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語》中的這些話,你記住了嗎?

《論語》中的這些話,你記住了嗎?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譯:孔子說:「學習並且按時地去複習,不也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了解我但我不介意,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譯: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儘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誠呢? 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過了呢?」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譯: 孔子說:「複習學過的知識,可從中獲得新的見解與體會,憑藉這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譯: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譯:孔子說:「仲由啊,讓為師教導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慧明白啊。」

6.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譯:孔子說:「看見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備的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沒有和他一樣,有就改正。」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譯: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為我的老師的人,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如果看到他們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就要反省自己有沒有像他們一樣,若有,就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

譯: 曾子說:「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或責任),路途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直到死才停止,這不也是很遙遠嗎?」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譯:孔子說:「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後落葉的。」深刻含義:人們要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也以松柏為喻,談人應當具備堅毅的品格!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

譯:子貢問道:「有沒有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個字呢? 」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歡的事物,不要強行加於別人身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小文 的精彩文章:

李白那些傳頌千年的詩詞

TAG:文小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