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墓之外,古人過清明竟然這麼爽!
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淮南子·天文訓》
今日清明,是祭祖掃墓、追思逝者的節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春分後十五日,春回大地,草木萌芽,百花競艷,清明節也是春耕踏青的節氣;此外,對吃貨而言,清明節也是一場冷食盛宴。
那麼,清明節為何包含哀思掃墓和踏青遊玩兩種完全不同的屬性呢?
最初清明只是節氣,農諺有雲「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現在我們所過的清明節,是融合了古代寒食節、上巳節和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清明而成。
寒食節在清明前一天,是為紀念春秋時期的介子推。介子推追隨公子重耳(晉文公)流亡在外,甚至「割股啖君」,重耳登上君位後,他卻不求利祿祿,歸隱山林,晉文公為了逼他出山而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與母親被火焚而死。晉文公追悔莫及,下令這天嚴禁煙火,只能吃寒食,以寄哀思。
而與清明、寒食接近的另一個節日——上巳(sì)節(農曆三月三),相傳為黃帝誕辰,人們在這天到郊外踏青、祓禊(fú xì 在河邊洗濯去垢,消除不祥)。
唐朝時,朝廷鑒於民間寒食、清明並舉已相沿成習,就以官方文書的形式正式規定,清明與寒食節一起休假。於是,約從唐代開始,逐漸形成了在清明掃墓,並伴之以踏青遊樂的活動。
那麼,古代人過清明節,具體都有哪些形式呢?
1、祭祖掃墓
自清明節與寒食節融而為一,從古至今,清明節最大的意義便在於祭祖掃墓。正如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所言: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儘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2、吃冷食取新火
清明節要禁火,所以人們只能吃冷食,青團、冷餑餑、烏稔飯、饊子、雞蛋。。。。。。雖然都是冷食,但想想還是口水流一地。
清明節還是取新火的重要日子,人們在一兩天的冷餐寒食後,會用榆柳木鑽取新火。宋代皇家更特別,讓小太監們在閣門前用榆木鑽火,第一個取到火的有賞,獎品相當豐厚,一隻金碗、三匹絹。
文人雅士還有用清明鑽取的新火煮新茶的雅性。例如唐代白居易詩中曾提到「寂寞清明日,蕭條司馬家。留餳和冷粥,出火煮新茶」。北宋詩人魏野清明這天在寺廟享受了新火禪茶的禮遇,還高興地寫下「城裡爭看城外花,獨來城裡訪僧家,殷勤旋乞新鑽火,為我親烹嶽麓茶」。
3、植樹插柳
清明節原本就是春耕的節氣,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所以古代民間一直有清明前後植樹插柳的習俗,流傳至今。民國時期,在孫中山先生的倡議下,北洋政府還曾正式下令,規定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
此外,因介子推死於柳樹下,在加上民家宗教信仰,便形成了清明節用插柳、戴柳來辟邪的風俗。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寫道:「取楊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諺語還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的說法。
4、踏青遊玩
春和景明,風清氣爽,清明節人們在掃墓之餘,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官員文士,都會趁著大好春光踏青賞花,飽覽盎然生機,一掃心中鬱結。
唐朝還專門把清明節列為法定假期,《唐會要》記載「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後來還嫌不過癮,甚至改成了休沐七天。宋代也是寒食與清明兩節合在一起,官員休假7天。元代朝廷的清明休假雖縮短為3天,但要知道,元代皇帝的生日天壽節和冬至才放假2天。到了明、清兩代,雖然官員在寒食清明不再放假,但絲毫不妨礙民間踏青春遊的習俗。
古代的青年男女,往往會在清明前後,相約三兩好友,外出同游嬉戲。賞花、踢蹴鞠、盪鞦韆、放風箏、射柳、鬥雞。。。。。。花樣多得你都數不過來。
唐代詩人王維在《寒食城東即事》中,就描繪了人們在清明節紛紛走出戶外踏青的盛況,賞百花、玩蹴鞠、盪鞦韆,熱鬧非凡。王維還感慨,年輕人應該趁著春光明媚多出來走走,不必等到清明節。(《寒食城東即事》: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幾家,落花半落東流水。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里。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
柳永筆下《拋球樂》描繪的宋代清明節之熱鬧,不僅踏青出遊,還有音樂助興,「乍疏雨,洗清明。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盈盈,鬥草踏青。」
本文系原創文章,版權歸【文藏】所有,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
※【趣談歷史】被打仗耽誤的發明家——秦朝大將軍蒙恬
※【趣談歷史】皇帝總是穿黃袍?錯覺!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