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像索尼,聽著像拜亞,美國人設計的小眾播放器賣的不便宜
便攜播放器這玩意,向來是日本和中國兩國玩的嗨,當然還有韓國,不過韓系品牌在其本土情況怎樣,這個還真沒聽過什麼消息。
所以儘管韓日兩國不斷向我國推銷昂貴的便攜播放器,我國也有不少品牌在輸出國外,所以在我眼裡,播放器並非外來的就厲害。
AR這個品牌個人了解的並不多,難得是個美國品牌,有幸得到一次試用機會,便按部就班擼稿一篇,主角為AR M200,售價2980,非安卓系統,內置AK4490EQ解碼晶元,同時支持雙向藍牙(APTX HD)。
一、開箱部分及產品部分
包裝正面展示,從線描圖就可以看出來M200機身是很低調的哈,左下角是賣點,帶小金標認證。
包裝背面展示,全英文字樣,右下角有防偽碼,個人拿到並非新機器,便免了細節展示。
AR M200機身還算迷你(圖中手為媳婦的手),機身輪廓分明,屏幕應該是2.5英寸的,六枚物理按鍵比較小,雖然有適合盲操的凸出設計,不過個人手大,還是有些不適。
機身除了背面,其餘材質為金屬材質,磨砂質感強烈,下方AR的LOGO還是用機器雕刻的,不過給我最大的意外是機身相當輕,僅127.5g。
機身左側展示,並無按鍵,這是可以省成本的,也可以增加美觀度的,各位可以順便看一下物理按鍵的高度;
機身右側是TF卡槽和開關機鍵,M200自帶32G內存,最高支持200G內存擴展;
機身頂部僅有一個螺絲,我要說的是其邊框和正面面板是一體化的設計,這個是需要成本的;
機身底部展示,4.4平衡輸出、3.5耳機孔、複位孔、TPYEC充電口,細節看上去還行,沒啥破綻。
機身後背是皮質的,有著手機的既視感。按理說這種皮質其實不大適合散熱的,不過AR200機身非常輕,目測內部有足夠的空間,目前還未體驗到發熱明顯的現象。
二、交互部分
AR M200的開機速度應該是我見過開機速度最快的播放器了,不過開機後的界面是相當的原始,屏幕下方僅有四個二級頁面,分別是音樂播放、藍牙、文件夾和設置;頂部有藍牙顯示和電量顯示。
播放界面展示,專輯圖、播放模式、歌曲列表、音量、曲名、時長、進度以及格式一個不缺,屏幕顏色還好,不是早期非安卓播放器那種昏暗的調調。
和目前的主流播放器相比,AR M200的設置內容非常簡單,除了基本的待機定時、語言、屏幕、藍牙、重置、格式化,並沒有增益啊濾波什麼的。而那些播放模式直接就在播放頁展示了,所以了在功能上,它是非常基本的入門的。
不過我還是在音樂播放的「放音設置」里找到了EQ選擇,要我說這交互實在乏善可陳,主要是沒什麼邏輯。唯一令我欣慰的是它的待機定時器,如果你不聽歌,不觸碰按鍵,設置短時間待機,會很省電的。
三、個人主觀聽感部分
按理說這麼一部交互沒任何亮點的機器可以在安卓播放器的唾沫里淪為路人的,不過作為入門級的播放器,看其硬體配置,AK4490EQ解碼和純Class A(A 類)擴音線路也是不錯的。
都說A類聲音寬鬆而溫暖,果不其然,M200搭配Jerry Harvey定製耳機,低頻一開始就抓住我耳朵了,下潛深、彈性出色、凝聚感剛好表現架子鼓,聲場顯得比較大,但器樂分離感並不突出,偏金屬的搖滾樂是首先被排除的,不過民謠和流行,尤其是民謠很有感染力。人聲部分是偏暖的,位置略顯靠後,雖不抓耳,但聲音溫暖而自然,細節點到為止,齒音、換氣什麼的都還在。
高頻相對中低頻要暗一些,延伸感並不突出,突出的順滑度,大提琴的泛音有所控制,但不是很飽滿,單獨聽一些協奏曲,並不大刺激,而且動態在高頻上比低頻少的多,但這副JH耳塞我並不熟悉,所以我換了個人比較熟的謝蘭圖來搭一搭。
