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BAT要大舉進攻影視業?第一槍打向了明星片酬!

BAT要大舉進攻影視業?第一槍打向了明星片酬!

昨天(4月4日)下午,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聯合發布《關於規範影視秩序及凈化行業風氣的倡議》,倡議全文長達千字,但核心要義就一句話:當前部分影視明星要價太高,而又不職業,試圖聯合產業各方予以制裁。

(先說明一下,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背後分別是騰訊、阿里、百度,即今天在互聯網上呼風喚雨的BAT。)

我相信大部分人看到這一則倡議都有點莫名其妙——明星價高質劣、耍大牌、態度囂張的情況肯定是存在的,不是一天兩天了,如那英、范冰冰、楊冪等明星耍大牌,片場消極怠工,不按規定時間出工出演,對劇組其他主創人員不尊重,提出非正常要求、亂改劇本、干涉導演拍攝、決定演員搭配及番位等負面消息從來不絕於耳,而吳亦凡、李易峰、楊洋、井柏然、鹿晗等一眾被稱「帶著面具演戲」的小鮮肉則以上億的電影單片片酬凌駕於一眾老一輩的演繹藝術家前面。

人們早就習慣了這種畸形的現狀,所以今天電影的明星效應還是影響票房的最大因素,如《捉妖記》。市場經濟嘛,都是自由選擇的結果,存在則合理,這些明星能拿這麼高的報酬也是觀眾選擇的結果,就像知乎上有人為戲子們辯解說「沒有文藝復興的戲子在那裡畫畫,寫詩,唱歌,演戲劇,啟迪大眾,哪來的哥白尼日心說?」

人們覺得莫名其妙的是,為什麼是騰訊、優酷、愛奇藝這三家似乎「不相關」的互聯網公司跳出來發這個倡議呢?按照相關度,怎麼也應該是什麼華誼兄弟、光線傳媒、博納影業、萬達影業、英皇娛樂這些公司來發起這個倡議才合情合理啊,畢竟明星的片酬主要是它們支付的,明星耍大牌的無理要求大部分也是它們去滿足的,它們是最大的受害者啊。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網路視聽行業的不斷發展,像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等新興的視聽新媒體平台已經完成了由單一的播出平台向制播一體化的轉變,今天騰訊視頻這些平台正積极參与到影視劇的生產和製作環節,如《琅琊榜2》就是愛奇藝投資出品的,優酷投資製作了《寒武紀》《熱血長安》等劇集,而騰訊視頻製作了《大唐榮耀》、《變身女友》等熱門劇集。

但是從它們過去幾年自製劇的情況來看,大部分都只能算是小成本之作,都是一些小花搭配小肉,再加一些假特效,甚至劇本都不算是一流作品,按理說,它們受到明星高片酬、耍大牌的「傷害」並不深,為什麼它們要迫不及待地跳出來試圖戳破這個已經搖搖欲破的肥皂泡呢?

其實,從這一則倡議的背後可以看出很多寓意——我認為騰訊可能要大規模進入影視行業了,更重要的是騰訊打算用互聯網的玩法去革傳統影視行業的命。

我們先來看看傳統的影視行業的玩法是怎樣的。一般意義上,我們去看全年的電影票房排行,會發現排在前面的總是那些有巨星擔綱演出的電影,以至於有幾個電影明星被譽為票房靈藥,如成龍、周星馳、劉德華、梁朝偉、葛優等等,這種情況並非是偶然,而是刻意設計出來的,傳統的影視企業都是通過「造星」計划去培養、打造自己的明星,然後通過巨星的影響力吸引人們走進電影院,這一招在過去很多年裡非常奏效,但這一招沒什麼門檻,只需要砸錢去包裝、宣傳、營造神秘感,然後不停地炒作。這些明星人氣起來了,就成了稀缺品了,身價自然就上來了。但其實這些錢並不是全部被明星本人賺走了,更多的是進入了經紀人公司的口袋,而大部分經紀人公司背後的控制人還是這些影視企業。

騰訊為什麼要去發起這一場「革命」?因為它是後進入者,傳統的影視行業早已劃分好勢力,各自割據,等級森嚴,騰訊想要以同樣的玩法去進入這個行業的難度非常大,成本非常高。舉個例子,騰訊明天想拍個電影,它是很難邀請到周星馳、劉德華、周潤發等這些巨星的,甚至什麼楊洋、吳亦凡之類的人氣小鮮肉也很難,為什麼?因為這些人作為炙手可熱的資源,其演出計劃基本上是被傳統影視公司(經紀人公司)嚴格控制的。哪怕騰訊以高價邀請他們參演,但從商業角度大概率是失敗的,因為光是片酬就能把一部影視作品拖垮,明星的片酬無法通過經紀人公司迴流回來。

說實在話,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背後分別是騰訊、阿里、百度)也許在網路平台上具有很大話語權,但在傳統的影視行業里,其實它們是非常弱勢的。因此,騰訊它們這一次就試圖聯合起來制定一個影視行業的新規則,用互聯網的玩法去顛覆傳統影視行業,互聯網玩法的核心是什麼?——免費(或廉價)、大規模、高效、低成本複製。

因此它們在倡議書中提到「逐步建立劣跡演員名單庫,將有違契約精神、行為不端、不敬業、提出無理需求、擾亂劇組正常拍攝秩序的演員納入其中。三家平台將對此類演員實行預警機制,謹慎聘用」,其實這表明了它們有意圖在今天的影視明星體系之外重新打造一批有形象力的影視明星,然後通過這批明星去打造一個更加互聯網的影視行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悲了傷的白犀牛 的精彩文章:

蘋果的HomePod是創新還是抄襲?
5G 時代流量資費會不會比 4G 更便宜?

TAG:悲了傷的白犀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