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八百年悲情家族——謎一樣的李陵

八百年悲情家族——謎一樣的李陵

作為李廣的後人,李陵是自帶主角光環的那種狠角色。

作為名人之後,相信在李陵的成長過程中, 他應該是受到了多於常人的外界關注。平日走在街上,李陵也一定會博得很多京城少女的回頭率。

風流倜儻的首都少年

像李廣和李敢一樣,李陵本人在青年時期的業務表現,也無愧於祖父李廣。

像他的祖父一樣,李陵很早進入中央警衛團——統帥建章宮的羽林軍。曾經作為偵察團長,帶領八百士兵,深入匈奴腹地兩千餘里偵察敵情。之後,被任命為騎都尉(官階,俸祿二千石,掌監羽林騎),帶領五千荊楚士兵,在酒泉和張掖訓練,以防匈奴。

正如我們前文所提到的,李陵生命的轉折,發生在公元前99年。漢匈再戰,貳師將軍李廣利率兵出征大漠,漢武帝劉徹要求李陵為李廣利監護輜重,配合李廣利的主力部隊。然而,從這個時候開始,一系列相互關聯,但又看起來極其不合理的選擇,最終導致了李陵的悲劇。

命運的轉折即將來臨

第一個不合理的選擇,五千步卒出征大漠

李陵本人要求用自己的五千步卒獨立成軍,作為偏師,來配合李廣利的正面作戰。漢武帝劉徹曾經提醒李陵,是沒有那麼多騎兵來裝備給李陵的。然而,李陵卻誇下海口,五千步兵也足以橫掃匈奴王庭。

用五千士兵橫掃匈奴王庭,戰略上是沒有問題的。二十年前,初出茅廬初生牛犢的霍去病,曾經以800騎兵,橫掃漠北,最後一步步成為西漢將星。然而,這個計劃,在戰術上的問題就太嚴重了,因為步兵和騎兵的戰鬥力和機動力相差過於懸殊。古代步兵和騎兵的差距,相當於今天步兵和裝甲兵的區別,這個差別就太大了。

為什麼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我們做如下可能的幾個假設,

①李陵紙上談兵,不了解同匈奴戰鬥的殘酷;

②李陵想賭一把運氣,用軍事冒險為家族爭光;

③漢武帝激將李陵,想讓李陵複製霍去病的案例。

說李陵不懂匈奴戰法,這個說不通,畢竟在張掖和酒泉,他是能夠長期接觸到漢匈戰爭的實踐與培訓的。那麼,最大的可能只能是後兩者,李陵想賭一把,而漢武帝也想賭一把。

第二個不合理選擇,不可取的秋季攻勢

漢武帝要求當時的強弩都尉,官拜伏波將軍的路博德(西漢名將,曾經參與討伐南越國戰爭,並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征服海南)斷後,接應李陵偏師。然而,經驗豐富,老成持重的路博德提出自己的見解:秋天,正是匈奴馬匹掛秋膘的時候。這個時候出擊,倒不如待到來年開春,從酒泉和張掖各出五千兵馬,一戰必勝。

然而,多疑的漢武帝拒絕了這個合理化的作戰方案,反而認為這番言論,是李陵和路博德因畏戰情緒而演的一出雙簧。如此考慮之下,漢武帝堅持要求李陵即刻出擊。

第三個不合理選擇,千里長途行軍

當李陵別無選擇,帶著五千步卒匆匆出發的時候,帶著一點點勇敢,帶著一點點豪氣,當然也帶著一點點悲壯,一點點僥倖。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假如李陵在此次征途中沒有遇到匈奴的正規部隊,憑藉李陵多年駐守前線的作戰經驗,完全有可能掃蕩幾個匈奴的部落或者偏師。之後,配合李廣利的主力部隊,一定可以起到聲東擊西的戰術效果。當取得小勝班師的時候,李陵也很可能加官進爵,光宗耀祖。

歷史不容假設。

李陵從居延(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南17公里)出發,五千步卒行軍一個月,一路走到了浚稽山(外蒙阿爾泰山中部)。我們用今天的地圖,來大概標示一下李陵的進軍路線。如下圖

李陵的部隊遠離中原進入阿爾泰山地區

首先,居延並不是個城市,它只是個要塞。所謂要塞,主要以軍事用途為主,沒有人口也沒有最基本的生產生活等功能。居延距離最近的漢帝國腹地——河西四郡(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尚有幾百里之遙,而居延距離浚稽山(阿爾泰山東部),更是超過一千里。而我們用更加精細的地形圖看一看,如下

