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割塊肉都不捨得,還不是「偽忠誠」?

割塊肉都不捨得,還不是「偽忠誠」?

原標題:割塊肉都不捨得,還不是「偽忠誠」?


清明時節雨紛紛,寒食山中酒復春。


宦海浮沉潮聲遠,不如高卧杏花村。



中國先民用日晷測定時令,將每年日影最長的一天定為「冬至」,日影最短的一天定為「夏至」,晝夜平分的兩天分別是「春分」和「秋分」。

據說,商朝時只有4個節氣,周朝時分為8個,秦朝時更細分為24個,漢朝則將24節氣編入曆法,成為國家法定節日。


「清明」便是其中一節,踏青賞花,哀樂由己。


「寒食」則不同。


「寒食節」的設立,源自能屈能伸、雄才大略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姬重耳



西周末年,內憂外患,烽煙四起。


周厲王親近佞臣、鉗制言論,百姓道路以目、噤若寒蟬。


前841年,首都鎬京「國人」暴動,迫使厲王逃彘,周、召二公共和執政。中國歷史從這年開始就有了確切紀年,史稱「共和元年」


共和之後,王室衰微,雖有周宣王迴光返照,無奈積重難返。宣王之子幽王又因寵幸褒姒,廢掉王后和太子,一時天怒人怨,岐山崩塌、三川斷流。


前771年,廢太子宜臼的外公申侯,聯合犬戎攻破鎬京,殺幽王於驪山之下,西周就此滅亡。

宜臼被申侯、晉文侯等擁立為王,都洛邑(今洛陽),史稱周平王。幽王餘孽則另立幽王之弟為周攜王。



前760年,晉文侯誅殺周攜王,結束了周王室二王並立的局面,自此,周朝王脈繫於周平王一身,史稱東周。


周王成為虛君,諸侯爭相稱霸。中國從此進入長達240多年「禮崩樂壞」的春秋亂世。


晉文侯因勤王有功,深得周平王倚重,擁有「代王征伐」大權,晉國從此坐大,為日後稱霸中原奠定了基礎。


前746年,文侯死,昭侯立。昭侯封叔父姬成師於曲沃為君,叔侄不和,連年征戰。


前678年,曲沃桓公的孫子曲沃武公幹掉晉文侯的曾孫晉侯緡,兼并晉國土地,又賄賂周釐王,奪得晉侯封號,改稱晉武公



翌年,武公死,獻公立。


即位第五年(前672年),晉獻公攻打驪戎,虜獲驪姬姐妹花,雙宿雙飛,十分寵愛。

前665年,驪姬生下兒子奚齊,晉獻公愛屋及烏,便打算立奚齊為太子,可前面已有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公子夷吾,而且3個兒子都很賢能。


怎麼辦?


獻公精蟲上腦,想盡千方百計擺布太子申生,一會派他去鎮守曲沃,一會派他去打仗送死,最後在驪姬的設計陷害下,居然逼得太子申生自殺。


太子死後,重耳、危在旦夕,只得各自逃難。


起先,重耳逃到蒲邑,夷吾逃到屈邑。晉軍隨後殺到,倆人只得流亡國外,重耳投奔狄國,夷吾逃亡梁國。


前651年,老色鬼晉獻公終於體力不支,掛了。


晉國重臣里克誅殺驪姬姐妹和相繼即位的公子奚齊、公子悼子,派人到狄國迎立公子重耳為王。


不料重耳厭倦了爾虞我詐的宮廷權謀,更深知此時返晉,必成眾矢之的,難保善終,謝曰:


