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盧森堡紀行—盧森堡市

盧森堡紀行—盧森堡市

導語

2586平方公里,這個範圍放在中國,相當於一個中等縣。但在歐洲,便是一個國家盧森堡的領土面積了。而盧森堡也是現存唯一的大公國,雖然國土不大,但被稱為是「鋼鐵大國」,人均收入世界第一,幾十年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在接下來的遊記里,就來看看盧森堡這個國家。

百度百科

盧森堡大公國(盧森堡語:Groussherzogtum L?tzebuerg,法語:Grand-Duché de Luxembourg,德語:Gro?herzogtum Luxemburg),簡稱盧森堡,位於歐洲西北部,被鄰國法國、德國和比利時包圍,是一個內陸小國,也是現今歐洲大陸僅存的大公國,首都盧森堡市。因國土小、古堡多,又有「袖珍王國」、「千堡之國」的稱呼 。 [1]

盧森堡地形富於變化,在歷史上又處於德法要道,地勢險要,一直是西歐重要的軍事要塞,有北方直布羅陀的稱號。 [1]

盧森堡於公元963年形成統一體。15~18世紀經歷西班牙、法國、奧地利的統治,1815年成為大公國。1867年成為中立國,1948年起放棄中立。 [1]

盧森堡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歐盟和北約創始成員國之一,擁有歐盟多個下設機構,如歐洲法院、歐洲審計院以及歐洲投資銀行,被稱為繼布魯塞爾和斯特拉斯堡之後的歐盟「第三首都」。同時是高度發達的工業國家,還是歐元區內最重要的私人銀行中心,及全球第二大僅次於美國的投資信託中心。金融、廣播電視、鋼鐵是其三大經濟支柱產業,該國失業率極低,人均壽命80歲。 [2]

這天從布魯塞爾坐火車到盧森堡首都盧森堡市一共3個小時。到達盧森堡市後,先坐火車到埃特爾布呂克。然後繼續坐大巴車向菲安登(Vianden)小鎮進發。

鎮內最出名的景點是菲安登城堡。小鎮還因為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在流亡期間曾到訪過、以及巴黎公社後的1871年曾在此居住過而留下了大文豪的足跡,因而小鎮有了文學的氣息。

當年雨果居住過的那幢小樓,現在既是雨果的故居,也是鎮里的文學博物館。可能正是雨果這段跟菲安登有關的經歷,所以有人給了菲安登「雨果小鎮「的稱號。

菲安登還是盧森堡二戰中最後一個擺脫德國佔領的地方,這裡曾爆發過打敗納粹德國的菲安登戰役。

其中烏爾河(Our River)從鎮區穿過。

菲安登小鎮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高盧羅馬人時代,當時位於現在菲安登城堡山頂的位置就有一家軍事要塞。而菲安登首次有歷史記錄是公元698年,一位叫聖·日米娜(Saint Irmina)的,建造了一個葡萄莊園,並把這個葡萄莊園當作禮物送給了埃希特納赫修道院(the Abbey of Echternach)。

菲安登的雨果故居,位於烏爾河橋北橋頭東側

當年雨果在菲安登時,曾居住過這棟房子一樓的一個房間,這個房間靠近烏爾河,房間里可以看到烏爾河及對面山頂上的菲安登城堡廢墟。博物館創建於1935年雨果逝世五十周年之際,2002年雨果誕辰200周年之際博物館進行了翻修,博物館裡有雨果的手稿及書信展出。

雨果流亡法國國外期間的19年中,曾在1862年、1863年、1865年到訪過菲安登,1871年他成為巴黎公社的政治難民後,又到菲安登度過一段較長的時間,有資料說這期間他還曾在菲安登城堡里居住過三個月。

很多人查的資料,都認為雨果是被「流放」到菲安登。但當年雨果其實並不是被流放,而是由於政治原因自己主動選擇流亡到國外。1851年12月,拿破崙發動政變,宣布帝制,大肆進行鎮壓,雨果因此選擇了流亡國外,直到1870年3月拿破崙三世垮台後,雨果才回到巴黎。雖說英文都是「exile」,但「流亡」和「流放」在中文意思裡面還是有點不一樣。結合雨果的實際經歷翻譯成「流亡」應該更合適。

