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阿爾茨海默症之番外篇:「林」「海」「學緣」

阿爾茨海默症之番外篇:「林」「海」「學緣」

1864年6月14日,阿爾茨海默出生於德國維爾茨堡南部的小鎮馬克特布海特(Marktbreit)。1870-1874年,他在當地念了小學(貌似是五年制?)。1875年,年僅10歲的阿爾茨海默獨自來到阿莎芬堡就讀一所天主教中學,住到了寄宿家庭,只有假期才能回家。直到1878年,因為他的父親也來到了這邊工作,把全家都搬到了阿莎芬堡,他才得以再次和家人生活在一起。1883年,阿爾茨海默從阿莎芬堡的高中畢業,由於對自然科學(尤其是組織學與病理學)的濃厚興趣,他進入柏林大學的醫學院學習,隨後就讀於圖賓根大學和維爾茨堡大學,最終於1887年在維爾茨堡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他的論文題目是《關於耳垢腺的研究》(On the earwax glands)(博主就想說一句話,你的博士畢業論文和你將來的研究方向確實可以是不搭界的,跨界的童鞋們加油!)。

初露鋒芒

19世紀末,一種對精神病人的特殊護理方法在德國十分盛行,即富裕的家庭會僱傭年輕的醫學博士陪同病人旅行(類似於成人版的月嫂吧)。在1885年5-10月,阿爾茨海默也同樣陪伴了一位患有心理疾病的婦女旅行了5個月。遺憾的是,有關該病人的身份和病情的相關信息沒有保存下來,甚至他們的旅行路線也沒有可查的記錄(其實我更感興趣的是當時的費用問題)。這段職業生涯早期的經歷,對他今後的科學事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會不會是因為有錢了?)。旅行歸來後,1888年12月19日,阿爾茨海默受雇來到法蘭克福精神病院工作,從這裡開啟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段研究旅程。

法蘭克福的新星

阿爾茨海默在法蘭克福精神病院一共工作了14年,在這裡他成為了一名醫術高超的臨床醫生。當時法蘭克福精神病院的院長是肖利(Emil Sioli,1852-1922),他本人既是一個具有深厚科學素養的臨床醫生,同時還非常注重培養優秀的年輕人,當時的弗朗茨·尼氏(FranzNissl,1860-1919,對的,就是那個尼氏染色法的開創者)、卡爾·魏格特(KarlWeigert,1845-1904,那個解剖天花患者和發現彈性纖維的大牛)、路德維希·埃丁格(LudwigEdinger,1855-1918,研究疼痛和眼神經的又一頭大牛)都在這裡工作。

其中,阿爾茨海默與尼氏的關係最好,並進行了長期的合作,他們倆共同出版了6卷本《大腦皮層的組織學與組織病理學》。尼氏常常指導阿爾茨海默如何在臨床工作中進行科學研究,這為今後發現「阿爾茨海默症」打下堅實的基礎。據尼氏回憶,兩人的合作是充滿激情與睿智的。白天他們忙碌於各個病房,一到夜晚,他們則聚集到組織切片機前研究人的腦組織標本,他們有著明確的目標——了解精神病人腦內的病理變化,這個問題在當時的醫學界是一片空白(所以晚上加班的同學們就不要再覺得自己辛苦了,因為加班搞科研但是沒有加班費這個傳統在一百多年前的外國就有了)。

法蘭克福精神病院的研究氛圍十分和諧,研究人員之間暢所欲言,精誠合作,沒有人擔心自己的科研想法和計劃會被竊取,並且也沒有傳統意義上師生地位的差別,每個人的看法都不會被所謂的權威所阻滯(我在這裡需要保持沉默)。

1894年,尼氏在阿爾茨海默的婚禮上擔任伴郎,30歲的阿爾茨海默迎娶了非常富有的銀行家遺孀塞西莉亞·蓋森海默(CeciliaGeisenheimer, 1860-1901,猶太裔)。在妻子的資助下,阿爾茨海默可以獨立地進行科學研究(迎娶白富美,走上新巔峰!)。

「林」「海」初遇

1985年,尼氏接受當時德國著名的精神病學家克雷佩林(Emil Kraepelin,1856-192)的邀請去了海德堡大學醫院。隨後的1896年7月,阿爾茨海默接任他的位置,成為第一助手及法蘭克福精神病院的副院長,這次任命是阿爾茨海默的科研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步:他和克雷佩林終於在茫茫人海中相遇了。

