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墓志銘書法精選

墓志銘書法精選

GIF

墓志銘

墓志銘是一種悼念性的文體,更是人類歷史悠久的文化表現形式。墓志銘一般由志和銘兩部分組成。志多用散文撰寫,敘述逝者的姓名、籍貫、生平事略;銘則用韻文概括全篇,主要是對逝者一生的評價。

《張黑女墓誌》

張黑女,讀作張(zhāng)黑(hè)女(rǔ),音(張賀汝)。《張黑女墓誌》全稱為《魏故南陽太守張玄墓誌》,又稱《張玄墓誌》。張玄,字黑女,清人因避諱康熙皇帝諱,故又稱《張黑女》、《黑女志》、《黑女碑》。北魏普泰元年(531年)刻。原石早佚,清道光初,何紹基得此志舊拓,號稱「天下孤本」,始知名於世。

《元懷墓誌》

《元懷墓誌》志文楷書,十六行,行二十字。志石縱八一厘米,橫八十厘米,厚一九厘米。北朝諸墓誌,則體態多姿,不勝枚舉,各具風韻,《元懷墓誌》平正工整,茂實剛勁,儼然已是唐人楷書的景象。

《元暉墓誌》

《元暉墓誌》全稱「魏故使持節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司空公領雍州刺史文憲元公墓志銘」。北魏神龜二年(公元519年)刊石,原石現藏西安碑林。為北魏書法代表作之一。此志為北魏墓誌中的精品,書寫極為嫻熟自如,清雅超脫,因此志書刻是北魏晚期,已基本擺脫了劍拔弩張的弊病,充滿了平和之氣。

《崔敬邕墓誌》

全稱《魏故持節龍驤將軍督營州諸軍事營州刺史征虜將軍太史大夫臨青男崔公之墓志銘》。北魏正書石刻。熙平二年刻。清康熙十八年出土於安平,不久即毀。用筆外柔內剛,結體活潑,風格妍麗多姿。《海日樓札叢》評稱:「此志用筆略近《李超》,尚不及《刁惠公》之茂密……清潤外復與《司馬景和妻》相近。」

《刁遵墓誌》

《刁遵墓誌》書法渾穆舒揚,是北魏碑誌中著名書跡之一。其提按使轉雍容自得,用筆方圓結合,遒勁有力,起筆收筆以及轉折迴環之處變化多端,每字各不相同,字形端正,結體茂密,圓腴厚勁,具有端 庄古雅之美。與北魏時期眾多碑刻不同的是,它不以勁利險峭見長,而是以凝練秀美取勝。康有為的《廣 藝舟雙楫》把此志列為精品,評曰:「《刁遵志》如西湖之水,以秀美名寰中。」

《高湛墓誌》

《高湛墓誌》全稱《魏故假節督齊州諸軍輔國將軍齊州刺史高公墓志銘》,東魏元象二年(公元539年)十月刻,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山東德州運河岸崩時出此石。楷書25行,行27字。書法秀勁溫雅,字形方扁,運筆雅正含蓄。楊守敬評為骨格整練,謂「褚河南似從此出」(《激素飛清閣評碑記》卷二)。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則將此志與《刁遵墓誌》等並舉,稱「《刁遵》為虛和圓靜之宗,《高湛》、《劉懿》輔之」。 此志曾歸德州封大受,與北魏《高慶碑》、《高貞碑》齊名,合稱「德州三高」。

《解方保墓誌》

《解方保墓誌》(又名《解府君墓誌》)於一九九九年出土於西安市南郊長安一帶。解方保,字阿保,祖望雁門,行伍出身,曾任隋殄寇將軍、帶武尉、右屯衛步兵校尉等職。從書法而言,此墓誌堪輿隋代墓誌精品《董美人墓誌》、《蘇慈墓誌》媲美,是隋代楷書代表作品。

《董美人墓誌》

全稱《美人董氏墓志銘》。隋開皇十七年(公元597年)刻,原石於清嘉慶、道光年間在陝西西安出土。隋人書法,承北魏書體,下開唐朝新風,是南北朝到唐之間的津梁,《董美人墓誌》堪稱隋志小楷中第一,屬歷代墓誌的上品,開唐代鍾紹京一路小楷之先河。其書法布局平正疏朗、整齊縝密,結字恭正嚴謹、骨秀肌豐,筆法精勁含蓄,淳雅婉麗。清羅振玉對其評價很高:「楷法至隋唐乃大備,近世流傳隋刻至《董美人》、《尉氏女》、《張貴男》三志石,尤稱絕詣。」學習此志者,可祛塵俗氣也。

