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1個縣,縣名使用2200多年至今,人口超80萬
寧陽縣,隸屬於山東省泰安市,位於山東省中部,北靠泰安市、肥城市,西接汶上縣,南連濟寧市、曲阜市、泗水縣,東鄰新泰市。
寧陽縣境,古屬徐州之域,西周及春秋時期屬魯國地,戰國時期楚國滅魯國後屬楚國地,秦朝時屬薛郡轄境。漢高帝元年(前206年),於寧山(今伏山村南)之南置縣,故名寧陽縣;今縣境內寧陽縣、剛縣(治今寧陽縣堽城鎮)、桃山縣(治今寧陽縣石碣集)、汶陽縣(治今寧陽縣蔣集鎮黃家庵附近)並存。
東漢時,今縣境內寧陽縣、成縣、剛縣、汶陽縣並存。三國曹魏時,今縣境內寧陽縣、剛縣並存。西晉時,剛縣改稱剛平縣,今縣境內寧陽縣、剛平縣並存,後廢寧陽縣。南朝劉宋時,剛平縣廢,於今縣境內僑置平原縣,北魏、北齊延續不變。
隋朝開皇十六年(596年),改平原縣為龔丘(邱)縣,唐、五代延續不變。北宋大觀四年(1110年),改龔邱縣為龔縣。金朝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為避顯宗(完顏允恭)諱,龔縣復漢舊稱即寧陽縣。
元朝至元二年(1265年),寧陽縣併入滋陽縣,大德元年(1297年)復置寧陽縣;此後曆元、明、清,寧陽縣均隸屬於兗州府。
建國後,寧陽縣先後隸屬於泰西專署、泰安專區、濟寧專區、濟南市、泰安專區、泰安地區,1983年劃歸泰安市管轄至今。
寧陽縣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下轄2個街道、10個鎮、1個鄉,總人口82.2萬人。
寧陽縣歷史名人:夏侯勝(西漢朝今文《尚書》學「大夏侯學」的開創者)、夏侯建(西漢朝今文《尚書》學「小夏侯學」的開創者)、劉盆子(漢建世帝)、戴封(東漢大臣)、劉楨(東漢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于禁(三國時期曹魏名將)、許彬(明朝內閣首輔)、吳崇禮(明朝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刑部尚書)、張登雲(明朝進士,明朝中後期著名將領)、寧之風(清朝進士,官至太宰太傅)、周百順(清朝進士)、黃恩彤(清朝進士,《南京條約》主要簽訂人之一)等。
TAG:青梅煮酒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