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您被溫柔以待
圖片發自簡書App
昨天看王特錦飛教授分享的文章,知道英國著名慈善家Olive Cooke跳橋自殺。感覺十分悲涼!今年92歲的老人從16歲開始,70幾年中,她一直在竭盡所能做善事。她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賣塑料罌粟花,為皇家退伍軍人協會籌款,除此之外,她還捐助了二十幾個慈善機構,她的退休金因此全部投入進來。
這樣一個心懷大愛的老人,原本應該在眾人的祝福和感念中慢慢合上雙眼,安詳的去到另一個世界,誰也沒想到居然用這樣決絕的方式離開人世。每個月,Olive Cooke都會收到超過200封的郵件和無數電話,不是感謝,而是要求她捐款。
別人將她的所有積蓄全部掏空,卻還責怪她給的太少。可憐的老人已經一貧如洗,可她無法對那些要求她接濟的人說「不」,她曾經說過:「我已經付出太多了,我再也拿不出更多了。」
可外界並不放過她,她的捐贈對這些人來說,不是善舉,而成了必須履行的義務。
這些雪片一樣的信件和電話壓得她喘不過氣來,而當她寄給兒子的250英鎊離奇失蹤後,她終於無法信任任何人,這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Olive Cooke老人徹底絕望了,她從橋上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無休止的索取,居然讓善良的老人失去生活的勇氣,人性的惡已經爆發到了極點。
就在前幾天,武漢也出了一件事,讓人深思,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莫些人一味的索取、無節制的伸手?這種毫無節操的事情居然發生在大學校園!
武漢理工大學研究生陶崇園不堪導師壓迫致死。導師王攀對學生佔有慾極強,曾要求學生喊其爸爸,送飯到其家裡。在精神與肉體折磨下,陶崇園跳樓身亡。
我們不妨看看他們的對話:
第一段,2016年8月16日:
導師:今天中午你幫我送飯。
學生:是!
導師:你自己吃完飯後,到茶餐廳幫我買一份香菇肉絲,一份黃瓜木耳雞蛋,一份飯,送到我家。謝謝!
學生:是!
第二段,2016年8月17日:
導師:陶崇園!
學生:是!
導師:你自己吃完飯後,到茶餐廳幫我買一份回鍋牛肉,一份飯,送到我家。謝謝!
學生:是!
兩天對話,幾乎相同,不同的是送飯的菜,相同的是必須送到!雖然有謝謝二字,可是命令的意味更濃!估計每天大都如此。差使人隨時隨地,感覺理所當然!
下面是陶崇園與同學聊天中的話語:
我的自我被他壓製得沒有了空間。
我是百般不願讀他的博士生,讀了我的人生就是他的了。
我和導師交流,我都說不了幾句話,都是他在扯,一說能說幾個小時,看你服不服氣。
我為他做了四年的服務,都是圍著他轉,科研什麼的一點都沒學到。
我沒辦法了,生死存亡時刻。反正讀他博士我不願意,會瘋掉。
……
我不想探討陶崇園自身的性格問題心理問題,一個孩子雖然是研究生,但是傳統師生觀念,現在的導師體制,這個孩子能怎麼樣呢?
我相信陶崇園是非常優秀出色的年輕人,有著可以預期的光明前景。可惜,能幹、溫和、忍耐、勤懇只讓他們變成了好用的工具。在被馴化的過程中,內心壓抑痛苦,自信心坍塌,獨立的人格與精神被一點點摧毀。看看陶崇園每次對導師的回應吧,都是:
是!
在!
到!
現代文明社會,這是兩個平等的人在對話嗎?不是,這是被馴化的奴隸在回應主子的指令。他們順從,謙卑,自我犧牲,當內心的壓抑與分裂到達某個臨界點,悲劇猝不及防地發生了。
這幾天,我一直都在思考,是什麼讓這些邪惡瀰漫,看到92歲老人被逼的活不下去的時候,任何有良知的人都該反躬自省:我是誰?我有什麼權力伸手索取?我有什麼權力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的付出之上?看到不止一個陶崇園這樣的悲劇,任何關注教育的人都該捫心自問:我是誰?我們在孩子身上做了什麼不該做的事情?我們可不可以做的更好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我反對老人和陶崇園最後的決定,即使苟延殘喘也要卑微和倔強的活著,畢竟我們的生命只有一次,只有一次的生命是多麼珍貴!一定有更好的方法解決問題,比如適當的拒絕,劃清人際交往的界限!
晨讀的時候,看到和想到這些話語,送給各位:
生死面前無大事,再大的坎坷,過後回頭看,雲淡風輕。
只要生命還在繼續,絕望也許會轉換為希望,危機也許會轉換為生機。
人的一生,無論悲歡離合,無論欣喜若狂還是痛苦絕望,無論振作與沉淪,不過經歷而已。
通過不尋常的經歷積累的感悟,無論是「春寒料峭」的那絲冷意,還是恩典眷顧的安慰暖情,無論是「天涼好個秋」的欲訴還休,還是暮年英雄在夕陽餘暉籠罩下的一絲微笑,都包含著我們對世界的總結和認知。
每個人都希望被這個世界溫暖相待,
當希望在現實中破滅時,你要學會自己給自己溫暖,學會抬頭挺胸仰望星空!
不要輕言放棄。上帝關了窗,一定又開了門!
我願您被溫柔以待,也善待自己!
TAG:逝去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