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是一種人體動作的藝術
?舞蹈是一種人體動作的藝術?,但是、這個人體動作,必須是經過訓練、提煉、組織和美化了的人體動作,俗話說:「舞蹈是美化了的人體動作」。
舞蹈是一種極為特殊的藝術種類,說起它的極為特殊,首先,它是一門古老的藝術,據藝術史學家考證。「人類最早產生的藝術就是舞蹈」,在遠古人類尚未產生語言之前,人們就用動作,姿態的「表情」來傳達各種信息和進行情感,思想的交流,所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其次,它充分發揮了人的最基本交流功能,人的最基本交流功能為:肢體 ―― 語言,語言 ―― 肢體,可以說,語言長於肢體,但肢體卻優於語言,當語言喪失了,肢體仍在發揮其交流作用。再者,舞蹈作為藝術,它的動作都是經過訓練,提煉,美化了的,它表現了語言文字或是其他藝術表現手段所難以表現的、人們的內在深層的精神世界――細膩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鮮明的性格等等,可以說它乃「悟心而舞、無語而藝」。「此處無聲勝有聲」,堪稱「無言的藝術」。
舞蹈動作說
每一部盛大輝煌的舞劇,每一台委婉流暢的舞蹈詩,每一台盛大空前的舞蹈晚會,每一個精美絕倫的舞蹈劇目,每每給人以心靈的震撼、美的享受、使人流連忘返。但是人們沒有注意到,這些大的舞蹈詩、舞劇、中的一個劇目一個作品、小到一個舞蹈組合,一個單元舞句、都是由一個一個的動作串聯起來的。動作就像一滴水或一粒水分子,匯入一杯、注入一盆、流成小溪、融成大海。就如業內人士所說:一個舞蹈動作叫「舞蹈姿態」「舞蹈造型」,三五個舞蹈動作連起來叫「組合」,一連串有一定目的地舞蹈動作叫「舞蹈短句」,加之以內涵、情感、敘事的一組舞蹈動作叫「舞蹈小品」等等舞劇,舞蹈劇目以此類推。關鍵是無一離不開舞蹈姿態,舞蹈動作。
我們都知道,舞蹈是不能說話的,它是完全靠肢體語言來表達敘事,情感的。是純粹的肢體語言。換個角度;「肢體代語言,語言附肢體」,它是要用肢體來說話的,來表述情節,表達感動,表達希望的,等等等等。每當我們觀賞完一部舞劇,一台舞蹈晚會,一個舞蹈劇目,我們是被它的動作所折服,還是被它的動作所感動,還是欣賞了它的動作,還是感受到了它的動作,回答是否定的。我們往往記住的是起伏流暢的動律。大起大落或委婉細微的流程,從而產生了欣賞的最深刻印象,對它的每一個動作卻產生了忽略,然而,每一個劇目、舞劇、恰恰由一個、兩個、幾十個,數百個單一動作串聯而成的。那麼、歸根到底,無論多麼大的舞蹈作品,最終還原歸一到動作上。凡事從緣而起,凡舞從動作上起,這就是一個舞蹈作品與動作的根本之源。
動作「工具」說
我們知道,人類是靠動作來完成我們的所有,如果人類失去了行動,我們恐怕要回到史前的地球之初,也就是說,我們能舉手投足、能夠行動,做任何想做的動作。對於我們人類來說,真的是一大幸事。那麼,幫助我們行動的動作究竟是什麼,舞蹈動作又是什麼,當如何看待這些動作。
人體動作往大了說,它不光是體現在舞蹈上,我們每天的行走坐卧、舉手投足、進餐沐浴等等都離不開動作,清晨睜眼起床,洗漱早餐,上班工作、下班會友,每時每刻又都離不開動作。
我們運動雙腿行走的動作,是為了把我們從「此處運到彼處」,我們轉身的動作是為了選擇正確方向,假如我們的雙腿喪失了舉腿投足,行走轉卧的功能,我們就會用「輪椅」來做代步工具,輪椅帶著我們從此處到達彼處,帶我們轉身、帶我們去想要去的地方。那麼,輪椅是工具,難道我們的兩條腿走路、轉身的動作不可以稱為工具嗎,再者,我們兩條腿站立的動作和架雙拐的直立的作用在某種意義上有區別嗎?
