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潛血、肌酐、水腫是腎病的全部嗎?腎病治療重點是什麼?
考驗醫生水平的,不是病情控制能力,而是患者對病情的了解程度。
上個月來了一位患者,腎病綜合征3年,去過多家醫院,治療從未間斷,但尿蛋白始終在4g/24h左右。
其實這樣的患者非常普遍,但我之所以對她印象深刻,是因為她的一句話。
那是剛剛入院的時候,我問她為什麼治療三年效果不好,也沒有做過腎穿刺時,她回答說,怕把腎臟穿壞,也不想在床上躺一個月不能動。
這個回答看上去沒什麼,但對於一個三年時間經歷過各大醫院、多名專家治療的腎病患者來說,就有問題了:
她對腎病治療的了解竟然僅僅停留在想像當中。
有人說,評價腎病醫生水平高低,只要看他激素用得怎麼樣。
但我認為,評價一個醫生水平高低,關鍵要看他管理的患者是什麼狀態。
有的患者對腎病非常了解,能與醫生侃侃而談,配合治療非常到位,日常調理無師自通;有的患者卻對腎病一無所知,只是一味對醫生言聽計從,甚至連日常飲食也要一一詢問。
這讓我想到了學校當中老師和學生的關係。
如果一名老師只是教會學生如何答題,怎樣考高分,能算得上好老師嗎?真正的好老師,應該是教會學生高效的學習方法、自律精神以及為人處世的態度和方式。
尿蛋白、潛血、肌酐、水腫、高血壓等癥狀當然是需要消除的,但這並非腎病治療的全部,更不是腎病治療的重點。
我們要搞清楚造成這些癥狀的真正原因,通過這些癥狀對藥物的敏感程度以及複發頻率來制定治療方案。
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讓患者了解這些,讓他們以戰友的身份,而不是以戰場的身份,參與到與腎病的戰爭中。
患者不是醫生試錯的試驗田,而是一起並肩戰鬥的戰友。
有人問,知道了又能怎麼樣?難道能治好尿毒症嗎?
並非如此,帶著了解而進行治療的那份從容,與一無所知而進行治療的那份茫然,對治療結果和病情進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這就是為什麼,同樣的病情,有的人常年保持穩定,有的人卻早早開始了透析。
※腎病患者為什麼會出現激素抵抗?應對措施都有哪些?
※所有腎病最終都會發展到尿毒症嗎?哪些手段可以延緩尿毒症到來?
TAG:腎博士D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