹暴露,於是自立為王,公開反叛。劉邦再次親征叛軍,臨行前故意要求韓信隨駕,而利令智昏的韓信非但沒有覺察到劉邦對他的懷疑,反而以為這是裡應外合的機遇,便以生病為由拒絕出征。劉邦以正義之師,很快平定了陳稀之亂。韓信的陰謀則未及實施已被呂后和蕭何識破,他們詐稱陳稀兵敗身死,皇上派使者來京師報捷,文武群臣都上朝向呂后表示慶賀。韓信在蕭何的苦苦勸說下不得不隨蕭何入宮,以致束手就擒被斬於長樂宮懸鐘之室。
較早反叛的異姓王還有韓王信。楚漢戰爭結束後,韓王信擁有原韓國故地,以潁川(今河南禹縣)作都城。但劉邦擔心韓王信立國於距長安、洛陽很近的中原腹地一旦反叛則震動京城,於是將其封地遷了太原以北,劉邦本意,一是解除其對京城的威脅,二來可使其抗擊匈奴南侵。韓王信對劉邦的決定極其不滿,但又無法不從。於是請求把國都晉陽(今山西太原)再遷至離匈奴更近的馬邑(今山西朔縣),表向上是盡忠為國利守北疆,其實是想便於擺脫漢家控制,隨時可以逃人匈奴。是年秋,匈奴冒頓單于突襲馬邑,韓王信立剛遣使求和。劉邦偵知消息,自然致書責備,韓王信索性投降了匈奴,來往騷擾,充當其前鋒,進攻太原。漢七年十月,劉邦親自率軍北征,銅齷(誇山西沁縣西南)一戰,大敗叛軍,韓王信逃人匈奴,韓王信又派部將王黃等聯合陳稀,共同對漢。漢十一年春,韓王信與匈奴騎兵聯合南侵,佔領參合(今山西陽高東北),劉邦派將軍柴武討伐。柴武寫信勸降,並設身處地,宣示漢家恩威,「陛下寬仁,諸侯雖有叛亡,而復歸,輒復故位號,不誅電。」韓王信予以拒絕。柴武揮軍進擊,攻下參合,斬殺韓王信,平定韓亂。
趙王張敖,系劉邦所封趙王張耳之子,又是劉邦長公主魯元的丈夫,他的被削去王位則由於另外一些因素。
翼龍?人物圖。上為翼龍回首,下為一侍者
公元前204年(漢三年),韓信、張耳率北路軍破趙,斬陳余和趙王歇,韓信推薦下,劉邦立張耳為趙王。張耳只做了兩年的短命趙王,張敖繼位。父子二人既無大的戰功,又沒有多少精兵強將,劉邦能將長女魯元嫁他,應該說政治上是放心的。漢七年七月,劉邦北伐匈奴差點在白登山丟了性命,歸來時過趙,張敖作為女婿,執禮甚恭,許多下人乾的活都由張敖來提供服務。而劉邦卻對這個沒有多少建樹的女婿、憑繼承而得王位的趙王大光其火,擺足皇帝丈人的架子,那種傲慢的架式,那種不堪入耳的言辭讓趙相貫高、趙午等追隨兩代趙王的老臣無法忍受,他們下定決心,要殺了劉邦,以維護主子的尊嚴。張敖對他們的計劃堅決反對,咬破指頭髮誓,表示要忠於漢家。然而貫高、趙午還是背著張敖準備行刺劉邦。漢八年冬,劉邦在東垣(今河北石家莊市)擊潰韓王信餘黨班師回朝,再次過趙。貫高等人在柏人(今河北柏9)行宮廁中伏下刺客準備動手,不想劉邦突然心血來潮,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欲留宿時,因心驚肉跳而問左右「縣名何為?」回答「柏人」,劉邦則認為不祥,「柏人者,迫於人也、」於是不宿而去。貫高等人陰謀落空。一年後,有人將此事向劉邦告密。劉邦即刻命令逮捕趙王張敖等一於人入獄。十餘密謀者個個慷慨激昂,爭要自刎。獨貫高大罵說:「你們都一死結,誰來表白趙王的冤情呢!」貫高等在獄中受盡酷刑,寧死不屈,為張敖辯白,呂后也為女兒女婿說情,惹得原則性極強的劉邦火罵道:「假如張敖坐天下,還少你一個女兒嗎?」貫高的同鄉中大夫泄公終於深入獄中從貫高之口討得實情,劉邦終於赦免張敖和貫高。貫高見趙王冤雪,毅然自殺。由於魯元公主的蔭照,張敖以宣平侯優遊一生,這是與其他異姓諸侯王相比的幸運之處。
