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倒映於水中的隱喻

倒映於水中的隱喻

倒映於水中的隱喻

詹姆斯·迪恩在時代廣場(1955年)

丹尼斯?斯托克

這張照片始於一次約定,終成一個傳奇。年輕的瑪格南攝影師丹尼斯?斯托克(Dennis Stock)曾陪同冉冉升起的熒幕新星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去往費爾芒特、印第安納與紐約等地。詹姆斯?迪恩在幾個月後死於一場交通事故。二人結伴同遊期間所拍攝的照片,成為這位年輕偶像最出色、也最私人的肖像作品。

詹姆斯?迪恩在時代廣場,紐約,1955年

丹尼斯?斯托克1928年出生於紐約,16歲參加海軍,戰後成為一名攝影師。1951年,成為羅伯特?卡帕創立的瑪格南圖片社成員。1951年,在《生活》雜誌舉行的青年攝影師大賽中首次獲獎。搬到好萊塢後,與詹姆斯?迪恩成為朋友。

照片上迪恩穿著一件深色外套——當然,是因為天氣的緣故。他把自己藏在外套中,也可以解讀為他個性中具有脆弱性——外套就像一個蠶繭,只不過是黑色的。事實上,雨水令這位光著腦門的主角有些喪氣,他不得不將頭縮進領子里。高個子們通常都這麼做。詹姆斯?迪恩的身高為5.8英尺(約1.77米)——並不怎麼高。個子以及近視問題,有時會成為他的困擾。在日常生活中,他需要戴眼鏡——舞台上也需要。大概正是這種模糊不清的視野,令他更專註於自己的表演,從而展現出強烈的個人風格。

顯然,他是自負的。丹尼斯?斯托克的手法確實高超,能夠抓住地面積水這一細節,來加倍強化拍攝對象的形態。實際上,他本應消失在紐約的摩天大樓之中。相反地,當建築間的深谷隱退在霧氣之中,個子矮小的他反而高大起來。一個有著寬闊胸膛的大高個——但這不過是他的自我認知。攝影師的高明之處在於,他從視覺上戰勝了主角這種自我意識。

丹尼斯?斯托克

倒映於水中的隱喻

詹姆斯?迪恩是20世紀美國創造的偉大神話之一——一個觸動了時代神經的天才,一個將年輕人的叛逆納入藝術創作的反叛者。據說他曾引用導演尼古拉斯?雷(Nick Ray)的電影《孽海梟雄》(Knock on Any Door)中的話:「快點活,早點死,死得好看點。」這句聽起來帶點隱喻意味的話,恰恰反映出他對生活的態度。在他看來,人生並無偶然,他的生活就是一幕關於自己的戲。迪恩的傳記作者戴維?道爾頓(David Dalton)最為了解他的傳奇人生。戴維曾表示,這位年輕演員的形象完全是由其個性定義的。

攝影師布列松習慣自上而下地審視他的照片,是否具有強烈的吸引力。丹尼斯?斯托克的這張照片則將觀察者的注意力自人物本身轉移至鏡中倒影。模糊不清、抖抖索索、邊緣磨損——這樣的一個倒影無疑暗喻著主角所處的那種高度緊張、煩躁不安的生活——以及他反叛的個性、矛盾的內心——這倒影將這個年紀所有的矛盾之處都凝聚在這個神化的人物身上。

此刻詹姆斯?迪恩24歲,正逐漸登上事業的巔峰——他已經登上表演舞台,並開始在早年的電視中擔當一些小角色。但真正給他帶來名聲的是電影——這種相對較年輕和時尚的藝術形式。他似乎了解到,電影相較舞台表演更具有某種不朽的價值。

一切都非偶然,他在表演自己

片拍攝於紐約,時代廣場。不久前,詹姆斯?迪恩才剛登上百老匯的舞台。其實對他來說,處處皆是舞台——無論是在觀眾面前,還是在電影攝像機面前,都是一個他並非在表演,而在生活的舞台。現實與夢境之間的邊界消失了;他不必在表演時換一副臉孔,只需要強化那些本就在他身體里的情緒、夢幻、擔憂、神經質與恐懼症。

即使是現在——照片中的這一時刻,他既是私人化的,也是面向公眾的。他穿行於時代廣場並非偶然:正如他曾經上千次做過的那樣,儘管此時是為了滿足拍攝的需要。生活中的他也會抽煙,但此時垂掛在嘴角的煙蒂也並非偶然。是的,他此刻在表演——但是,他演出的是他自己。生活中他便是如此;面對攝影師時,也是如此。他這樣做,都是為了自己所需的名望和形象。

