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太宗縱囚,沽名釣譽,不近人情的仁慈!

唐太宗縱囚,沽名釣譽,不近人情的仁慈!

唐太宗縱囚,沽名釣譽,不近人情的仁慈!

但凡史家言及唐朝太宗皇帝,皆是稱讚之聲不暇於耳,略有批判之詞,也僅是批判其「玄武門之變」脅父殺兄戮弟之罪惡,對其政績自古及今無人不誇,乃至於西域蠻邦夷人皆稱其為「天可汗」,足可見其治下中國之昌盛,然,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其治下亦有荒誕之事發生,其中最為荒誕者莫過於太宗縱囚之事!

言及太宗縱囚之事可能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因為在歷代都把它當做天下治平,河清海晏的標誌,然此事在唐宋八大家歐陽修看來卻是一件國家層面沽名釣譽,標榜政治清明,道不拾遺的一件絕對不值得當政者效法的事情,為此歐陽修寫下《縱囚論》,此文收錄於《古文觀止》中,下面我們就簡單的來講述一下唐太宗縱囚這件事情。

唐太宗縱囚一事,見《資治通鑒》卷一九四。事發於貞觀六年(公元632年)十二月,唐太宗因憐憫死刑犯,便放他們回家探親,返監獄時間定於第二年秋天,但是與現代的犯人返獄不同的是這幫死刑犯返回監獄的日子便是他們斬首歸天之日。在這種情況下按理來說肯定會有人藉此機會逃之夭夭的,但是事情的結果是到了第二年九月放出去的死囚三百九十二人,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一個不少地回到了監獄之中,無一人逃亡。於是乎唐太宗將其全部赦免歸鄉,一時間此事被傳為美談。也因為此事大詩人白居易還寫下了一首詩詠頌大唐盛世,其中有一句是這樣講的「死囚四百來歸獄」,(全詩如下)

七德舞-美撥亂,陳王業也

白居易

七德舞,七德歌,傳自武德至元和。元和小臣白居易,觀舞聽歌知樂意,樂終稽首陳其事。太宗十八舉義兵,白旄黃鉞定兩京。擒充戮竇四海清,二十有四功業成。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亡卒遺骸散帛收,飢人賣子分金贖。魏徵夢見子夜泣,張謹哀聞辰日哭。怨女三千放出宮,死囚四百來歸獄。剪須燒葯賜功臣,李勣嗚咽思殺身。含血吮創撫戰士,思摩奮呼乞效死。則知不獨善戰善乘時,以心感人人心歸。爾來一百九十載,天下至今歌舞之。歌七德,舞七德,聖人有作垂無極。豈徒耀神武,豈徒誇聖文。太宗意在陳王業,王業艱難示子孫。

這句詩,好像說的是「貞觀之治」真的是仁德廣被一樣,以至於那些曾經因殺戮搶劫賭博的死刑犯都受到了感召、信守規約、欣然赴死一樣。其實不然,這種縱囚的做法無論是在那個時代都是一件非常不近人情的,而且一經推敲很容易看出其中的用意,很有可能時當時的刑部官吏甚至於唐太宗李世民一手安排的為製造其治下仁德感化的一場「政治戲」,有關於這種「政治戲」在歷朝歷代數見不鮮,甚至在現代社會當中也是常常發生,這種事情就是在於上下級之間的感情互通與對賭,唐太宗料定這些死囚犯會全部歸來以求赦免,而死囚犯則料定唐太宗在他們全部歸來赴死的這種情況下赦免他們,而這樣以來雙方都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對於死囚犯來說他們得到了赦免在對賭中迎合了皇命撿到了一條命甚至還有另外的賞金,而唐太宗則得到了世間最難得的東西那就是一個仁慈皇帝的聖名,對於皇帝來說世間萬物在他看來都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但是唯有一件東西是極難得到的,這件東西就是在人民嘴裡的「仁慈聖主的名聲」。唐太宗肯定是非常清楚的,於是乎便有了這一幕在歷史上發生,奈何無知後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有歐陽修責斥此事云:「上下相交以成此名也」。

至於此事實為唐太宗為博美譽而做之事,常言道「人心難得有恆三百六十年」,而太宗皇帝這一件事博得的美譽又何止三百六十年呢?然,「天下之常法」不可更變,之所以能夠成為常法是因為其行之萬世亦不可更一字,況死刑乎,籍此歐陽修道「必本於人情,不立異以為高,不逆情以干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驛傳與文明共生,看完真的漲知識
隋唐演義:唐朝第一個女皇帝不是武則天,而是武則天的閨蜜!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