斗虎樂舞
徐州出土。畫面左右分為兩部分。左為三男或懷擁寶劍或手持便面,觀看一羽人斗虎。右為幾位女子觀賞撫琴長袖,邊飾幔紋、雙菱形紋和鋸齒紋。
梁王彭越下場最為凄慘。漢十年的秋天,劉邦討伐陳稀,命粱王彭越參戰,並派使者到梁國徵兵協同進剿。彭越以病為名,只派一將官率一支兵馬敷衍塞責。劉邦震怒之下,立派使者責難彭越,彭越打算親赴邯鄲前線請罪。部將扈輒則說:「君王開始時不去,挨責罵再去,去了也要設他拿下。不如乾脆發兵造反。」彭越既不反叛,電不前去請罪,以致坐失機遇,遺人口實。彭越的太僕懷廠私怨,私下逃往邯鄲,添枝加葉向劉邦告密說彭越和扈輒勾結謀叛。劉邦立即派人逮捕彭越下到洛陽大獄。經審訊,有司的結論是「反形已具,請論如法。」劉邦心中自然明白彭越並投有謀叛事實,樂得表示自己沒忘舊功,便赦免彭越死罪,免為庶人,放逐蜀地青衣(令四川臨邛西)。彭越走上流放之路,適與從長安到洛陽的呂后打了個照面,便痛哭流涕訴說自己無罪,請求能讓他回家鄉昌邑(今山東金,西北)。呂后假意許諾,將其帶回洛陽,暗中卻又向劉邦建議,力主殺掉,以絕後患。得到劉邦默許後,呂后指使彭越的賓客誣告彭越又想謀叛,然後將其交付廷尉議罪,夷滅宗族,做成肉醬,遍賜諸侯王。彭越之死,從情理上講,固然有其冤枉之處,但對加強劉漢中央政權統治而言,又是大勢所趨。
最後輪到淮南王英布。殺韓信,誅彭越,對英布震動極大,他深知自己末日將到。與其坐以待斃,乾脆早早暗作打算,調集軍隊,以防不測。偏在此時,中大夫賁赫與英布愛姬姦情暴露,賁赫逃出淮南,向劉邦告說英布謀反。劉邦不信,便暗中派人去調查。英布以為已無可挽回,索性發兵反叛,率兵東擊荊,殺死荊王劉賈,吞併了他的軍隊。同時夷滅賁赫家族,向漢家表示決絕的對立。英布的第二步動作是北渡淮河,進擊楚國,楚王劉交,原系文人,不懂軍事。大敵當前,竟將軍隊一分為三,倉猝應戰,一觸即潰,奔逃到薛(今山東薛城)。荊、楚盡有,英布轉兵西進,向漢軍主力進攻。正遇劉邦親率大軍前來平叛。劉邦與英布對壘陣前。劉邦高聲質問:「為何而反?」刑徒出身的英布倒也爽快:「想當皇帝」。劉邦怒罵英布,揮兵掩殺,以逸待勞的漢軍勇猛衝殺,勢不可當,英布數萬疲憊之卒,或死或逃或降,傾刻冰消瓦解。英布帶有百餘敗兵逃走江南,最後被長沙王吳臣(英布妻舅)騙到鄱陽(今江西波陽東)的蘇鄉殺掉。
白集雙頭鳥行龍鳳鳥圖。左起為雙頭獸、獸首鳥身者、鳳鳥、三行龍、鳳鳥、雙頭鳥、行龍。
燕王盧綰的反叛則帶有不得已的性質。從史料上來看,建樹不大,乏善可陳,而劉邦對他的恩遇則可以說天高地厚。楚漢戰爭時已身居太尉,劉邦即位封長安侯,平定燕王臧荼反叛,又立為燕王。在豐沛老班底中,異姓封王是一特例。他對劉邦自應該肝腦塗地矢志盡忠。但中國有一句成語叫利令智昏,有句俗語叫上木驢就花眼。劉邦親征陳稀時,盧綰尚能和中央保持一致,率兵在其東北配合進攻。當時,陳稀派原韓王信部將王黃到匈奴求援,而恰盧綰派部下張勝出使匈奴告誡匈奴不要支援陳稀以免與漢家結怨。張勝遇到流落匈奴的故燕王臧荼之子臧衍,臧衍勸說張勝:「你們燕國所以能長期存在,是因為諸侯王一再反叛,戰爭連年不斷。現在你為燕國而急欲滅掉陳稀,可陳稀一滅,下一個就輪到燕國。