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公,你想吃肉也不能火燒介子推呀
01
據說清明節和寒食有點瓜葛,說到寒食節又不能不提介子推。
推哥是春秋時期晉國人,晉國發生內亂,推哥隨公子重耳在外逃亡十九年。重耳回國執政後,即是晉文公。掌權後的重耳賞賜群臣,獨獨忘了介子推。
在這兒插問一句:晉文公你是真忘還是假忘,自己心裡沒點數嗎?
想起來推哥時,介子推和母親已經跑到綿山隱居。
晉文公派士兵搜山也沒有找到介子推。這時候有人出主意說,不如放一把火把介子推逼出來。
出這個主意的人絕對是嫉妒心理在作祟,害怕介子推出山壞了自己的前途。晉文公的腦子也是秀逗了,他竟然同意了。他竟然同意了。他竟然同意了。
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也沒把介子推燒出來。重新派人去找,介子推和母親抱著一棵大柳樹已經成了兩根烤串。
晉文到跟前一看,恍惚間想起介子推曾經割自己大腿上的肉給自己吃,於是探著身子聞了聞,心裡默默地說:還是同樣的配方,還是同樣的味道。
晉文公偷眼看了一下四周,發現有幾個人都流下了口水,立馬臉上一沉,開始大放悲聲。哭過三聲之後,命人在山上修了祠堂,把綿山改名介山,又髮禁令在這一天不準生火,人皆吃寒食。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02
也許把介子推和寒食節聯繫到一起,只是個美麗的錯誤。可能是介子推死得太冤,人們為他抱不平,就把寒食節附會到介子推身上。寒食節和介子推相互影響,綿延千載。人們在談論寒食節時,自然就想到介子推,並為他的命運唏噓不已。
唐代詩人盧象賦詩《寒食》以紀念介子推:
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跡古無鄰。魂魄山河氣,風雷御宇神。光煙榆柳火,怨曲龍蛇新。可嘆文公霸,平生負此臣。
據專家考證,寒食禁火在介子推之前就有了。春季氣候乾燥,人們保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於是就把上一年保留的火種全部熄滅,待寒食過後,重新取火。取火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鑽木取火,一種利用凹面銅鏡聚焦日光取火。分管這項業務的人有一個專有名稱叫司炬。
03
古時寒食在夏曆冬至後105日,禁火時間或長或短,從三五日到一個月不等。禁火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史料記載,寒食期間人們苦不堪言,每年都有因為無法用火而死的人。
東漢末,曹操發了一道《陰罰令》:
聞太原上黨、西河、雁門冬至後百有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為介子推。子青沉江,吳人未有絕水之事,至於推獨為寒食,豈不悖乎!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贏弱,將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長半歲刑,主使百日刑,令長奪一月俸。
在曹操的強力推行下,不再禁火的寒食節,沒有了存在的意義,漸漸和清明合二為一了。寒食節的其他習俗也歸併到清明,比如踏青、掃墓、插柳等等。
TAG:平方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