此時,詹姆斯?迪恩已經參演了一部電影,未來數月間還有兩部。他主演的《無因的反叛》(Rebel Without a Cause)即將成為影院最賣座的演出。照片背景的左側就是這間影院。在離它不遠處,迪恩有一間普通公寓。

如今的時代廣場或許已與往昔不同,在詹姆斯?迪恩進入好萊塢之前,時代廣場就是他的家,他帶著那種動物身處其領地中的自信逡巡於廣場周圍。他無法忍受待在他的小公寓里,總是遊盪在外面的街道,從日暮到日出。

「垮掉的一代」,青少年的偶像

詹姆斯?迪恩(1931 -1955),一位兩度獲得奧斯卡提名的美國電影演員。他的身上被賦予某種文化符號,代表了他所處年代青年的反叛和浪漫,他們嘗試以各種反社會行為來表達不滿。1955年,迪恩主演電影《伊甸園之東》(East of Eden),演繹一個頹廢沉淪,尷尬而不合群的青年。而在他最著名的電影——《無因的反叛》(Rebel Without a Cause,1955)中,他飾演一位困擾的叛逆高中生。迪恩短暫的一生只拍攝了三部電影,並於盛年夭折後,獲得了傳奇的影壇地位。他是第一個在去世後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演員提名的人,也是唯一一位在去世後兩度獲得該項提名的演員。

羅蘭?巴特曾說,一切事物都可能成為神話。神話首先並非是一個物體、事件或是念頭,而是一條信息。資本主義時代,是技術圖像的年代:攝影、電影與電視是現代神話的載體。動態影像創造了他們,靜態圖片則賦予他們穩定性。

對電影行業來說,明星照片與明星一樣,是好萊塢的重要部分。儘管依靠暖光和修片製作美感圖片的年代已經結束,取而代之的是攝影記者與媒體攝影師。這些職業攝影師,負責插畫報刊與粉絲雜誌中的照片拍攝。以迪恩為例,拍攝過他的攝影師有羅伊?斯科特、桑福特?羅斯和丹尼斯?斯托克等。換句話說,關於過去的迪恩,有大量照片形式的記錄。不過,戴維?道爾頓寫到「迪恩的形象是由多種元素構成的」。

馬龍?白蘭度和埃維斯?普里斯利二人的名字,是戰後自我意識不斷覺醒的年輕一代的偶像。他們不再接受將青少年等同於未成熟,要求得到作為人的正當權利。但最終是迪恩給予了這些十幾歲的信徒們一張清晰的面孔,儘管他當時已經23歲,並非十幾歲。

如道爾頓所指出的:迪恩給當時的年輕人留下一種新的身體語言。迪恩是一個波德萊爾式的角色,其身體中那種年輕人的矛盾性——急躁不安、攻擊性與傲慢自大、神經敏感、脆弱害羞結合於一體——完美升華成為一種觀念。

丹尼斯?斯托克攝於紐約,1955年

從費爾芒特到紐約:農場之子走上造神之路

當時的斯托克是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攝影師,曾師從貝倫尼斯?阿博特(Berenice Abbott)和焦尼?米利(Gjon Mili)。1951年,他加入瑪格南圖片社——自然總是在搜尋好素材。迪恩邀請斯托克去觀看《伊甸園之東》的提前放映。斯托克當時對迪恩的作品還不熟悉,但豆田的一幕場景使得攝影師確信,這個年輕人將成為明星。

斯托克決定與迪恩一同做點什麼,於是他提議《生活》雜誌寫一篇關於迪恩的報道。1955年2月,兩個人一同前往費爾芒特,隨後到紐約。在途中的拍攝中,誕生了這張「詹姆斯?迪恩在紐約時代廣場」。

《憂鬱的新星》,1955年3月7日的《生活》雜誌。

《詹姆斯?迪恩在時代廣場》一照首次發表,正是在該報道中,但被大幅裁剪。

迪恩的傳記作者們一致認為,美國印第安納州的費爾芒特,是真正的「伊甸園之東」。大片平坦的土地、一眼望不到邊的田地——此地人們的清教主義生活與美國人崇尚的唯物主義幸福生活無疑有著大至兩極的差異。

1931年2月8日,詹姆斯?拜倫?迪恩出生於費爾芒特的馬里昂小鎮。幾年後,隨他家人搬到了費爾芒特。母親的過早去世,給他帶來了心靈創傷。他與叔叔嬸嬸一起生活,二人經著一家小農場——「溫斯洛農場」。