你何不讓燕國緩攻陳蒲,而與匈奴連和呢?」張勝聽了教唆,擅自作主,勾結匈奴,讓匈奴出兵助陳稀攻燕,漢匈關係立時緊張。盧綰懷疑張勝勾結匈奴反叛,上書請求誅旗張勝。張勝回來把詳情告訴盧綰,從保住封國爵位出發,盧綰深以為然,競讓張勝出使匈奴,以逃避懲罰。又暗中派范齊與陳稀勾結,密謀聯合抗漢。漢軍很快平定陳稀叛亂,一位陳稀的偏將舉報盧綰曾派親信范齊勾結陳稀。劉邦立即召見燕王,盧綰心虛稱病不行。劉邦又派辟陽侯審食其、御史大夫趙堯前往燕國迎接盧綰,並查證案情。此時的盧綰仍然裝病,不敢與漢使相見,私下召集心腹說:「非劉氏而稱王的,只有我和長沙王了。往年春,漢主滅淮陰侯一族,夏天又誅彭越,這都是呂后的陰謀。如今漢主欠安,呂后專權,呂后這個心狠手毒的女人,專門謀害異姓王及有功之臣。」從而決心軟抗下去。盧綰左右也有人認清和中央對抗決無好下場,於是就有人從自身利益考慮,疏遠冰山,投報漢廷。審食其得以收集證據上報劉邦。這時又有匈奴的降者揭發張勝逃亡在匈奴,以燕國使者的身份搞叛逆活動。劉邦震怒之下,立命樊噲、周勃率精銳之師討伐燕逆,並下詔立其子劉建為燕王。盧綰意識到大錯已鑄,無力也無顏抗拒天兵,帶著家屬和幾千騎兵逃到長城下邊,想等劉邦病癒後親自到長安謝罪,直到漢十二年四月劉邦逝世消息傳來,盧綰自知已然無法和呂后達成諒解,攜部眾逃人匈奴,被封東胡盧王,一年之後,鬱郁而死。
劉邦在消滅異姓王的同時,較好地解決了功臣安置問題。如中小將領見大臣均已分封,人心惶惶,爭功不決,甚至有人圖謀不軌。一天,劉邦在洛陽南宮散步,從復道上望去,見一群武官聚在河邊交頭結耳,心中疑惑,便問張良,張良說是在謀反。劉邦驚問所以,張良道:「陛下起自布衣,與諸將共奪天下,如今所封盡其所愛,所殺盡其可恨,怎不讓人疑懼,又疑又懼,必生顧慮,今日不被封,明日則可誅,如此患得患失,自然想鋌而走險。」劉邦驚問如何處置,張良問其所最憎者。劉邦說:「最恨雍齒。當初起兵時,叫他留守豐邑,他無故降魏,反過來攻我。只因天下未平,用人之際,不得已用之。」張良道:「速封此人為候,方可安然無事。」劉邦立封雍齒為什邡侯。雍齒喜出望外,沒封侯的人們見皇上連所恨者都封了侯,於是相安無事。
劉邦同樣沒有忘記那些時時夢想恢復已失天堂的六國殘餘貴族。他聽從劉敬建議,把六國貴族豪強遷入關中十幾萬人,這樣.既加強對於他們的就近監控,使其喪失了當地的社會基礎,又大大刺激了關中經濟發展。
白集雙頭獸珍禽瑞獸圖。左起依次為:翼虎、開明獸、四行龍、多頭獸、三行龍。漢代先民的想像力讓人嘆為觀止。
劉邦一生對儒家思想的接受有一個從排斥到皈依的過程,這自然是基於政治需要。早年以輕儒著稱,看到儒生便肆意辱笑,甚至把他們高高的儒冠摘下來當尿壺。但後來在叔孫通、陸賈等人勸說和影響下,他逐漸認識到儒家思想可以「列君臣父子之禮,序夫妻長幼之別」,對鞏固政權維護統治作用極大,特別是叔孫通制訂朝儀,陸賈著成《新語》對他觸動最深。漢十一年(前196)平定英布反叛,經過曲阜,劉邦以太牢之禮祭祀},開我國古代皇帝祭孔之先河。它預示儒家思想已正式登上統治舞台。
