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個都是「內涵帝」!中藥命名,太有文化了
中藥命名的文化內涵
中藥的種類數以千計,若加上紛繁的異名別稱,藥名則有數萬之眾。在如此眾多的藥名,蘊含著大量古代傳統文化的信息。分析、研究這些藥名,我們可以追尋古人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對事物的認知方法及命名事物的思維方式。
中藥大都是天然的植物、動物、礦物,其形態、色澤、氣味千差萬別,產地有東西南北、山澤燥濕之殊,性能有四氣五味、升降浮沉之異,再加以古代傳統文化氛圍(包括民俗文化、諱飾文化、外來文化)的熏染、滲透,使中藥命名的途徑、方法呈多元化。以下試從五個方面進行論述。
它,「葯」如其名
據形、色、氣味命名。這反映了古人對客觀事物的體察入微,及善用類比形喻的聯想。
如「牛膝」,《本草經集注》云:「其莖有節,似牛膝,故以為名。」再如「貫眾」,《本草綱目》云:「此草莖葉如鳳尾,其根一本,而眾枝貫之,故草名鳳尾,根名貫眾。」又如「狗脊」,《新修本草》云:「根長多岐,狀如狗脊。」後人又因其根皮上有一層金黃色柔毛,故稱「金毛狗脊」。菖蒲有一別名曰「水劍草」,《本草乘雅半偈》云:「(菖蒲)喜生逆水,根莖絡石,… … 葉心有脊如劍,四時長青。」乃據生長環境及葉形聯想類比而得名,以上是據形、色命名。
又如「木香」原名「蜜香」,李時珍云:「因其香氣如蜜也。」再如「茺蔚」(即益母),《爾雅》曰「萑(huán)」、「蓷(tuī)」。晉郭璞註:「今茺蔚也」。清代學者王念孫指出:「蓷者,充蔚之合聲。充蔚者,臭穢之轉聲。」(《廣雅疏證》卷十)王氏又引西漢劉歆云:「璀,臭穢。臭穢即茺蔚也」,「今益母草氣惡近臭,故有臭穢之稱」。「五味子」,《新修本草》云:「皮肉甘緩,核中辛苦,都有鹹味,此則五味具也。」這是據氣、味命名。
草藥「金牛膽」,形似牛膽,色金黃,味甚苦。此乃兼以形、色、味三者命名。
有的藥名除摹形外,又進一步作聯想類比,產生異名。如「黃芩」,據其根之大小虛實有條芩、宿芩之分。宿芩大根內虛,其腹皆爛而色黑,故有「腐腸」之別稱。此外又有「妬(dù)婦」之名,謂「妬婦心黯,芩腹心黑」。反映了古人的聯想類比的思維方式及對婦女的偏見。
它,名如其「葯」
按特性、功用命名。例如「鳳仙花」功能活血通經,其色紅,多汁,婦女常搗其汁塗染指甲,故又名「指甲花」。其子也可入葯,名「急性子」,因其結英成熟後,稍加觸碰,即果莢迸裂,褐色細子蹦出,狀似急不可耐,故而得名。
再如「羊躑躅(zhí zhú)」,是有毒的麻醉止痛藥,陶弘景釋其名曰:「羊誤食其葉,躑躅而死。」(《本草經集注》)
又如「景天」,古人觀察到其「性喜高顯」,故常植置於檐屋上,以順其性,其名亦由此而來(「景」有「仰」義)。景天有清火解毒止血之功,主治大熱火瘡,火熱動血之症。故又有「慎火」、「戒火」、「火丹草」之名。
「王不留行」通經下乳之力特強,李時珍釋曰:「性走而不住,雖王命不能留其行,故名。」但王不留行還有斂、守之性,《本草經》言其有「止心煩、鼻衄」之功,《名醫別錄》稱其有「主金創、止血」之效。可見其具有活血、止血的雙向性功能。
故明代盧之頤云:「命名之義亦奇,吾身有王,所以主吾身之氣血及主氣血之留行者。氣血之留,王不留,則留者行矣;氣血之行,王不行,則行者留矣。顧血出不止與難產無乳者,兩可用此,其義自見。」
