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茶香時》系列報道之五:老支書帶頭種茶 蹚出幸福路
清新自然的空氣,萬畝綠濤的茶海,總能帶給人對綠色有機生態的美好嚮往。沿著蜿蜒山路一路盤旋而下,來到了塔山瑤族鄉敖頭村,一行行茶樹彷彿綠龍盤繞在山坡上,怡人的茶園風光與鄉村風景交相輝映,獨具一格。微風吹過,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令人心曠神怡。
美麗茶園、快樂茶業、幸福茶農、健康茶人,這是位於敖頭村的塔山楊家茶葉專業合作社的真實寫照。
「來,喝一杯我自己做的茶。」記者來到敖頭村種茶大戶、塔山楊家茶葉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良雲的家。剛一進門,他就給我們端出了早已泡好的茶。「真香!」李良雲手上的茶色澤濃郁,雖然已經涼了,仍能聞到一股清香。
李良雲今年64歲了,如今和老伴住在山上,靠種植茶樹為生。端起自己親手炒的茶,李良雲和我們拉起了家常:「我當村幹部30多年,從村秘書到村支書,是看著敖頭村『長大的』。」2011年,退休後李良雲看準村裡的茶產業,從銀行貸了5000塊的款打起種茶致富的主意,2012年成立了合作社,他也當起了理事長。
「最讓人頭疼的,還是沒有銷路,茶葉摘回來,賣不出去。合作社種茶第一年,就虧了兩萬多元。」說起過去,李良雲顯得很無奈,老伴柏玉蓉這個時候又中風癱瘓在床,「一來二去,反而成為了貧困戶。」
「市茶葉辦來了以後,一切都好起來了。」李良雲說,「茶葉辦帶來了每人每畝1000元的茶葉改良資金。有了這筆錢,我們不但能買肥料,還能引進新品種。」同時,村幹部們為了村裡儘快脫貧,也鼓勵村民搞土地流轉,培育茶葉種植大戶,打開茶葉銷路,帶動貧困戶種茶葉。
說到興頭上,李良雲拉著我們去看他的「寶貝」。山路崎嶇,但他卻健步如飛。一路上,李良雲向我們介紹說塔山平均海拔830米左右,晝夜溫差大,高山雲霧大,土壤富含鋅、硒等微量元素,是非常適合茶樹的生長,而且泡出來的茶會有一股淡淡的甜味,是我省宜茶區之一。「快看,這就是我種的『金葉子』。」順著李良雲手指的方向,一片金燦燦的茶樹映入眼帘。「這就是黃金茶,做好的茶葉1斤最高能賣到800元,遠銷北京、山東、廣東等地。」老人開心地說。
「現在我已經脫貧了,村民們也陸陸續續的脫貧了,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有盼頭了。」李良雲激動地說。
「我們村以前是典型的貧困村,全村260餘戶,其中有6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在茶園裡,李良雲說起了村裡的情況。通過種植茶葉,村裡已有近40戶貧困戶脫貧。現在,村民來到合作社茶園裡除草、修枝、採摘茶葉,每人一年能掙3000多元。
敖頭村50多歲的李春發在李良雲的幫扶下,自己種了5畝茶園,平時在合作社工作,一年有8000餘元的收入,既可以照顧小孩,又可以照顧老人,日子也還滋潤。村民何文富就因茶日子越過越好,現在也已經脫貧。
「下一步,我還希望擴大合作社的規模,爭取讓更多的茶農加入合作社,把『塔山山嵐』茶這個產業做大做強。」李良雲目光堅定,信心滿滿。
關注
常寧手機報
編輯/尹維龍
圖文/曹莉媛、崔建華、尹維龍
※黃楊木 茶則——一個人,一件事,一家店,一輩子
※早上吃完早餐後喝茶好嗎
TAG: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