換謝蘭圖後,M200的低頻器樂分離感要好了不少,凝聚感沒JH表現的那麼明顯,但中低頻都顯得更加乾淨。彈性依舊出色,氛圍感和JH一樣,並不是很明顯,夠寬鬆夠自然。人聲方面,謝蘭圖表現的還沒JH貼耳,不過兩者在人聲方面確實很像,謝蘭圖顯得更加乾淨一點,細節依舊不多,不過都很容易有結象,都是越聽越有味道的那種。
高頻上延伸感依舊不大明顯,比之JH要亮那麼一點,依然順滑,動態則未提升多少,細節感知要明顯一些,大提琴的鋸齒感略顯柔和,不過高頻上的器樂分離感亦不優秀。
目前市面上非索尼播放器出帶4.4平衡輸出的不超過五款吧,沒想到AR M200節奏挺快的。這是個人第一次體驗4.4平衡輸出的音質,手裡2.5mm平衡輸出的只有水月雨花灑,還好有MEE的4.4轉接頭。
前文說過個人拿到的是樣機,裡面存了不少FLAC格式的無損歌曲,不過大多數不是我的口味,還好有《加州旅館》,還是1994年冰封地獄演唱會現場版的,最經典的版本哈。個人向來不喜歡用這首歌作為試音曲目,不過這次碰到無損的,再加上4.4輸出,個人直接以此曲的欣賞為個人主觀聽感,AR M200擁有150級音量,個人調到了105級。
開場的掌聲直接暴露了錄音筒的位置,應該是在舞台前面(舞台與觀眾之間),掌聲消退的很快,但是聲場感是比較遠的,吉他音色夠亮,且不尖銳,架子鼓和手鼓以及沙錘的音色分的很清,沙錘的沙沙聲如在耳旁分外真實;當節奏吉他和貝斯一起響起的時候,我是觸電的感覺。第一個感知的缺陷是整體有些擁擠,貝斯聲略顯遠(有可能實際是如此)。
人聲響起的時候,依舊不貼耳,有一定的舞台感,結象清晰,在第二段主歌的時候,現場歡呼聲再次展現了聲場的深度;人聲推的比較飽滿,人到中年的Glenn那樸實的唱腔顯示的年齡被暴露了,有些干,假音區變化的有些生澀(我理解是真實的自然還原不錯)。前文我說過在3.5mm直推下,M200的器樂分離度不管是在低頻還是在高頻都是有限的,不過用4.4平衡輸出直推,器樂分離感真的很不錯,這一版里的樂器是非常多的,AR M200沒有亂。到整首曲子結束的時候,倒是讓我覺得其瞬態略弱一些,但觀眾的歡呼聲顯示出的動態還是不錯的。
四、整體總結部分
一開始AR M200那2980元的售價就先入為主,所以儘管它的外觀有著索尼大法的既視感,但其交互讓我忍不住拿它和國磚作對比,沒有觸屏功能,UI簡單,按鍵太小,還沒有返回鍵(菜單鍵承擔返回鍵功能),我心裡是抵觸的。
音質部分,用JH和謝蘭圖兩幅很不錯的塞子來聽,也只能聽個中低頻,而且只能說是個性,而不能是均衡,個性的潛台詞就是優缺點都很明顯。但好在一點是,它的調音是自然的,人聲偏暖但又不過渲染,如果能幹凈點會很受初燒喜歡,總之剛一聽並不抓耳。
但若是聽完3.5的聲音再聽4.4,那感覺就像是從毛毛細雨的春天一下到陽光明媚的初夏,一切都是亮的。
至於其雙向藍牙的功能,個人覺得並不算其優勢,第一這一功能並不少見;第二AR M200續航並不優秀,使用起來也不見得多麼實用。
除了4.4平衡輸出這一驚喜,另一驚喜是AR M200作為純A類擴音設計理論上是比較容易發熱的,但我個人連續三個小時以上的使用並不覺得發熱有多明顯。
※小米發布新耳機致敬索尼,索尼不屑於被「抄襲」
※1250元對拜亞動力來說是白菜價,但是它就出了這麼一個新品
TAG:數碼醫生燕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