《董秀墓誌》

《董秀墓誌》全稱《唐故董府君墓志銘》。唐開元三年(715)二月八日入土,公元2003年新出土。墓志銘文為魏碑體向行楷轉變時的經典之作,單字徑2.5公分,原石完整僅損一字,全篇書風瀟洒俊逸,靈動舒暢,偶有參入行書用筆,不乏靈動飄逸,兼具北碑之生拙古樸與唐楷之端莊大度,實為書家案頭必備研摩的佳作之一。

《鞏賓墓誌》

《鞏賓墓誌》,也稱《鞏賓暨妻陳氏墓誌》,全稱《周驃騎將軍右光祿大夫雲陽縣開國男 鞏君墓志銘》。撰書不祥。隋開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十月始平縣入窆。清嘉慶二十四年(公 元1819年)四月在陝西武功之南鄉出土。書法精整遒美、 郁穆高爽,屬隋志中整飭平穩一類。用筆方圓互參,結體端方謹嚴而不失靈動。近世金石收 藏家段嘉謨評曰:「字體高古,有鍾、羊法,篆蓋亦得漢魏遺意,後人不能及也。」(《金石一 隅錄》)朱士端則識破其對後世的影響,謂:「書法方整跌宕,已開唐初諸賢法門。」(《宜祿 堂收藏金石記》)。

《蘇慈墓誌》

《蘇慈墓誌》即《蘇孝慈墓誌》,孝慈乃蘇慈之字。隋文帝仁壽三年(603)立石,此志計三十七行,每行三十七字,於光緒十四年(1888)在陝西蒲城縣出土。細觀此冊楷書,點畫清峻,筆意精到,字形結構勻稱妍美,端莊平和,除結字略扁而稍帶六朝遺意之外,與唐人楷法已十分接近,對方筆的運用已十分成熟,與《董美人墓誌》亦極為相似,無疑是初學者學習楷書的優秀範本。

《司馬遷妾隨清娛墓誌》

《司馬遷妾隨清娛墓誌》,傳褚遂良書,全名《古漢太史司馬公侍妾隨清娛墓志銘》傳為唐褚遂良書,徐無聞先生指為偽作,然文拙書工,蓋一善學褚者為之。此為明拓割裱本,外框高32厘米,寬17厘米;內框高24厘米,寬13厘米。

《王琳墓誌》

《王琳墓誌》,全稱《唐故趙郡君太原王氏墓志銘並序》,石灰岩質,縱90厘米、橫90.5 厘米。四側刻雲紋飾,唯下側有「開元廿九年記」數字。志全文32行,滿行32字,有淺界格。徐嶠托顏真卿書志文,應當說是顏真卿又一次施展才能的機會。《王琳墓誌》讓我們領略了顏真卿早年書作的魅力。

《郭虛己墓誌》

《郭虛己墓誌》是顏真卿四十歲所書,比《多寶塔碑》還要早三年,是發現的最早的顏氏書法作品,為研習顏真卿書法者,尤其是新入門者提供了一個更具實用價值的範本。為便於研習者使用,此次影印採用原大割裱的方式,即使每頁文意暢通,又兼顧了書寫連筆的風格。

《汝南公主墓誌》

虞世南《汝南公主墓誌》,33*67厘米,據《金石萃編》記載,此帖宋時刻有碑石,石廣2尺4寸,高1尺4寸,18行,行字數12至15字不等。此即宋時刻石原石舊拓。宋時刻石舊時在今江蘇常熟。明王世貞評此書:「瀟散虛和,姿態風流,有筆外意。」明李東陽也說此帖:「筆勢圓活,戈法獨存。」價低謝絕還價,識者寶之!

《王女節墓誌》

歐陽詢《王女節墓誌》,唐貞觀十年(636)葬,2011年出土於西安南郊,志石拓本高、寬均56厘米,歐書志文23行,有方界格,西安碑林博物館藏。

《徐純中墓志銘》

黃庭堅《徐純中墓志銘》,行楷,72*63厘米,24行,行25字,計548字。1988年出土於江西修水縣,現藏江西修水縣黃庭堅紀念館。

《仇鍔墓碑銘》

趙孟頫《仇鍔墓碑銘》於延祐六年(公元1320年)書,是其晚年力作。運筆方整有力, 遒麗老健,一筆不苟,骨氣深穩,與常見趙書嫵媚甜潤不同。趙孟頫的書法以楷書和行書最好。此書是他楷書代表作之一,他的楷書用筆流暢隨意,但又出規入矩,法度森嚴,其結體疏朗俊秀,飄逸洒脫,幾乎無瑕疵可言。