(《本草乘雅半偈》第三帙)又指出藥名當「以留、行兩字分句讀之」,如此,藥名涵義當為「王不留」,「王不行」,分別針對經閉、乳少、難產與鼻衄、金創出血,則葯之雙向「主治功力,其可迎刃而解」(同上)。此說有文獻依據與臨床驗證,較確切地診釋了寓於藥名中的雙向治療作用,比李時珍之說更勝一籌。
他如「骨碎補」療骨折,「伸筋草」舒筋絡,「合歡」安神志,「防風」御風寒,皆以葯之功用命名,可顧其名而思得其義。
以上二藥物的命名,體現了古人對藥物本身特性的體察入微,對藥物主治功效的掌握詳熟。
它,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采故事傳說命名。這反映了古代民俗文化對藥物命名的影響。
例如活血通經葯「劉寄奴」,相傳南朝宋高祖劉裕,小字寄奴,早年微賤時于山中伐荻,遇一大蛇而射之,蛇負傷遁去。明日往尋之,聞棒林中有杵臼聲,見青衣童子數人正在搗草藥,且雲其大王為劉寄奴射傷,搗葯為之敷傷。劉上前叱散之,取草藥而返。後遇金瘡敷之即愈。後人因呼此草為劉寄奴(見《南史·宋武帝本紀》)。
再如收澀止血藥「禹餘糧」,相傳與上古大禹有關。《本草綱目》卷十引宋·陳承《本草別說》:「禹餘糧,會稽山中出者甚多。彼人云:昔太禹會稽於此,餘糧者,本為此耳。」又引《博物志》:「世傳禹治水,棄其所餘食於江中而為葯。」上二例近於神話故事。
又如「使君子」,《本草綱目》卷十八引宋·馬志《開寶本草):「俗傳潘州郭使君療小兒,多是獨用此物,後醫家因號為使君子也。」
又如「蛇銜(含)」,《本草綱目》卷十六引劉敬叔《異苑》:「有田父見一蛇被傷,一蛇銜一草著瘡上。經日,傷蛇乃去。田父因取草治蛇瘡,皆驗,遂名曰蛇銜草也。」此二例則為民間傳說。
中國古代流傳著大量與醫藥有關的神話故事、民間傳說,這些故事傳說是中國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文人學者將采自民間的有關藥物的傳說、故事進行加工,以書面形式載錄於史書、筆記、稗傳,從而使藥名的來歷得到社會公認,醫藥學家又將其收錄於醫藥著作,成為正宗的藥名來源。故事傳說的真實與虛妄姑且不論,至少我們從中可以看到民俗文化對藥物命名的影響和作用。
它,很有個性
冠特別標記命名。此類命名法又可分為兩種,一種反映藥物的產地及生長環境,往往在藥名前加上產地、環境字樣。
例如:「高良姜」,陶弘景曰:「此姜始出高良郡,故得此名。」李時珍進一步考證:「按高良即今高州也。漢為高涼縣。… … 則高良當作高涼也。」再如「代赭石」,《名醫別錄》云:「出代郡者,名代赭。」李時珍曰:「赭,赤石也。代,即雁門也。」他如「巴豆」生巴郡川穀,「党參」出山西上黨,「象貝」產浙江象山,及常用藥川芎、杭菊、廣木香、淮山藥等,無不加上產地的印記。這反映了醫藥界推崇地道藥材的實際情況。
又有冠以生長環境字樣的。如生於水的「水蘇」、「水蛭」、「水浮萍」,產自海的「海藻」、「海馬」、「海浮石」。「石韋」、「石斛」、「石菖蒲」,示長於石;「地栗」、「地榆」、「地膚子」,明出於地。
另一種則反映了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中外來文化的滲入,古人往往在這些外域藥物名前冠以「胡」、「海」、「番」、「洋」等特別標記。從這些不同的標記中,我們可以了解藥物傳入的時代及方域:
