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把過去交給祖先,把未來交給子孫

把過去交給祖先,把未來交給子孫

踏著清明時節的細雨,沿著僅存的青石板,一起看一看東至過去的人情風貌和不可預知的未來。

01誰還知道故鄉的從前?

我的故鄉姜壩,30多年前掘出了石簇,對比良渚文化時期的文物,離現在有5500多年,晚至商周,也有3500年。

5500多年前的故鄉是什麼樣子?3500多年前的蛤蟆墩有沒有人類居住?

我們只知道,當他們和這一片水相逢、這一片地相遇的時候,就毫不猶豫地留了下來。

他們在這裡開荒種田、紡紗織布、打魚曬網,然後生兒育女、繁衍生息,這一片山水,是我們的先人汲汲於生、汲汲於死的家園和歸宿。

02返鄉祭祖的人,奔向異鄉的無奈

四散生活的年代不專屬於戰亂年代和飢餓時期,也屬於當代。你你我我正在被時代裹挾,都有著不得不奔向異鄉的無奈。

每個人的故鄉都有一條老街,我們曾經幾乎每天都會走過。如今,這裡屬於陪讀老人和留守兒童。

但是,只要你隨意地走在街上,偶一回頭或一抬頭,店鋪里的主人或許會叫著你的小名,這時候感受,才是回家。

實際上,有沒有人記得你或者是否喊得出你的小名都不必在乎。我們只要長時間的遠離,終將成為這裡的過客。

你站在街頭,看看行人和車流,在田埂邊感受稻禾和泥土,看看村裡還認識的鄉親。

走走老屋、串串老巷洞,摸摸村裡的老樹朽枝,或者膜拜一下祠堂里的祖宗牌位,在先人墳前佇立。

只要你做這些,你心中的風景就會告訴你,你是誰。

03村莊正變得熟悉而陌生

可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這些老街開始變味了,說大話、攀比之勢也浸淫著這裡的風氣,古樸的村落,有點迷失了方向。

我們何不輕便地找個話茬,不去爭個彼此,與熟悉的朋友、路人、親戚聊上幾句。

沒有開始也沒有結論,沒有問題也沒有答案,說就說著,聽就聽了,聊就聊著,記就記著,忘就忘了。

我喜歡的家鄉是舊氣的,舊得只剩下青和綠兩種顏色。青色是牆壁的顏色,綠色是莊稼的色彩。

算了,把過去的交給祖先,把未來交給子孫,把時間交給自己,趁著清明假期,好好看看家鄉。

圖片實拍自姜壩

圖片來自周共和老師,馬民新老師,管婷

寰行中國系列

周海濱官方微信公號

周海濱作品集

口述歷史系列:

《家國光影:開國元勛後人講述往事與現實》

人民出版社(2009)

《我們的父親:國民黨將領後人在大陸》

華文出版社(2010)

《失落的巔峰:六位中共前主要負責人親屬口述歷史》

人民出版社(2011 )

《回憶父親張治中》(張素我口述 周海濱撰述)

江蘇文藝出版社(2012)

《我的父親韓復榘》(韓子華口述 周海濱撰述)

中華書局(2013)

《欣悅與彷徨:張治中父女的家國往事》

中國青年出版社(2018)

寰行中國系列:

寰行中國1《別處,是歸客》

華文出版社(2014)

寰行中國2《風從西邊來》

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

寰行中國3《十四行》

湖南文藝出版社(201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海濱 的精彩文章:

中國公元前就遠遠落後於西方

TAG:周海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