1955年,斯托克和迪恩回到此地。這個小農舍代表了半神半人的詹姆斯?迪恩出身自鄉村。他那簡單的——可以說極為簡單的——出身背景,意義非凡;他的背景賦予了他希望,與他宿命般的早夭一樣,都是這個神話的組成部分,成為這個傳奇誕生的必經之路。

斯托克和迪恩曾去往當地的公墓,那裡長眠著一位名為卡爾?迪恩的先人。在攝影師的鏡頭下,這位未來之星重新坐在了當年的課桌前。他雙手揣兜,在費爾芒特四處遊盪,嘴角叼著切斯特菲爾德香煙。他茫然地看向靜止的水潭中自己的影子——甚至嘗試起了殯儀館裡的棺材。迪恩對死亡的渴望,一直以來引發過許多猜測。

總之,斯托克找到了一種新的拍攝形式,取代過去單獨拍攝迪恩的形式:詹姆斯?迪恩被安放在牛群中;時而與狗在一起,時而同豬在一起。這位明星與動物們相處時的親和力,被解讀為一種對孤獨的隱喻。

迪恩和斯托克在菲爾芒特待了一禮拜。對迪恩來說,這一次與親人的相見既是重聚,也是告別。斯托克後來寫道:詹姆斯?迪恩似乎清楚,他也許再也回不到這個農場,堅持在農場前拍下最後幾張照片。詹姆斯擺好姿勢,眼神直視前方,而他的狗塔克別過頭去。斯托克說,這位演員當時所演繹的正是「你將再也回不了家了」。

費爾芒特塑造了他,紐約則改變了他。紐約就像他的實驗室,在這裡他身心的各個部分四處飛散又隨心所欲的聚攏。在紐約,他被《伊甸園之東》的導演伊利亞?卡贊發掘,農場之子走上造神之路。

詹姆斯?迪恩在母校費爾芒特高中,印第安納,1955年

詹姆斯·迪恩在墓地和殯儀館,費爾芒特,印第安納州,1955年

詹姆斯?迪恩在他叔叔的農場,費爾芒特,印第安納州,1955年

1955年9月30日的下午5點45分,他的保時捷跑車撞上一輛福特轎車。雖不能說他如他曾說的「死得好看點」;但確實做到了「快點活」與「早點死」——死於他的24歲。

對丹尼斯?斯托克來說,與詹姆斯?迪恩短暫的友誼,或許是他攝影生涯中最重要的一站。若論起攝影師本人的名聲來源,自然是他拍攝的迪恩,這些照片被印成了明信片與海報,廣為流傳。迪恩的照片也出現在每一次斯托克作品回顧展上。

「詹姆斯?迪恩在時代廣場」是類似卡蒂爾-布列松拍攝的賈科梅蒂的肖像那樣的懷舊照片。即使在今天,這張照片仍然是被印刷最多次的「好萊塢終極之作」。

迪恩對斯托克的「遺贈」使其得以財務自由,從而致力於從事自身興趣所在。自1957年始,丹尼斯?斯托克集中精力對爵士世界進行攝影探索。1960年出版《爵士街》(Jazz Street)一書。1962年,退居鄉村。受奧地利攝影師恩斯特?哈斯(Ernst Haas)作品的影響,興趣轉向自然攝影。1991年,斯托克製作了一部關於迪恩的紀錄片以示對友人的紀念與尊敬:《全民偶像:詹姆斯?迪恩》,時長38分鐘。

在影片末尾,斯托克說道,儘管在詹姆斯?迪恩的朋友中,他是為數不多仍在世的最後幾個之一,但他在旅程中所遇見的迪恩粉絲中,從未有人問過迪恩究竟是誰,他實際是怎樣的一個人。

斯托克是這麼回答他自己的疑問的:每個人依據自己的喜好與個人的需要,創造出心目中的詹姆斯?迪恩。這使得詹姆斯成為了這個複雜世界裡的英雄人物,與斯托克熟悉與拍攝過的那個24歲男孩其實有很大的不同。

更多作品

瑪麗蓮?夢露觀看電影《拿破崙情史》,1953年

奧黛麗?赫本在電影《龍鳳配》拍攝現場,1954年

弗蘭克?辛納屈在舞台上為「肯尼迪就職舞會」 排演 華盛頓特區 1961年

威尼斯海灘搖滾音樂節 1968年

威廉?歐瓦 紐約 1958年

美國 紐約 1950年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全神貫注的最後一分鐘 1958年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在費城拉丁俱樂部的更衣室 1958年

邁爾斯?戴維斯 1958年

丹尼斯?斯托克作品

(責編:麥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土豆個人分享空間 的精彩文章:

懷念樹的肖像「視界」
鏡頭中的大家 薛定諤和他的貓

TAG:土豆個人分享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