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武漢最孤獨的地方,是一座城為紀念一個人建造的博物館

全武漢最孤獨的地方,是一座城為紀念一個人建造的博物館

【作者按】感謝後台關心的各位,本文為小萬工的望系列散文第四篇,不定期更新,只是這次不定期拖得有點長:)

配圖名:酒與菊 來自程遠,清華大學教授,已獲得授權使用

清明,中國傳統講究的是慎終追遠。

論語中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慎終的意思,是指以終為始,思考人生於天地間的意義。

追遠,則是追憶已經逝去的先賢,看看他們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其實歷史上的很多人,如果不去認識,可能就是教科書上的一個名字,而不是鮮活的人生。

比如今天我想起的張之洞。

如果不是位於漢陽的這座張之洞與近代武漢博物館,我也許只是聽說過這個名字,不會有什麼特別的印象。

但是走進去才發現,自己所在的城市其實一直都在這個人的影響當中。

如果沒有他,也許武漢今天就沒有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一系列名校,不會成為如今全世界大學在校生最多的城市;如果沒有他,也許武漢就沒有第一條鐵路盧漢鐵路,沒有如今「九省通衢,華中重鎮」的格局;如果沒有他,也許就沒有武漢近代工業的崛起,甚至沒有辛亥革命的第一槍,不會成為如今的「大武漢」。

但是功績彪炳近代史冊,是不是就是成功的人生?

我還記得我和同事們一起進入漢陽鐵廠里,這座里伯斯金設計的建築中時,正是去年冬天,風景最蕭瑟的時候。

博物館從籌划到建設完成,整整八年的時間。

其時剛剛布展完畢,尚未對外開放。

因為是由萬科承建,所以我們有幸成為他的首批參觀者。

大師的建築自不必說,布展亦十分精彩,讓我重新認識了歷史中真實的張之洞,同時更深地認識了武漢這個城市。

但是走完張之洞的一生,我印象最深的,並不是他波瀾壯闊的功績,而是他的孤獨。

展覽的最末,布展者設計了一個頗有意境的空間。

純純的黑暗,一把椅子放在斜坡的高台之上,天窗之下。

這個空間被命名為一個改革者的孤獨。

所有參觀者都能在這個椅子上坐一會,體會這種別樣的孤獨。

我喜歡這個空間,如果說前面的展覽中客觀地展示了張之洞的一生,而在這裡卻真實地讀懂了一個人。

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作為一個儒生,張之洞達到了孔孟之道的人生巔峰。

就地位而言,出身名門,13歲中秀才,15歲中舉,27歲以全國第三的成績進士及第,最後位極宰輔。

就家庭而言,他歷經三妻二妾,有十三個兒子。

就名節而言,他是清流派的領袖,是翰林四諫之首,為官40年,到死時房不增一間,地不增一畝。

就功績而言,他辦學堂,興洋務,修鐵路,與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並列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

就評價而言,清廷說他公忠體國,廉政無私。孫中山說他是不言革命的革命家。

毛澤東說,提起民族工業,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

美國著名學者威廉·艾爾斯評價說:在張之洞的一生中,中國教育的形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對此,他的努力具有決定性意義。

他一生在轟轟烈烈,熱熱鬧鬧中度過,妻妾成群,兒孫繞膝,高朋滿座,幕僚歸附,沒有人提到他孤獨。

他是如何死的呢?

?儒家講求忠君愛國,張之洞在武漢建兵工廠,歷盡艱辛生產出當時最為先進的槍支「漢陽造」,為了抵禦外侮,也是為了捍衛清朝的統治。

槍杆子里出政權,亂世之秋,亡國之世,那一車車從漢陽拉出的武器,被張之洞視為保國安民的屏障,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讓當時的清王朝苟延殘喘。

但成也蕭何,拜也蕭何。

張之洞晚年得病,就是因為攝政王的宣統生父載灃的一次口角,就徐世昌的任命,張之洞認為「輿情不洽」,怕因此「激出變故」。

載灃卻有恃無恐地說,「怕什麼,有兵在。」

張之洞聞言大驚,口吐鮮血,就此病倒。

「有兵在」——保國安民的武器,被視為鎮壓民眾輿論的依仗,張之洞對國家頓感絕望。

自此,張之洞纏綿病榻兩個多月,抑鬱而亡。

死前有詩預言清王朝的覆滅:

天感人心心乃歸,君民末世自乖離。豈知人感天方感,淚灑香山諷喻詩。

果然張之洞死去的兩年後,武昌首義,辛亥革命的第一聲槍響,用的就是他所製造的「漢陽造」步槍,至此引發大清政權坍塌。

我不知道張之洞辦學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從這些學堂出來的學生成為了推翻清王朝的革命者;張之洞建新軍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些軍人成為未來中國最重要的武裝力量;造槍的時候,有沒有想到自己所造的槍支會成為自己所效忠王朝的掘墓者。

《大公報》評價張之洞:相國之生平,恃以訓勉全國者,惟在「忠君」二字。

可悲的是,被稱為忠君的張之洞,他生平為忠君所做的種種努力,最終都成為了埋葬中國數千年來封建帝制的喪鐘。

里伯斯金設計的這座張之洞博物館由全鋼製成,設計概念被裡伯斯金稱為方舟。

據說他一張草圖就化成了目前建成的模樣,他解釋說是從中國傳統建築的飛檐中得到的靈感。

但方舟這個名字,卻讓我聯想到聖經中的諾亞方舟。

張之洞的初衷,其實也是想借著振興武漢的工業、教育,為風雨飄搖中的清王朝,製造一艘救亡圖存的方舟。

但是方舟本來的意思,卻是時代的浪潮要完全地淹沒一個舊世界,再造一個新世界,方舟存留的,卻是這個民主共和新世界的火種。

走出這個博物館的時候,我想起前段時間聽資中筠在一席的演講,談的愛國。

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她講愛國的三層意思,第一層愛生養我的土地、故鄉,也就是country;第二層是愛文化、歷史、民族,也就是nation;第三層是政權,就是朝廷,比如大清王朝,大明王朝,英文是state。

由於中國傳統儒家倫理思想的統治,所以士大夫們心裡想的更多的是第三層意思,就是忠於朝廷。

但是到了清朝末年,知識分子們就開始面臨愛國還是愛朝廷的問題,對於保大清王朝的張之洞來說,愛國就是愛大清王朝,他所做的一切努力,其實都是為了捍衛王朝的存續。但對於革命者孫中山而言,我愛這個國家,我非得將大清王朝顛覆,建設一個現代化中國,為了保住NATION,我必須顛覆掉STATE(政權)。這就是兩者的區別。

孫中山曾經說過:每個中國人心裡都有一個皇帝夢。中國向來沒有為自由、民主、平等起過戰爭,千百年來興起的所有戰爭,都是為了爭皇帝。

辛亥革命的第一槍推翻了帝制,建立了憲政,但是不是推翻了中國人心中對於聖明君主的企盼呢?

武漢是一個光榮的城市,有很多很好的博物館,湖北省博所藏的編鐘和越王劍見證了這塊土地過去的輝煌,辛亥革命博物館則彰顯了這座城市引以為豪的革命傳統,而這兩者之間尚缺少的那個承上啟下的過程,就是張之洞。

張之洞與近代武漢博物館近期已經正式面對公眾開放,可以免費參觀。

站在歷史交叉口的時代精英總是特別迷茫的,我想建造這個張之洞博物館,其實不僅僅是為了紀念一個近代的官員在他的任期內竭力為這個城市所做的一切功績,更多的其實是為了回顧過去,站在當下,思考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城市未來將往何處去。

我熱愛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敬佩許多古人的膂力和才幹,但我並不認為其中都是良善。如果按照儒家傳統思想來指導我的人生,最多不過是像張之洞,能建立功業,但始終都在服務於錯誤的政權。

我熱愛新的中國,因為在這個新的國家當中,我確實比中國過去的任何世代都更加民主、自由、享有更多的公民權利,但是我並不迷信和期待中國的歷史中再來一位即使是無比聖明的君主,因為封建帝制中的中國再強大,人民都生活在缺乏和壓迫之中。

?我願意順服人的制度,和掌權的政黨,但並不代表我會像張之洞一樣迷信和效忠朝廷,因為我相信有更高者在鑒查,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無論個體的意志如何,至終會蕩滌一切的污穢。

而且我始終心存盼望,期待一個更民主、更自由、更文明、更平等、更公正、更法治的中國。

|全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萬工 的精彩文章:

TAG:小萬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