人們之所以製造各種工具,一是因為我們人類單靠自身肢體動作,有許多完成不了或難以完成的事情,在這個時候,就需要藉助工具來完成,小到剪子、鎚子、刀子、大到汽車、飛機、火箭。那我們自身呢?讓我們換個角度來思考看待這個問題,那麼人體動作,它無時無刻不再作為「工具」來為我們的大腦,意向服務。
我們知道,文字、語言也是人們交流的工具,每一個字、每一個發音都代表著一個意向。人體動作也是交流的工具,商家不就講求「肢體語言嗎」,用對方的肢體語言,來揣摩對方的「心理狀態」,所以,我們說舞蹈動作(姿態)為工具不失為過。
動作「工具」目的說
我們既然將動作「舞蹈動作」說為工具,那麼舞蹈動作不光是指在舞台上的舞蹈語彙,而更重要的應該是指舞蹈訓練上的動作,因為沒有好的訓練就沒有好的演員。沒有好的演員就談不上有好的作品呈現,也就看不到好的舞蹈作品了。
那麼舞蹈動作既然已稱為「工具」,就要很好的,合理的使用這個「工具」,當如何使用呢?這要看動作怎樣做,「工具」怎樣使。動作如何要求,目的是什麼,「工具」怎樣去運用,不同的「工具」有其不同的作用,可它們又是相互關聯的,相互彌補的,比如,我們用羊角錘起釘子,這是羊角錘的一項普通功能,但我們還可以用它撬木板縫,用它來刨地。刀是用來切東西的,砍木頭也可以嗎,刀背還能幹什麼?
我們的舞蹈動作在稱其為「工具」之後,我們就該「發散思維」找到並運用「工具」的最終目的,而圍繞著最終目的,不斷調整要求,徐徐漸進,使其儘快達到我們所希望並要求的目的。
比如:「拉伸退」這是舞蹈訓練方面基礎的基礎,主要目的是要求舞蹈演員在任何情況下,腿在任何角度,都可以把腿伸的筆直,沒有半點鬆懈,那麼我們用立坐姿態來訓練這個動作,是一個力量點,平躺來訓練又是一個力量點和控制點。全身爬卧在地上做拉伸腿訓練,也是一個力量點,那個動作更有效,遞進訓練更合理。同樣的拉伸腿動作訓練,腿的變化呢,向上,外旋,爬到地上反力量。勾腳做、綳腳做、綳大腳背勾小腳背做,我們知道它的力量點是不一樣的,但訓練的最終目的是一樣的,關鍵是我們如何去運用。
又比如:芭蕾訓練的基本動作,plie 【普利埃】 主要目的:
1.是培養腿部肌肉
2.是加強膝關節的柔韌性
3.是增強跟腱的靈活性和彈性
4.是促進整個身體的平衡
那麼當如何使用這個下蹲的「工具」來達到這四項目的呢。下蹲四分之一,還是下蹲四分之三,是下蹲一半,還是全部下蹲,要不要加「立列位」?怎樣能快速達到以上四項目的?
舞蹈表達是用近似語言、文字的動作「工具」產生鮮活的意向。使之最終感到了「合成意向」與「深層意義」,現在的專業藝術學校,舞蹈培訓機構、專業舞蹈團體在這方面多多少少不甚欠缺,每天泛泛的過動作的「樣式」而不甚深究。
我們知道,舞蹈表達動作就是意向性的語言、文字、它也是人們交流的工具之一,是人們能夠理解的活的語言、活的文字、我們應把這些代表語言、文字的動作「工具」使用得當,表述清楚,又不失去意向和審美。
TAG:凌波麗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