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十里春風,白花滿山明似玉
2018年4月5日
農曆二月二十
清明
春分後十五日
斗指乙
則清明風至
每年公曆4月5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15°時,進入清明節氣。
「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本為節氣,後來增加了寒食禁火與慰祖的習俗,形成了節日。掃墓則始於公元34年,由光武帝劉秀倡始。所以,清明既是節氣,也是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農事
清明過後,氣溫逐漸升高,雨量增多,陽光充沛,正是萬物生長、農民耕作的好時節,民間素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清明時節,麥長三節」的說法。此時節,大江南北直至長城內外,處處呈現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
三候
清明
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鴽;三候虹始見。
此時節,雨水較多,空氣清潔,氣溫回升,天清氣明。桐花開始開放,而田鼠卻因為天氣漸熱躲入地下,鵪鶉鳥開始增多,雨後能看見美麗的彩虹。
花信
桐花
桐花
宋 · 方回
悵惜年光怨子規,王孫見事一何遲。
等閑春過三分二,憑伏桐花報與知。
麥花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柳花
閑居初夏午睡起
宋 · 楊萬里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習俗
祭祖思親
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清明祭掃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祭祀的實質,是心境的傳達。每年此時,掃墓,祭拜,做清明果,插柳思親,均是寄託對先人的哀思,也寄寓歷史的傳承。
踏青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清明前後往往細雨霏霏、和風拂拂,「清明時候雨初足,白花滿山明似玉。十里春風睡眼中,小桃飄盡餘新綠。」天氣清新、和暖而明媚,花開正好、春光最盛,便是踏青遊玩的最好時候。
放風箏
放風箏又叫「放斷鷂」。古人認為,清明節放飛風箏可以消除災難、放飛晦氣,除病消災,祈求天賜好運、一年平安吉祥。
養生
中醫認為「春與肝相應」,體內肝氣隨著春日漸深而愈盛大,在清明之際達到最旺。此時養生重在養肝,飲食要清淡,應定時定量,限鹽補鉀,以清補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可適量多吃些柔肝養肺的食品:薺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臟、通血脈,山藥健脾益肺;菊花能疏風清熱,有平肝、預防感冒、降低血壓等作用,也可以適當喝些菊花茶。
安徽農業科學
學術|科普|三農|聚焦|學習|生活
一個接地氣的學術期刊公眾號
?采編:小白 ?排版:小白
TAG:安徽農業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