對於來之不易的政權,劉邦是格外珍惜,在他統治的歲月里,對鞏固政權的關注可以說是睜著眼睛睡覺。即便對他忠心耿耿如蕭何,也沒有松過戒心。這些在對蕭何的評述中有所詳論,此不贅述。對於同姓王,他也同樣有所明察。漢十一年,他封親侄子劉濞為吳王時,就列他敲打道:「你的臉上有反相,漢後五年東南有反叛者大概就是你吧,,劉濞汗流浹背發誓決不敢反,劉邦撫摸著他的背告誡道:「天下同姓一家,你可千萬不要反叛。」後來漢景帝時爆發的吳楚國之亂,為首的正是劉濞。
漢家鞏同已如鐵桶,劉邦卻是心力交瘁。悲歌《大風歌》
公元前196年(漢十一年),平定淮南英布歸來的劉邦已足6l歲高齡。在今日的高層領袖們中問,61歲或許只是年富力強,但在飲食衛生以及其他生存條件十分低下的秦末,在經歷百戰之後的劉邦,確已是高齡。班師的路線,不是徑西。而是北上。他要最後看一眼他別去十數年的故鄉,聽一聽父老久違的鄉音。衣錦還鄉的劉邦,受到家鄉父老的熱誠歡迎。劉邦在當年舉事的沛宮舉行盛大酒會,遍邀家鄉父老歡宴,把酒話舊,感慨萬千,這位馬上歸來的布衣英雄農民皇帝在酒酣興起之際擊築高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誇守四方
劉邦歌畢泣數行下,120名少年伴著悠揚樂聲盡情唱干,」滿座隨征將帥、家鄉父老群情為之激昂。這就是文學史上著箱的《大風歌》。
此歌只有三旬,卻字字金石,擲地有聲,其奮發有為之志,悲壯豪放;建功立業之心,氣勢磅礴;安邦憂國之慮,凝重深切可謂壯懷激烈,感人肺腑!大風悲歌,千古絕唱。
沛縣父老築台紀念,名日「歌風台」,並在台上樹碑以志,供千載騷人墨客吟詠憑弔。後世眾多題詠中,最膾炙人口的是唐代林寬的兩句詩: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盡解詩。
因為本來就是帶病出征,本來就身經百戰身十餘創,此次平叛中又受了箭傷,劉邦大概預感到來日無多,還鄉難再,終於抑制不住對家鄉父老的一片深情,他說:「遊子悲故鄉,我雖然長住都城,萬歲千秋以後,我的魂魄依舊思念沛縣家鄉。我是從沛縣起兵誅滅暴秦的,我就以沛縣作為我的湯沐邑,世世代代免除沛縣民眾的賦稅。」父老被劉邦對家鄉的厚愛感動得跪地涕零。
十幾天過去了,劉邦不忍心讓大軍給家鄉父老增添負擔,決定別去。沛縣父老一再挽留,萬人空巷。劉邦深受感動,在城西紮營,與父老帳飲三日。臨行前,父老頓首向劉邦求情,既厚於沛,何薄於豐,就請免除豐邑的賦稅。劉邦說:「豐,我生長之處,當然不是忘得了的,我只因為他們助雍齒投魏反過來對抗我心裡生氣。」再三懇求下,劉邦答應豐縣享有和沛縣一樣的特權。
日落長陵
回到長安以後,劉邦下令,給秦始皇派20戶守冢,給陳勝、楚隱王、魏安篷王、齊鬈王、趙悼襄王派10戶守冢,給魏公子無忌(信陵君)派5戶守冢,並免除守冢戶的賦稅和徭役。這充分表明劉邦對秦始皇作為一代英雄是有其敬意的,對陳勝這位反秦戰爭的首舉義旗者,對六國反秦業績是予以肯定和尊重的。
白集行龍圖
九龍圖。龍是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異動物,是神靈和權威的象徵,這一由想像雜糅而成的神物是中國最大的吉祥物。龍的形象因時代的發展而形態各異。如《廣雅》記載:「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形形色色的龍名稱不一,有的和其他動物結合在一起,如鳳、虎等。漢畫中還常見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合稱為「四神」或「四靈」,代表四方。畫像石中還出現有雙龍、四龍交纏在一起的結龍圖,有夫婦結合、子孫昌盛之寓意。這是我國古代生殖理念在漢代的延續。畫面中的九條行龍形態各異,充滿蠻野的生力。
