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年英倫三島旅行日記20

2017年英倫三島旅行日記20

月17日星期四 晴間多雲

我們在英國的這些日子,雖是盛夏,氣溫卻不高,冷嗖嗖的。倫敦的幾天卻很舒適,白天大多是晴天,藍天白雲微風習習,暖暖的。一入夜,卻又會下起雨來,有時會持續到清晨。今早我們去海德公園散步時,雨還沒停。

早飯後,雨還沒停

時間還早,只有供應早餐的咖啡館燈光粲然

每次走過這裡,都會琢磨:什麼人住在這棟美麗的房子里?

高大上的牛津街Oxford Street

海德公園大理石拱門Marble Arch:這座精美的大理石拱門原是白金漢宮的大門,因維多利亞女王不喜而挪到此處,給海德公園添上一處名勝

靜水馬頭雕像Still Water Horse Head Statue:雨水一股一股地流下來,像馬在流眼淚

海德公園的騎馬道:現代與傳統並存

冒雨騎馬

雨中的海德公園

每次路過這第一家硬石餐廳,門外總是排滿了等待的食客,讓我們望而卻步

酒店門前

早飯後,我們乘車去看艾伯特紀念塔Albert Memorial,這座輝煌而高貴的紀念塔是為紀念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於1876年修建的,即艾伯特親王死後的15年。哥特式天棚下是艾伯特雕像,坐像高55米。精緻的紀念塔尖頂主體是黑色的,描金彩繪,還有色彩繽紛的大理石、鑲嵌畫和許多雕像。

乘車去阿爾伯特紀念塔 :英國的車站都是這樣的,有諸多優點,但不適合中國

在巴士上看到軍人排隊走過紐西蘭紀念碑New Zealand Memorial

艾伯特紀念塔Albert Memorial

哥特式尖塔黑地描金,塔下是金色的阿伯特親王的坐像

紀念塔對面是阿伯特演奏廳

紀念塔西面是肯辛頓花園

紀念塔四角是代表四大洲的群雕,這是非洲

亞洲

亞洲群雕中代表中國的是位清朝裝束的青年,抱著瓷瓶

歐洲

美洲

印度旅遊團下車遊覽,拍照留念,前後不足二十分鐘

紀念碑對面是皇家艾伯特演奏廳RoyalAlbert Hall,這是倫敦城內最古老的音樂廳。是一座仿造羅馬圓形大劇場的紅磚建築,在倫敦眾多建築中獨樹一幟。參觀演奏廳的形式和莎士比亞環形劇場一樣,專人帶領講解,劇場里不能拍照,拖拖拉拉的用了將近兩個小時,不建議去,門外看看就行了。皇家艾伯特演奏廳對面是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它的隔壁就是大名鼎鼎的帝國理工。

皇家艾伯特演奏廳RoyalAlbert Hall正面

一樓過道

二樓皇家專用小休息室,伊麗莎白女王坐過的扶手椅,參觀的人可以坐在上面拍照留念

展櫃中陳列著披頭士演唱會的紀念物品

一樓大廳迎面牆上是維多利亞女王和王夫阿伯特親王的半身像,大門兩側的牆上有女王和王夫的巨幅畫像

中國樂團在演奏廳表演過

演奏大廳

演奏廳對面是英國皇家音樂學院

音樂學院隔壁是英國皇家帝國理工大學

我們穿過英國皇家帝國理工大學,步行去維多利亞-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博物館的中心是面向花園的一棟紅磚結構建築物。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內分為東方展廳、西洋藝術展廳、古代樂器展廳等四個展廳,其展示空間共分4層樓,共146個展覽廳室,專門收藏美術品和工藝品。博物館的收藏品並不以「古老」或者「珍稀」等傳統的標準來進行收藏,而是強調社會意義、生活和裝飾意義。」(摘自百度)維多利亞-艾伯特博物館是英國第二大博物館,專門收藏美術品和工藝品,包括珠寶、服飾、傢具等等。它在倫敦諸多博物館中擁有重要的地位,其藏品美輪美奐,個人認為比大英博物館好看多了。我們參觀博物館以「累了」為結束的標誌,博物館太大,不可能全部參觀過來。

帝國理工的一個圖書館

帝國理工的校園,和鬧市區沒有隔斷,可以行車

帝國理工挨著自然歷史博物館,參觀者眾,多是英國的父母帶著孩子(這裡前些日子發生了恐怖襲擊)

維多利亞-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大門

門廳二樓精美的木雕,不知是從哪個教堂里拆來的

瓷器

青花瓷

都不是中國的

亞洲服飾

印度刺繡

歐洲十八世紀用品

好像看到了簡·奧斯汀

百多年前的花帽,色彩仍很鮮艷

薄如蟬翼的羊首玉盞

印度神像

這一組彩畫足有兩三層樓高,畫前時刻有保安守護

這組神像好像是東南亞廟宇里的

這是義大利的梳妝台,比佛羅倫薩大皇宮裡的更精美

歐洲十七世紀的服飾

中國的外銷瓷

博物館四樓的展品是當代的,據說范冰冰的龍袍之一已被博物館收藏(設計師為她做了兩件龍袍,范冰冰穿過的那件被杜莎夫人蠟像館收藏,V&A晚了一步,只得收藏了備用禮服)

這座鐘表有一層樓高

展室的窗外是色彩明快的維多利亞式庭院

展廳里的展品懸空吊著,可以從各個角度感受展品的魅力

在阿普斯利大廈曾看到一組美麗女子的袖珍畫像,可惜不能拍照

銀質的天鵝游弋在湖面上,羽毛在微風中顫動著......小姑娘怕天鵝走遠,小聲地呼喚著

整整一大屋子銀餐具,熠熠生輝

俊美的佛陀----何鴻毅家族基金佛教藝術館中的展品

少年的胸像

一組十八世紀的雕像

米開朗基羅的?

