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六大離間計:一個強國兩次中計,一位名將兩次被離間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群雄割據時期,期間各國征戰為達目的妙招迭出,用的最多最成功的當屬離間計,戰國比較有名的離間之計有六次,其中成功了五次,只有一次是失敗的。列國中熟練運用離間計的又當屬第一強國秦國:招不在爛,管用就用,秦國一次次的用離間計成功的達到了他的目的。
公叔座離間吳起和魏武侯
魏文侯之後,魏國軍事上仍然強大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吳起在,吳起是西河郡守,有他在秦國動彈不得,但是吳起此人功利心很強,出任魏國相國是他一直以來的追求目標,這一追求引起當時魏國的相國公叔座對吳起極為忌憚,於是他設計離間了吳起和魏武侯的關係,吳起覺得在魏國沒有了用武之地,於是不得不棄魏奔楚,在楚國圓了相國夢。
秦國離間廉頗和趙孝成王
長平之戰第一階段時,趙軍主帥是老將廉頗,秦軍主帥是王齕,廉頗堅守不出,秦國無計可施。趙孝成王因為糧草睏乏想要速戰,加上此時秦國又派人施展離間計說「廉頗很容易對付,秦國最害怕的是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於是趙王決意臨陣換帥,用趙括替換下了廉頗。
趙括一改廉頗堅守的策略,主動與秦軍交戰,而此時秦軍的主帥也由王齕換成了白起,白起截斷了趙軍的糧道,趙括率軍突圍被殺,四十萬趙軍投降被白起坑殺,趙國實力自此衰弱下去。
秦國離間信陵君和魏王
長平之戰後,秦國繼續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向魏國楚國求援,魏王畏懼秦國兵畏敵不前,關鍵時刻信陵君竊符救趙解了邯鄲之圍。公元前247前,魏、趙、韓、楚、燕五國組成聯軍發起第四次合縱攻秦之戰,由信陵君擔任主帥,在信陵君的率領之下,這次合縱攻秦之戰是歷次中戰果最輝煌的,秦軍敗退,五國聯軍一直打到函谷關,信陵君一戰名揚天下。
秦國因此對信陵君頗為忌憚,派人到魏國離間安釐王和魏無忌的關係,同時假裝祝賀魏無忌登上王位,魏安釐王本來就對他這位同父異母的弟弟頗為猜忌,這一下更是猜忌加深。信陵君從此心灰意冷不再理事,魏國也因此更加沉淪下去。
秦國離間李牧和趙王遷
不得不佩服秦國的執著,一條離間之計可以反覆使用,而且居然每次都能取得成效。王剪攻趙時,此時趙國有名將李牧,王剪奈何不了李牧,大軍前進不得,於是秦王再次玩起了屢試不爽的離間計,派人用重金賄賂了趙國相國郭開,郭開進讒言說李牧要叛國投降秦國,於是趙王遷中計派人替代了李牧,奪了李牧兵權,導致李牧被殺。李牧一死,趙國也滅亡了。
田單兩次離間樂毅和燕王
樂毅率五國聯軍攻齊,連下七十餘城,唯獨對莒和即墨兩城圍而不攻,樂毅的打算是留下這兩座城池,用幾年的時間以懷柔手段收服齊國民心以此達到吞併齊國的目的(不過從事後看來他的這一策略是失敗了)。齊國田單為此兩次離間樂毅和燕王的關係:第一次是燕昭王還在世的時候,燕昭王在整個戰國時期都算的上是一位明君,他對局勢看得很明白,所以對樂毅他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無條件的信任樂毅,處死了進讒言者,換來了樂毅的忠心。
但是沒多久燕昭王死了,即位的是燕惠王,這一次田單的離間之計奏效了,燕惠王中計派人取代了樂毅,樂毅遠赴趙國,田單以火牛陣大敗燕軍復國成功,燕昭王和樂毅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化作泡影。
※關羽忠義無雙,他是忠於漢室還是忠於劉備?其實羅貫中已經說得很明白了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話還真沒錯,看看這五位三國名將你就知道了
TAG:百丈之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