1901年,在經歷了7年的幸福婚姻生活後,41歲的塞西莉亞過早地離世了,留下了悲傷的阿爾茨海默和3個年幼的子女(1歲和6歲的女兒,5歲的兒子),這給阿爾茨海默帶來了沉重的打擊,此後他一直沒有再婚。幸運的是,阿爾茨海默一直未婚的妹妹來到法蘭克福,幫其照顧3個孩子並且處理家務。為了克服喪妻帶來的悲痛,阿爾茨海默更加盡心儘力地投入在醫院的工作中。

當然,在這一年,1901年11月25日,阿爾茨海默和她生命中的另外一位重量級的女人相遇了,奧古斯特·登特(Auguste Deter),第一位被記入阿爾茨海默症病史的病人,來到了他的診室。

1902年夏天,克雷佩林邀請阿爾茨海默加入他在海德堡大學的研究團隊,擔任精神病系的助理。然而,阿爾茨海默拒絕了這一職位,轉向申請黑森州州立醫院的位置,可惜最終失敗了。1902年底,在尼氏的勸說下,克雷佩林再次向他發出邀請,阿爾茨海默最終接受了克雷佩林提供的工作,來到了海德堡(這件事情告訴我們,選一個好的伴郎是多麼的重要!)。

阿爾茨海默離開法蘭克福時,肖利及醫院的領導們都十分不舍,但是為了阿爾茨海默可以獲得大學職位,肖利同意了他的離開,並允諾提供所有阿爾茨海默感興趣病例的後續信息(大牛風範!)。

加盟慕尼黑

1903年4月,阿爾茨海默在海德堡大學僅工作1個月,由於慕尼黑大學醫學院的精神病學家布姆(Anton Bumm,1849-1903)突然病逝,克雷佩林接任了慕尼黑大學醫學院精神病系主任的位置。1903年10月,克雷佩林帶著阿爾茨海默等3名工作人員來到了慕尼黑。

當時,慕尼黑大學精神病系正在建造一棟現代化的醫院,這家醫院同時為精神病研究所(現在的馬普精神病所的前身)。1904年11月11日,醫院正式成立(「雙十一」!),阿爾茨海默成為克雷佩林首位研究助理,這是一個無薪職位,但可以自由使用實驗室進行科學研究。

1904年,阿爾茨海默發表了將近300頁的博士後論文,題目為《進行性麻痹組織學研究的鑒別診斷》,這是一項基於170餘例驗屍報告的研究。同年8月被聘為講師;1908年被聘任為副教授。

阿爾茨海默在克雷佩林的指導下,達到了職業生涯的最高峰,在慕尼黑的10年碩果累累。在此期間,阿爾茨海默發表了里程碑式論文《關於梅毒的臨床及病理學研究》。同時,他也對動脈硬化性腦萎縮、癲癇、老年性痴呆、脊髓性肌萎縮等疾病的研究發展做出了許多貢獻。

1910年,克雷佩林在他的著作《精神病學》第8版中首先提出阿爾茨海默症的命名並建立起了一套診斷標。在這本書中,克雷佩林這麼描述到:「這種阿爾茨海默病的臨床解釋仍不清楚,雖然解剖學發現表明這是一種特殊的嚴重的老年性痴呆,但這種痴呆有時會發生在40多歲。」(完美的科研CP)

布雷斯勞的落日

1912年,阿爾茨海默作為國際上著名的神經組織病理學方面的專家,接受了普魯士國王威廉二世的邀請,來到布雷斯勞大學(Breslau,現波蘭弗羅茨瓦夫)精神病與神經病研究所擔任研究所所長以及心理學教授。在前往布雷斯勞的途中,阿爾茨海默患了重感冒,隨後由於並發細菌感染導致其病情發展至亞急性心內膜炎。隨後,阿爾茨海默的健康不斷惡化,1915年12月19日,阿爾茨海默因尿毒症和呼吸衰竭逝世,年僅51歲。

不朽的巨匠

評價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最後兩條標準:「一百歲的時候還沒有掛到牆上;三百歲的時候還在牆上掛著」。

阿爾茨海默雖然沒有做到第一條,不過至少在眼下(今年已經150多歲了),他還是可以在任何一個相關的科研機構的牆上掛著的,這也算是一個小小的安慰吧。希望150年後的後人們不但可以繼續記得他,還可以將他未完的研究攻克下去。年輕的科學家們,加油吧!!

在此特別感謝哈爾濱醫科大學張麗麗老師的相關科普文獻,博主表示最深厚的謝意!

也可以關注我的微博「南南之A貝塔」,歡迎隨時留言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思科學 的精彩文章:

TAG:善思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