蘇格蘭少年

一樓的體驗廳

穿過庭院離開

我們坐在博物館門前的長椅上,邊休息邊等Golden Tours(一種可隨時上下的旅遊巴士,The London Pass包含一天的巴士票,還有一天的遊船票,遊船實在沒時間去坐,只好放棄了。)這是一種寶藍色的雙層巴士,可以遊覽倫敦市容,走過倫敦大部分景點,還有中文講解。我們坐了巴士的上層,很是愜意。本來下午要去諾丁山轉轉,遊覽車的便利消磨了我們的鬥志……

坐在V&A門前等Golden Tours

騎士橋的哈羅德百貨

動物紀念碑

我才發現動物紀念碑的另一組為戰爭做出貢獻的動物雕像:馬和狗

陽光下的Still Water Horse Head Statue

一對情侶穿過大理石拱門

格林公園的雕像,一位大力士舉起一頭大象?照片右下角的黑色石柱也是一組紀念碑

皇家馬廄,這裡管理著英國皇家的各種車輛,從馬拉的四輪馬車到現代的跑車,一應俱全

皇家馬廄門楣上的浮雕

威斯敏斯特教堂

議會廣場

和平紀念碑

二戰衣冠冢,只有乘坐旅遊車才能靠得這樣近

空空的衣冠更增悲壯

黑格伯爵紀念碑Earl Haig Memorial

特拉法加廣場,喜歡這張照片

聖馬丁教堂

考文特花園的復古風

無處不在的雕像

倫敦大火劫後餘生的倫敦老城

倫敦老城的老酒店,據說十八、十九世紀的英國文人墨客常在此流連,如愛默生、狄更斯等

老咖啡館

聖保羅大教堂

碎片大廈

倫敦特有的街景

倫敦塔橋

倫敦塔

一戰紀念碑

滑鐵盧火車站----因法國的抗議(滑鐵盧戰役),現在改名了,可人們還是只記得這個老名字

旅遊車開上威斯敏斯特大橋

橋頭的獅子雕像(英國的石獅子總能戳中我的笑點)

另一種旅遊巴士

千禧摩天輪和海洋館

博阿迪西亞紀念碑Boadicea Monument

先下車吃中飯,這是我們在英國第三次吃炸魚薯條,前兩次我吃的是炸蝦薯條,尚能忍受;這次吃了炸魚的,實在難以下咽,我這麼愛吃魚的人,只吃了三分之一的魚尾巴,又油又無味;薯條幹乾的、很粗糙;煮豌豆一股化妝品味兒

飯後再上車繼續:近距離地看克里米亞戰爭紀念碑,左側是提燈女神南丁格爾的雕像

我們住的酒店

炮兵紀念碑

艾伯特紀念塔

肯辛頓花園大門

這個小教堂因一位著名詩人在這裡做過洗禮而聞名

印度餐館蒙大拿

時尚的中東黑袍

禁酒時期,英國的酒吧分成有酒精的和無酒精的,這種好像就是無酒精的

V&A博物館

這座白色的四層建築,前身是精神病院,現在是倫敦最高級的酒店之一,一晚房費2000英鎊

惠靈頓拱門也是個博物館,可以進去參觀,有電梯,專門展示英國打敗拿破崙的歷史

坐了一下午的旅遊車節省了體力,晚飯後又去海德公園散步,夕陽中的公園是各種禽鳥的天堂。今天是英國之行的最後一天了,明天就要啟程回家了。

傍晚的倫敦光線柔和

海德公園的蛇形湖The Serpentine

蛇形湖成為水鳥的樂園

這裡白天是游泳池,現在被各種鳥兒佔據

公園裡時尚的中東富豪

橋的那頭是肯辛頓花園

夕陽中風姿綽約的中東婦人

海德公園裡的騎兵紀念碑

8月18日星期五 多雲間晴

今天一早,吃完早餐,我們就拖著行李坐地鐵去希斯羅機場,乘機回國。再見了,倫敦!

英式早餐還是很不錯的

酒店大堂有一面照片牆,展示上世紀倫敦的風情

上世紀初的阿普斯利大廈

海德公園曬太陽的倫敦市民,現在都是中東富豪在公園曬太陽

酒店大堂

酒店不遠處的日本大使館還沒上班(日本國旗還沒掛起來)

希斯羅機場

無處不在的中東富豪,男俊女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Gobelieve 的精彩文章:

TAG:Gobelie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