「負父之命出奔,父死不得脩人子之禮侍喪,重耳何敢入!大夫其更立他子。」


不得已,里克又派人到梁國迎立公子夷吾。


夷吾也擔心自己勢單力薄,回國後根基不穩難以服眾,就抱緊了姐夫秦穆公的大腿,許諾一旦即位,便把晉國河西地區的土地送給秦國;又承諾把汾陽之地封給里克。


前650年,秦穆公派兵送夷吾回到晉國,里克等擁立他為晉惠公


不料夷吾翻臉比翻書還快,初登大寶便背棄諾言,既不給秦國河西之地,還賜死了功臣里克,大失人心,乃父締結的「秦晉之好」罅隙頓生。


即位八年後(前643年),夷吾心裡仍不踏實,又派人去狄國誅殺哥哥重耳。


已在狄國避世偷生12年的公子重耳聞風而走,開始了他的國際大逃亡。



此後整整7年,自狄國至衛國,齊國,曹國,宋國,鄭國,楚國,秦國,公子重耳惶惶然如喪家之犬,嘗盡了人生悲喜、酸甜苦辣。


正所謂患難見真情。


7年上山下鄉的艱難歲月里,重耳身邊有一群始終不離不棄的好基友,或同被而眠暢談人生理想,或切磋琢磨經世濟民之道,比較知名的有:狐毛狐偃趙衰先軫介子推

今天要說的故事就發生在重耳離開狄國、逃亡衛國期間。


初到衛國,衛文公壓根就沒把重耳當成「衛國人民的老朋友」,隨便打個哈哈就把人禮送出境。重耳一行只得繼續往東,前往齊國。


走到五鹿(今濮陽東南)一帶,重耳飢餓難忍,看到田邊有農夫正在吃飯,便讓人去討點吃的。


不料就連農夫也看不起這伙城裡來的落魄公子,有人還戲謔般地給他們盛了碗泥巴。



重耳氣得想哭。


趙衰卻勸他說:「土者,有土也,君其拜受之。」土地是國之根本,這是預示著公子將榮登大寶、廣有四海啊!


要說趙衰這哥們一點也不「衰」,真會給領導寬心,餓都快餓死了,還給人畫這麼大一張餅。


這時,旁邊的介子推卻一聲不吭找了個僻靜地兒,拔了點野菜,又從大腿上割下一塊肉,默默地給重耳煮了碗肉湯。


——這就是政工幹部和後勤幹部的區別!

表態發言再漂亮,也不如一碗肉湯能暖胃。


果然,當重耳知道自己吃的是介子推的肉時,感動得熱淚盈眶,許諾有朝一日為君,一定要好好報答介子推。



什麼叫絕對忠誠?


領導餓得頭昏眼花時,從自己腿上割塊肉下來送到領導嘴邊才叫「絕對忠誠」;


自己嫌疼、從別人腿上割肉的只能叫「忠誠」;


不捨得割肉、光知道拿漂亮話糊弄領導,那還不是「偽忠誠」?


有些年輕人跟著領導出去考察,給領導帶根象牙,自己就敢收鑽石,這恐怕連「偽忠誠」都算不上,簡直是領導的心腹——大患。


前637年,晉惠公夷吾去世,太子即位,政局動蕩,人心思變。


此時,重耳已經輾轉漂泊到了秦國。晉國大夫欒枝、郤谷等人便偷偷跑到秦國,勸重耳歸晉稱王。

重耳遊歷天下羽翼漸豐,秦穆公也早就煩透了白眼狼小舅子夷吾,表示全力支持重耳復國。


前636年春,重耳在秦國軍隊護送下,終於回到闊別19年的晉國故土。



倉皇離京一公子,衣錦還鄉晉文公。


狐偃等人勤王伴駕19載,終於修成正果,加官進爵、封賞厚賜,真如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一般。此時,獨獨不見了割股奉君的介子推。


原來,介子推認為,重耳歷盡劫波終於復國,這一切都是天命所系,正所謂「功成不必在我」,一回國,他就帶著老母躲進綿山隱居去也。


有人聽說了這事,很為介子推抱不平,就編了首打油詩,一時在朋友圈瘋轉,詩云:


有龍于飛,周遍天下。


五蛇從之,為之丞輔。


龍反其鄉,得其處所。

四蛇從之,得其露雨。


一蛇羞之,死於中野。


晉文公看到這首詩,才想起自己當年喝下的那碗人肉湯,便親自帶人前往綿山,尋訪介子推欲行封賞。


可那綿山綿延數十里,重巒疊嶂,谷深林密,竟無法可尋。晉文公不知搭錯了哪根神經,居然想出了三面燒山、網開一面,逼介子推出山的「妙計」


大火持續數日方熄,而介子推卻始終沒有出現。後來,搜山的人們在一棵枯柳樹底下發現了介子推和老母的遺骨。



文公痛心不已,在綿山為介子推立祠祭祀,並下令全國在介子推忌日禁火一天,人皆寒食。


只因文公一把火,從此萬戶炒菜難。


介子推的絕對忠誠,深深感動了晉文公,卻也坑苦了老百姓。


從此,朝廷越是需要忠誠,就越是宣揚介子推,越是推崇寒食禁令。據說在漢朝,寒食節要禁火一個月!簡直是邪教。

後來,強人曹操曾廢除過寒食禁令。


三國歸晉之後,司馬氏根基不穩,就特別鍾愛900年前的老晉國定下的這條規矩,恢復寒食禁令,並推廣到全國。


介休之日,寒食三天。從此,寒食節成為全國性的節日。


走進新時代,寒食節也有了新的意義和內涵。


寒食清明相伴,慎終追遠常思。陽春三月,正是萬物復甦、草木萌芽之時,大家一定要牢記總書記囑託,像愛護生命一樣愛護生態環境,注意文明祭掃,小心火災。


寒食寒食,冷的是口腹,暖的是人心。


忠誠勿掛嘴邊,清明自在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滄海觀瀾 的精彩文章:

看天上!鐵在燒!

TAG:滄海觀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