而英文里介紹雨果流亡期間去菲安登的經歷時,用的是「Visit」,而並非「exile」,所以在雨果故居前的簡介牌上,在介紹雨果到訪菲安登的經歷時,說當時到訪菲安登是屬於他德國萊茵河之旅的一部分。

另外,雨果的流亡期間內,菲安登也不是長期居住地,雨果長期居住在英吉利海峽的海峽群島(Channel Island)。

雨果在流亡之初,先去了比利時布魯塞爾短暫居住,之後去了群島的澤西島(Jersey)長住,雨果在這個島上居住了大概4年時間(1852-1855年),1855年,他搬到了群島中更小的根西島(Guernsey)上,並在那裡一直居住到1870年拿破崙三世倒台。

一路上欣賞小鎮風光也挺有趣,據說盧森堡人很喜歡在自家的小院子或者台階、窗台上放些小玩具、小擺設之類的,時值萬聖節,所以很多人家放的都是南瓜、幽靈、巫婆之類相關的裝飾物。

另外從小鎮上遠遠的就可以看到小鎮山頂上的菲安登城堡。

繼續在小鎮裡面逛著,繼續看很多人家外面的萬聖節裝飾。

沿途再看看菲安登的街道及建築。

然後來到菲安登城堡,城堡建於公元11到14世紀之間,原址上是古羅馬人(高盧羅馬人)的一個要塞,而菲安登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這個這要塞。城堡最早屬於菲安登伯爵家族,後來轉給盧森堡伯爵,之後又轉給拿騷家族,拿騷家族後來成了荷蘭的皇室。18世紀城堡曾受到大火和地震的影響,損壞嚴重。1820年荷蘭的威廉一世把城堡賣給了一位當地商人,這位商人得到城堡後,零星地把城堡內的設施及磚石都變賣了,城堡因此成為廢墟。1827年,當時的菲安登伯爵曾回購了城堡廢墟,並希望開始修復它,但不幸地是,之後遇上了1830年的比利時革命。1851年,荷蘭的亨利王子自費重建城堡的小教堂。

1871年,雨果曾在城堡住過三個月。

直到1890年,拿騷·威爾堡的阿道夫(Adolphe of Nassau-Weilbourg)成為盧森堡大公時,也花了很多精力來修復城堡,但他的修復工作之後被第一次世界大戰打斷。

而菲安登城堡在1944年的菲安登戰役中作為重要的防禦工事,在現代戰爭中發揮了它的軍事價值,為菲安登戰役取得勝利作出了貢獻。

直到1977年,盧森堡大公吉恩(Jean)將城堡讓給國家,大規模的修復工程才得以重新開始,城堡現在基本得到完全修復,並對遊客開放。

這天由於城堡不開放,因此只在外面的紀念品商店看了下。

看完城堡外觀,繼續在小鎮裡面逛了一下,就趕回盧森堡市了。

回到盧森堡市後又開始下雨了,按著地圖指示,往大峽谷的方向走去。一路上可以看到各樣的雕塑。

經過了憲法廣場上的銀行大樓,這裡是可以免費進去參觀的,因此就進去看了看。在裡面陳設了一些各年代的銀行設備、盧森堡曾經用過的貨幣、最有趣的是有個金庫可以進去參觀,金庫的大門果然很厚重。

這是當時的銀行工作台。

各種錢幣。

從大樓出來後走了不久就到了大峽谷上的阿爾道夫大橋。非常雄偉壯觀啊。把一個城市建在這樣一個大峽谷上是挺特別的一件事,連帶整個城市也分成了上、下兩部分。

阿道夫大橋建於20世紀初阿道夫大公統治時期,也是當初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石拱橋,全長153米。該橋跨越大峽谷,連接盧森堡市的新舊兩個城區。大橋由法國人Paul Sejourne和盧森堡人PaulRodange設計,整體結構設計模仿了美國費城的核桃路大橋。

