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六大茶山秀 彌川茗香悠——六大茶山彌渡經營部茶品會散記

六大茶山秀 彌川茗香悠——六大茶山彌渡經營部茶品會散記

龍抬頭的前一天,也就是2018年3月17日,受六大茶山彌渡經營部瑞瑞女士的邀請,我有幸參加了六大茶山的彌渡茶品會。這是有第一次參加與茶有關的活動,心裡激動和不安。自己是「土包子」、是茶「盲」, 害怕不懂茶被人笑話。

彌渡是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是民歌《小河淌水》的故鄉,是滇西的抗戰名城,是文獻名邦。雲南六大茶山茶業股份有限進駐彌渡,源遠流長。

雲南六大茶山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及銷售普洱茶、紅茶、綠茶的企業。公司成立於2002年,總部位於雲南省昆明市,公司在鳳慶、勐海兩個雲南茶葉主產地建有完全符合食品生產標準的現代化茶廠,擁有位於西雙版納勐海縣的賀開16200畝有機古茶原料基地及位於臨滄風慶縣的岔河10000多畝有機茶園原料基地,年生產能力50000噸,並在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與1000餘家機構(個人)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公司獲得國家有機食品認證,通過QS認證、食品出口衛生註冊登記,通過ISO9001認證, 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六大茶山」牌茶葉因過硬的質量,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評為「2005年三綠工程放心茶中茶協推薦品牌」,公司商標被雲南省工商局評為「雲南省著名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評為「中國馳名商標」。公司是國務院扶貧辦授予的「國家扶貧龍頭企業」、是農業部授予的「全國國農產品加工業示範企業」、是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授予的「中國茶葉行業百強企業」、中國普再茶優秀加工企業」、是雲南省政府授予的「雲南省茶葉產業發展優秀企業」、臨滄市政府投子的「納稅大戶」、「六大茶山」品牌被認定為「雲南名牌」「六大茶山」牌普再茶被雲南省農業廳授子「雲南名牌農產品」稱號。

據史料記載,臨滄市飲用和栽培茶葉,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唐代的樊綽《蠻書》中曾有過這樣的記載:「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柱和烹而飲之。」這是史料中最早記載普洱茶的文字,而且曾被無數研究普洱茶的著作所引用。在《蠻書》的成書時期「銀生」管轄的區域比較廣泛,除了包括思茅、西雙版納等地以外,也包括今天臨滄的許多地方。一個值得注意的線索是,今天臨滄市範圍內的雲縣漫灣、忙懷、茶房,以及臨滄市臨翔區的邦東、馬台等地,當地的居民還保持著飲用薑茶、糊米茶、糖茶、鹽茶的習俗,與《蠻書》中所說的「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的記載十分吻合.《蠻書》中所說的銀生城界諸山所產之茶,也許已經是經過人們馴化種植的茶葉了。雖然說臨滄的七縣一區,至今每個縣區都還能發現大片的野生茶林,但不可否認的是,臨滄是雲南、也是中國進行人工馴化茶葉最早的地區之一。在通遠的古代,隨著茶葉越來越深地介入日常生活,人們對茶葉的需求量也就越來越大,茶葉的人工栽培與馴化因為品飲的需要,很自然地發生了。臨滄市風慶縣香竹等,生長著一棵人工栽培的大樹,經中國農業博物館專家初步鑒定,樹齡高達3200年。

在這次茶品會上,我知道了,萬茶歸宗的地方是永德。據歷史學研究確認, 永德是中國西南最古老的郡縣之ー。秦漢時屬哀牢國地,名石賧,東漢永平十二年,內附中王朝,隸屬永昌郡。在公元2006年4月以前,儘管水德一直是雲南的產茶大縣,但它在茶界的地位,似乎並不像它的縣名那樣,有著長久而廣泛的影響。

芒果和荔枝似乎更有名。然而2006年的4月21日,新華社發布的一則消息,讓永德這個地處鎮圖橫斷山系的偏遠小縣,成為了世界茶葉史在21世紀的最大發現。那則消息是:雲南永德縣發現茶樹始祖中華木蘭.此後,在《雲南日報》轉發的這則消息上,我們看到了這樣的文字.距今約兩三千萬年曆史的茶樹始祖——中華木蘭日前雲南水德縣被發現。中華木蘭是在第三紀木蘭植物群地理分布區系特定的氣候條件下,由寬葉木蘭演化而來,距距今已有的兩三子萬年時間。茶樹又是由寬葉木蘭經中華木蘭演化而來,是雄同株並花投粉的被子植物,起源於中生代末期的白紀,主要生長在溫暖、潮濕和酸性土壤的南亞熱帶地區.1978年,以寬葉木蘭(新種)為主體的雲南景穀物群化石被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和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發現,並公布木蘭是被子植物的原始代表,古木蘭是被子植物之源和山茶目、山茶科、茶屬及茶種的始祖。為此,專家提出,滇西南發現的第三紀景谷寬葉木蘭(新種)、中華木蘭化石、世界上發現的最古老野生茶樹和最大規模的原生野茶自然群落是茶樹始祖化石,滇西南是唯一具備茶樹原產地地要有茶樹的原始型生理特徵、有古木蘭和茶樹的垂直演化系統、為第三紀木蘭植物群地理分布區系的「三要素」地區就在永德。

六大茶山彌渡經營部的老闆瑞瑞女士是愛茶之人,有心之人。她本著以茶會友的理念,走弘揚茶文化,宣傳普洱茶之路。營業一年多的時間,舉辦茶藝培訓3次,為彌渡各種大大小小活動免費進行茶藝服務8次,毫不誇張的說,在彌渡,只要講到茶,沒有不知道的。瑞瑞女士告訴我,下一步,她想把茶文化和彌渡文學藝術結合,只要到她那裡進行文化交流,她都願意免費我彌渡的藝術家服務。欣賞了茶藝師美女的茶藝表演。茶藝師還教會我們如何識別茶的好壞,教會我們在泡熟茶和生茶時候,怎樣才能把握火候,掌握好水的溫度和泡的時間,讓我們參加茶品會的20多位慕名而來者受益匪淺。

這時,讓我想到了我縣作家彭家懷寫的詩:

景色悠悠心道繞,白雲下面品茶香;

纖纖嫩手親可見,與我老夫永不忘。

青年作家楊榮寫到:

素女坐案頭,舉止若蘭馨;

輕啜慢飲後,茗香更芳菲。

這是兩位作家對茶藝的讚美,更是對六大茶山的品質的情有獨鍾。我之所以選擇在今天二月二寫這篇文章,是因為二月二,龍抬頭,金銀財寶向家流。二月二,梳梳頭,梳掉煩惱和憂愁。二月二,抬抬頭,前途光明有奔頭讓我們共同祝願,六大茶山彌渡經營部越來越好。

圖文/六大茶山雲南省彌渡縣教育局 皋利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漫步襄陽茶世界
喝茶為什麼睡不著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