《朱德潤墓志銘》

元·周伯琦楷書《朱德潤墓志銘》朱德潤(1294—1365),字澤民。平江(今屬江蘇)人。工詩文,喜書札,善畫山水、人物,是元代著名書畫家。周伯琦與朱德潤相交近五十年,情誼篤厚,文中詳記朱氏生平事迹,同時寄託對友人緬懷之情。此篇楷書是周伯琦晚年佳作,蒼勁古拙,功力精湛。

《周上卿墓志銘》

楊維楨《周上卿墓志銘》,為流傳至今的唯一楊氏小楷書法之作,從著錄情況看,楊氏楷書之作歷來罕見,因此這件墨跡就顯得彌足珍貴。這是至正十九年(1359)楊維楨應友人周上卿之請所撰寫的墓志銘文。所撰行文簡潔生動富於性情,充分顯示了楊氏出色的文學才華。文字小楷書為摹勒上石之底本,但見用筆穩健勁險,結體端嚴精準。值得稱道的是,通篇因筆致挺健多用挑筆,而愈顯氣息連貫滿幅生機。

《朱效蓮墓志銘》

文徵明小楷欣賞《朱效蓮墓志銘》,文徵明書法溫潤秀勁,穩重老成,法度謹嚴而意態生動。雖無雄渾的氣勢,卻具晉唐書法的風致。他的書風較少具有火氣,在盡興的書寫中,往往流露出溫文的儒雅之氣。也許仕途坎坷的遭際消磨了他的英年銳氣,而大器晚成卻使他的風格日趨穩健。《朱效蓮墓志銘》是文徵明的經典小楷作品之一。

《王蒼坪墓誌》

張瑞圖《王蒼坪墓誌》志蓋(楷書) 鄲城縣博物館藏。《王蒼坪墓誌》,全稱《大明奉訓大夫刑部廣東清吏司員外郎前奉政大夫宗人府經歷司經歷蒼坪王公墓志銘》,1958年出土於河南省鄲城縣虎崗鄉梁新莊,隨後即被附近王老家村民以先祖遺物重埋入土,1984年鄲城縣文化館再次發掘,現存放於鄲城縣博物館。

《金纖纖墓志銘》

清代王文治《金纖纖墓志銘》,錢塘袁枚子才撰,丹徒王文治禹卿書於乾隆59年秋。王夢樓書法冊17開,另附吳華源等書法題跋。

《潘公墓志銘 》

清 趙之謙書《潘公墓志銘 》。趙之謙(1829年-1884年),中國清代著名的書畫家、篆刻家。初字益甫,號冷君;所居曰「二金蝶堂」、「苦兼室」,官至江西鄱陽、奉新知縣,工詩文,擅書法,初學顏真卿,篆隸法鄧石如,後自成一格,奇倔雄強,別出時俗趙之謙的篆刻成就巨大,對後世影響深遠。

《鄧石如墓志銘》

《鄧石如墓志銘》,作於同治四年(1865),現藏故宮博物院。《鄧石如墓志銘》由清代學者、文學家、地理學家李兆洛撰文,協辦大學士、兩江總督曾國藩篆首,何紹基書。

《顧夔墓志銘》

何紹基書丹《顧夔墓志銘》,華亭張祥河撰文,志蓋篆書,道州何紹基楷書刻本。何紹基的楷書取顏字結體的寬博而無疏闊之氣,同時還摻入了北朝碑刻以及歐陽詢、歐陽通書法險峻茂密的特點,以及還有《張黑女墓誌》和《道因碑》的神氣,從而使他的書法不同凡響。

《孫禹行墓志銘》

沈尹默《孫禹行墓志銘》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字中、秋明,號君墨,別號鬼谷子,浙江湖州人,著名的學者、詩人、書法家、教育家。早年二度遊學日本,歸國後先後執教於北大、北京女子師範大學,親自創建了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書法組織--上海市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為祖國文化事業的繁榮,尤其對中國書法藝術和理論,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胡勵生墓志銘》

于右任《胡勵生墓志銘》,于右任撰並書,吳昌碩篆蓋,成於一九二五年,三秦出版社,1985年出版。胡勵生,原名胡景翼,早年加入同盟會,對陝西舊民主主義革命有戎馬之功。于右任此銘系楷體魏書,沉著端麗,也是于右任書法藝術的精品之一。

《啟功自撰墓志銘》

《啟功自撰墓志銘》,銘曰:「中學生,副教授。博不精,專不透。名雖揚,實不夠。高不成,低不就。癱趨左,派曾右。面微圓,皮欠厚。妻已亡,並無後。喪猶新,病照舊。六十六,非不壽。八寶山(按:北京火喪場在西郊八寶山),漸相湊。計平生,謚曰陋。身與名,一齊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孔見 的精彩文章:

大師王國維的書法屬於哪個境界?
書法中的「五德」與「五得」

TAG:書法孔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