凡藥名前冠以「胡」字的藥物,多為兩漢、兩晉時由西北絲綢之路引入,如「胡豆」、「胡麻( 即今之芝麻) 」、「胡蘿蔔」、「胡瓜」( 即今之黃瓜)」、「胡荽」、「胡蘆巴」;凡冠以「海」字的(除指明產于海洋的外)藥物,多為南北朝後由海路引進,如「海棠」、「海桐皮」、「海棗」、「海藤」等;凡冠以「番」字的藥物,多為南宋至元明時由「番舶」(外國來華貿易的商船) 引入,如「番茄」、「番薯」、「番椒」、「番木鱉」、「番瀉葉」。有時冠以「舶」字,如「舶硫磺」、「舶乳香」;冠以「洋」字的藥物,多為清代從海外引入,如「洋蔥」、「洋參」、「洋姜」、「洋芋」等。
更有一些藥名前直接標明國度,例如「石榴」是「安石榴」的省稱。晉·張華《博物志》云:「張騫使西域,得安石國榴以歸,故名安石榴。」「安石」,是古波斯的屬國,又作「安息」,著名的芳香開竅葯「安息香」,亦從彼國傳來。
再如活血要葯紅花,原名「番紅花」( 番同「蕃」,音「播」),《本草綱目》 卷十五「番紅花」:「出西番回回地面及天方國,即彼地紅藍花也。」西番即吐蕃,是公元7 一9 世紀成立於青藏高原的藏族政權。其崩潰後,宋、元、明初史籍仍稱青藏高原的部落為「吐蕃」或「西蕃」。番紅花,今稱西紅花或藏紅花。
他如「波斯白石蜜」、「倭硫磺」、「高麗參」、「花旗參」等,皆標有外來的印記。
它,需要個好名字
避諱改易其名,避俗雅化其名。這反映了古代君主獨尊的思想及避粗俗求風雅的民族心理與風尚。是古代諱飾文化在藥物命名中的具體表現。
中藥名因與君王名字同或音同而改易者不勝枚舉,有的甚至歷經幾個朝代的反覆改易。如截瘧要葯「恆山」因歷史上三個朝代的三個皇帝皆名「恆」(漢文帝、唐穆宗、宋真宗),故屢次改名「常山」,致使醫藥文獻中出現了避諱改名→回改→再改名→再回改… …的淆亂現象。再如「薯蕷」,至唐為避唐代宗(李豫)嫌名改為薯葯;至宋又為避宋英宗(趙曙)名諱而改稱山藥(唐代已有的俗名),後世沿用,遂成通名。他如「羅勒」,因犯十六國時後趙高祖石勒之名諱,改名為「蘭香草」;「玄參」、「玄明粉」,為避清聖祖玄燁名諱,改名「元參」、「元明粉」。
中藥大多為天然物品,故取材範圍甚廣,一些日常視作廢、穢之物亦常可取之入葯。唐代韓愈曾云:「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並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進學解》)但此類藥名以書面形式載入書中未免有俗、穢之嫌。因此古代醫家每每隱去俗稱,雅化其名。
例如「鴿糞」,因其屎皆向左盤旋,而稱作「左盤龍」。「人乳」,因道經稱久服可以成仙,故呼為「仙人酒」、「蟠桃酒」。人糞經加工後是救治溫病高熱神昏的要葯,便據其色、依其形,美其名曰「金汁」。他如「灶心土」稱「伏龍肝」,「鼯鼠屎」喚「五靈脂」,「雞蛋膜」謂「鳳凰衣」,「人尿」呼「輪迴酒」、「還元湯」等,皆屬此類。只是其修飾雅化均有一定的依據與道理,非隨心所欲而為之,亦含有古代傳統文化的涵義,限於篇幅,不一一展開論述。 ■
【來源:大醫家】
※這十類葯最傷害肝臟,你知道嗎?
※曝光平湖這個路邊賣野貨的!你上過當嗎?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