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外星人到底在哪?普利茅斯大學新建AI尋系外生命系統

外星人到底在哪?普利茅斯大學新建AI尋系外生命系統

Root 假裝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出品 | 公眾號 QbitAI

尋找外星人的歷史由來已久。

像1960年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提出的尋找戴森球,以及天文學家嘗試從恆星的光變曲線中尋找不可解釋的特殊天體等方法,都沒有啥定性的結果。

戴森球是假設外星人會充分利用恆星能源的終極解決方案,用大量類似太陽能板的裝置將恆星完全包裹,百分百利用恆星的全部光芒。

一個木星那麼大的矩形物體,肯定出自智慧生命之手,比如《太空堡壘卡拉狄加》中的這艘巨大的宇宙戰艦。當然,這部科幻片中的這艘戰艦,規模還遠遠達不到木星那麼大。

最近,天文學家把希望放在了AI身上。

普利茅斯大學機器人及神經系統中心(CRNS)今天將會在英國利物浦的歐洲天文與空間科學周(EWASS)彙報用AI尋找外星人的研究進展。

他們運用人工神經網路(ANNs)來估算宇宙中存在外星生命的概率。

「現在我們對人工神經網路很感興趣,希望能用這個技術探測出外太空里,智能的星際航天器從而找到外星生命。」普利茅斯大學博士生Christopher Bishop說。

尋找外星人的Alma天文台,Atacama Large Millimetre Array

ALMA天文台的簡單介紹

他們的AI系統工作原理,是把系外觀測到的行星分為五類:和目前地球最相似的、和早起地球狀態相似的、類火星的、類金星的以及類土星衛星泰坦的。

分好類之後,神經網路可以根據生命存在的特徵設置參數,對這五類行星做評估,看存在外星生命的可能性。

接卸來會有外太空任務,能用上NASA的尋找外行星的TESS太空船,還有歐洲航天局的ARIEL星際計劃。

這兩個任務都會收集到大量的數據,普利茅斯大學機器人及神經系統中心所訓練出的AI模型正好可以分析這些數據,從中尋找可能存在生命跡象的星球。

「就目前的結果來看,先把系外行星分類的方法被證明相當有用。」負責這個項目的普利茅斯大學科學工程教授Angelo Cangelosi說。

你可能感興趣

誠摯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編輯/記者,工作地點在北京中關村。期待有才氣、有熱情的同學加入我們!相關細節,請在量子位公眾號(QbitAI)對話界面,回復「招聘」兩個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量子位 的精彩文章:

科大訊飛2017年報:營收54億利潤5.9億,政府補助1.18億
下一版Win10,微軟人工智慧平台Windows ML要和你見面了

TAG:量子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