劉邦的箭傷日漸沉重,呂后特請來一位良醫給他治病,醫生討好說他的病可以治好。劉邦卻大不以為然,「我以一介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難道不是天命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劉邦視死如歸,拒絕治療,賜黃金50斤,讓醫生走開。呂后見劉邦如此,只好問以後事,「蕭相國以後,誰可繼位?」答以「曹參」。又問以後,答以「王陵可,然陵少戇,陳平可以助之。陳平智有餘,然難以獨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又問其次,答以「此後亦非乃所知也」。事實證明劉邦對國家高層人事安排頗具知見之明。
漢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日,劉邦溘然長逝,終年六十二歲。死後葬於長陵,孝惠帝劉盈及其群臣認為劉邦出身布衣,撥亂反正,建立人漢,功勞最高,謚號高皇帝,史稱漢高祖。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皇帝,劉邦受到古往今來英雄豪傑騷人墨客的景仰,
詩仙李白,在他的《登廣武古戰場》一詩中,就盛讚劉邦撥亂反正統一中國的歷史功績,「按劍清八極,歸酣歌大風」,並批評了阮籍對劉邦的輕蔑態度,李白其他詩中,也有許多景仰劉邦的詩句,如「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蘇軾則盛讚「古之英主,無出漢高」。(《上皇帝書》)
偉人毛澤東一再強調「老粗出人物」,在1964年1月7日的一次談話中極口稱讚:「自古以來,能幹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漢朝的劉邦是封建皇帝裡邊最厲害的一個。」
1995年5月,時任中央辦公廳顧問的李訥從北京專程來沛縣,手撫大風歌碑激動不已,她深情地回憶說《大風歌》是父親毛澤東在馬背上教會她的第一首詩歌,並說這歌只有劉邦才唱得出來。
著名學者,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徐州市兩漢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馮其庸先生評價「劉邦正是中國歷史轉折時期的一位傑出人物,他撥正了歷史的航向,擊敗了企圖使歷史倒退的逆流,開創了使中華民族真正大一統的偉大漢王朝,從此以後,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漢文化。」(《兩漢文化研究)Pl,文化藝術出版社)
TAG:徐州畫說漢朝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