行軍路上的戈壁灘

所過之處,到處是茫茫戈壁與山地,荒無人煙。

這裡,我們沒有考慮實際的地形變化,而是用直線來大致推測並標示李陵的進軍路線。主要考慮了兩個因素,

第一,沿途的地形多以戈壁和山地為主。根據地質學理論,戈壁的成因跟岩石與地殼活動有關係,而岩石的形成一般需要幾十萬年才可以。所以,我們判斷,漢武帝時代的森林,草原,湖泊,河流,甚至沙漠,到今天滄海桑田,很有可能會改變地形地貌,甚至是同幾千年前的李陵時代面目全非,但是唯獨戈壁會保持原來的原生態。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地形地貌上的李陵所過之處,很有可能和當年變化並不大。

第二,李陵可能的行軍路線選擇。我們首先在地圖上用標尺,確定阿爾泰山到居延塞的最短距離,大概剛好是600公里。再考慮李陵的行軍時間,根據太史公的記載,大概是用了一個多月。我們換算一下,假設是走一個大直線而不爬山也不拐彎的情況下,李陵每天的行軍速度在20公里/天左右。這個速度,拿到今天來講,實際上速度已經不低了,而且這還需要一個假設條件,就是需要保持這個強度,連續一個月的大運動量行軍。而如果考慮經過的地區大部分是戈壁灘,那麼我們結論是,在軍隊補給正常的情況下,李陵千里直線行軍的可能性更大。

打仗,很大程度上是打後勤。漢軍士兵的奇兵,往往不會帶太多後勤糧草,而只有隨身攜帶的乾糧和冰塊(淡水),否則在行軍機動性上就一定會大打折扣。李陵的荊楚勇士編隊,充其量也是裝備帝國特種部隊的標配,即便是武裝和給養上具備很大優勢,也是靠兩條腿走路的正常人。如此的遠離漢朝腹地,遠離居延塞的一次長途奔襲,讓人感嘆漢軍的勇敢,也讓人感到李陵的魯莽。從基本的常識判斷,只要是遇到匈奴主力,李陵幾乎只能聽天由命。

可悲的是,李陵確實很快遇到了匈奴主力,不僅是匈奴主力,而且是匈奴且鞮(di,一聲)侯單于的主力,三萬騎兵(後又調集八萬騎兵)。這等於是玩家玩遊戲,本來計劃一路打怪升級,裝備和戰鬥力提升後,最後時刻PK大BOSS。然而,李陵的不幸在於,遊戲剛剛開始,就遇到了最終BOSS。

失敗是註定的,只是時間問題。

不得不說,李陵的荊楚勇士組成的漢軍,戰鬥力還是很強的。一路且戰且退,殺傷匈奴騎兵一萬餘人。最終撤退到了距離居延遮虜障(漢長城)還有僅僅一百里的地方。李陵指揮部隊分散突圍,自己則帶著副手,成安侯韓延年,率領十餘人突圍,韓延年最終戰死。

當戰至最後一兵一卒的時候,匈奴招降李陵。

李陵大喊一聲:「無面目報陛下!」(《漢書.李廣蘇建傳》)求生的本能,讓李陵放下了武器。然而我相信,李陵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內心是在滴血,眼睛是在流淚的。

這場戰鬥是慘烈的,除了李陵投降之外,能夠活命逃回漢朝的士兵,只有四百多人,五千荊楚勇士,十去其九。

悲劇,不折不扣的悲劇。然而,更大的悲劇還在等著李陵。

李陵投降的消息傳回長安,司馬遷意外地受到了牽連。然而,受到更多牽連的,是李陵的三族妻兒老小。從主觀情感上,漢武帝還對李陵抱有渺茫的希望。將門虎子,忠良之後,如果這樣的標誌性人物都能夠投降,這對劉徹的打擊將是致命的。於是,漢武帝派遣公孫敖等人,去接應可能性很低的但是仍然有殘存可能的李陵的回歸,就像當年他的祖父一樣殺回漢朝。就這樣,等了一年之久。然而,等來的消息是冰冷的,李陵投降匈奴,甚至開始為匈奴操練兵馬。

消息傳來,漢武帝下令,誅殺李陵三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漁夫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漁夫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