看完大橋後,又來到憲法廣場,在廣場中央有一座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盧森堡士兵的陣亡將士紀念碑。憲法廣場上的陣亡將士紀念碑於1923年完工,當時是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所陣亡的三千名盧森堡士兵,二戰時曾被毀,之後重建,紀念碑也因此具有了雙重的意義。紀念碑高12米,是一座方尖形建築。在紀念碑的頂部站立著象徵勝利的勝利女神。勝利女神設計出自盧森堡設計師克勞斯之手。

記得在上海世博會期間,金色女神做為國寶,也和丹麥的國寶小美人魚一樣也去了自己的國家館門口展示。

.然後來到聖母教堂,教堂建於1613-1621年,開始是一座教會學校,1935年擴建了三個尖形屋頂在上面之後才作為了教堂。大門的結構是文藝復興時期藝術風格與巴洛克式風格相結合的產物。

進入教堂內部,雖說盧森堡教堂不比其他那些歐洲的教堂那麼的金碧輝煌,但是簡潔的風格和牆柱上的阿拉伯圖案也足以讓人震撼。

教堂里的彩繪玻璃窗也很特別,非常有現代感。

然後來到盧森堡市政廳(Hotel de Ville),建於公元1830年至1838年間,屬於新古典主義風格,整座建築線條流暢,色彩明快,高雅而和諧。

對稱的兩層平房式建築,看起來相當古典雅緻,

對稱的窗戶、雕刻、裝飾,甚至連花盆都是對稱的,迷你版像宮廷般的階梯,以及位在兩側、象徵盧森堡國家的獅子雕像,融所有國家特色於一身

而這個市政廳也是市長平常正式辦公的所在地,重要貴賓的接待也會在這裡。

市中心的威廉二世廣場(Place Guillaume II),廣場以荷蘭國王和盧森堡大公威廉二世命名。威廉二世青銅騎士雕像就坐落在廣場中心,1849年落成,大理石基座飾有浮雕,威廉二世騎在駿馬上,手拿禮帽目視前方,威風凜凜。

這時街上仍然還下著雨。而盧森堡大公的宮殿就藏在這種普通的街道里

大公宮殿建於1570年西班牙統治盧森堡時期,具有濃重的阿拉伯及哥特式風格。1890年盧森堡擁有了本國自己的阿道夫大公後正式成為大公宮殿,之前宮殿是歷任盧森堡的統治者居住的行宮。宮殿有一部分用於議會辦公,旁邊還有歐盟的機構。

大公宮殿門口有持槍的守衛。

而這天也並不對外開放。

有人這樣形容盧森堡:「如果說城堡是盧森堡的標誌,而森林則是盧森堡的靈魂。」

在這一片小小的國土內,市中心的堡壘區就在天然的峽谷之上。下方的阿爾吉特河切穿了峽谷,橫跨在市中心,兩側高聳的懸崖成了天然的軍事要塞重地。

接下來就來到盧森堡古堡了。現在古堡的地面上只剩了一些斷石殘垣,這裡可以俯瞰盧森堡城市的下部。很多旅遊指南給這個區域的美譽是『歐洲最美麗的陽台』,站在這裡鳥瞰這眼前的景色,居高臨下的把所有峽谷、古堡、村落、大橋美景通通盡收眼底,神秘而古老的景色。

接下來的旅程則是去參觀古堡的內部地下部分,看看構造複雜的地道等。此時也正在下雨,所以參觀地道正是一個再好不過的選擇。可以進入的區域包括介紹要塞歷史的紀念館,要塞山體內部、炮台,以及城牆的一部分。

這裡可以看到炮台。

地道裡面路線錯綜複雜,很有感覺。

其中的一條地道還能通到一座橫跨峽谷的拱橋的橋洞中。

從古堡出來後,大約4點多,所以又去了附近的歷史博物館。在裡面乘了一個叫做「大電梯」的電梯,盧森堡的這個大電梯果然是非常大,大到它停在的時候會以為是個大房間,據說這曾經也是歐洲最大的電梯。出來後,就坐車回布魯塞爾去了。

寫到這裡,整個盧森堡的遊記就到這裡結束了。

預告

下面的遊記則又回到比利時去鑽石之城——安特衛普。

個人公眾號:凡人思維

長按識別左邊二維碼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凡人思維 的精彩文章:

TAG:凡人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