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元皇權的衰微——皇權的爭奪是你死我活的

北元皇權的衰微——皇權的爭奪是你死我活的

北元昭宗愛猷識理達臘在擴闊鐵木爾的全身心輔佐下,於1372年(北元昭宗宣光二年、明太祖洪武五年)在克魯倫河和土拉河畔打敗徐達率領的明朝北伐軍 之中路軍(主力)和李文忠率領的東路軍,使雙方對峙中的重要事件,在北元一方來說,此次大戰雖然不是雙方戰略態勢的轉折點,但畢竟取得了對明朝在特定範圍 內的局部優勢,使得北元得以在不斷北撤情況下終於能夠站住腳跟,稍微喘口氣了,在大明一邊看來,黃金家族「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至少在蒙古人熟悉的漠北, 明軍還是很難短時間內佔到太多便宜的。

北元昭宗身邊又聚集了一批名臣,如太保哈剌章、太尉蠻子、太尉納哈出等等,在以擴闊鐵木爾為骨幹的政權體系支撐下,北元似乎重現生機。   在1372年北元在蒙古高原打敗明軍後,次年,北元軍隊多次進攻明朝的遼東、雲中(今中國山西省大同市)、河曲(今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一度攻入大都北 京近郊的懷柔縣境。不過有驚無險,每次都被明軍給打了回去。以後,雙方在幾年裡沒有戰事,人民獲得了難得的修養生息的時間。  1375 年(北元昭宗宣光五年、明太祖洪武八年)是蒙古人悲哀的一年—重臣擴闊鐵木爾的去世,讓昭宗和北元朝廷的悲痛無以言表,更是北元的巨大損失。1378年 (北元昭宗宣光八年、明太祖洪武十一年),昭宗愛猷識理達臘病故,其子(一說其弟)脫骨斯鐵木爾即位,是為北元益宗,將次年(1379年)改元為天元元 年。

脫骨斯鐵木爾雖然沒有北元昭宗那樣的雄心勃勃和作為,但承繼下來的先朝名臣讓他也如虎添翼,特別是擴闊鐵木爾死後,盤踞遼陽行省的太尉納哈出,擁兵數十萬,在軍事上對明朝構成了很大威脅。   明軍在1379年——1382年間,利用脫骨斯鐵木爾新登汗位、立足未穩,全面向北元發動了攻勢。在北方,派老將徐達、大將沐英一路攻至蒙古高原中心, 擒獲北元知院、國公等重臣數名;另一路進攻雲南行省,迫使梁王把匝剌瓦爾密兵敗自盡;遼陽方面,長期受到蒙古人壓迫的女真各部在明朝「撫」的策略影響下也 紛紛歸順明朝。  明軍在塞外長期訓練和集結,決心在精心準備後擇機最後解決北元。1387年(北元益宗天元九年、明太祖洪武二十年), 明軍在基本肅清了東北地區的北元反抗力量後,對北元最強的軍事集團——太尉納哈出發動了總攻。經過半年戰鬥和不斷的「攻心戰術」,納哈出最終率領20萬蒙 古軍民向明朝投降。明太祖朱元璋看到北元最強的軍事實體的土崩瓦解非常高興,決定一鼓作氣「肅清沙漠」。

1388年(北元益宗天元十 年、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四月,明軍在經過多年的精心準備後,由大將藍玉率領15萬大軍,在捕魚兒海(今中國和蒙古國交界的貝爾湖)的會戰中大獲全勝,俘 獲北元宗室、后妃、王子等百餘人,幾乎全部的政府官員3000餘名,還有10餘萬蒙古軍民,以及大量的輜重、財寶,益宗脫骨斯鐵木爾汗僅率少量人馬欲奔赴 哈拉和林,欲與丞相咬住匯合再圖他謀,結果,於7月間被阿里不哥的後裔也速迭兒殺死。  益宗之死是北元歷史上的大事,一方面,他是黃金 家族自北京北撤以後,最後一位對大多數蒙古人具有號召力影響力的人物,他的離世帶來的後果是北元皇(汗)室日漸衰微;另一方面也標誌著蒙古人在益宗去世以 後與明朝的南北對峙中,實際上已經不是作為一個整體的力量出現了。值得注意的是,在益宗以後,北元的元首便較少使用過正規的年號、廟號和帝號了,主要稱謂 恢復了游牧民族的「汗」號。  從1388年北元益宗之死到1408年(明成祖永樂六年)間的20年中,雙方都陷入了內部皇權之爭而自顧不暇的境地,明朝對北方以防禦為主,側重於重點經營多處衛、所;北元皇(汗)權式微,也無力組織起象初期那樣規模的南征了。

這時的明朝內部也發生了驚人的「事變」,事情的起源還是在開國皇帝朱元璋,當年他靠徐達等一干大將的戰功獲得了天下,和歷代帝王一樣也不能免俗:在採用 秦漢的封建分封制還是採用隋唐元的行省郡縣制管理的問題上一度猶豫不決,最後,鑒於來自北元的襲擾和威脅依然長期存在,以及他的幾個兒子同樣具有大將風 采,因而在對功臣和良將們進行了殘酷的清洗後,把幾個兒子分封在邊地,以作為防禦並進攻北元的屏障,其中,第四子朱棣被封在戰略要地、故元舊都北京,是為 燕王。  1398年(北元大古皇帝額勒伯克汗六年、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死後,其孫朱允炆在都城南京即位,是為明惠帝。這位飽讀詩書 的皇帝,和北京那邊虎視眈眈的叔叔朱棣形成了鮮明對比,建文帝承襲的是爺爺殺死了無數良將功臣後、徒有其表的朝廷以及缺乏戰鬥力的將士,而燕王的軍隊那時 雖然人數較少但戰鬥力很強,尤其在多年與北元蒙古人得軍事鬥爭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特別是保留了一批太祖創業時期的謀臣悍將之後,因而勝負的天平從一開始 就發生了傾斜。

皇權的爭奪是你死我活的,雙方都以消滅對方為己任,在北元同樣內部不穩、無力南顧的情況下,燕王朱棣取得了最終勝利。1402年(北元順天皇帝坤鐵木爾汗三年、明惠帝建文四年),朱棣戰勝朱允炆後自立為帝,是為明成祖,定當年為太祖洪武三十五年,並於次年改元永樂。   幾乎同時,北元汗室也是亂象叢生。1388年—1408年,20年間換了5位大汗,而且每個大汗差不多都是以被殺為結局。由於黃金家族的大本營哈拉和林 一直是明軍進攻的主要目標,特別是在朱元璋派軍於1380年毀掉了哈拉和林城池以後,造成北元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不得不一再西移,西移的原因固然有避開 南方明軍咄咄逼人的攻擊鋒芒的需要,也有北元實力弱化後不得不企圖借重西蒙古人和中亞同族勢力的需要,當然更主要的還是被明朝的壓迫使然。

在益宗脫骨斯鐵木爾汗死後,北元連續幾代大汗在史料中的記載都不很清晰。但是清晰的是,西蒙古瓦剌部(即鐵木真時代的斡亦剌部)趁機發展了起來。這中 間,明朝利用北元皇權的衰微,去拉一方(西蒙古人勢力)打另一方(東蒙古黃金家族勢力)也是重要原因。不管怎麼說,益宗脫骨斯鐵木爾汗的離世,標誌著拖雷 系黃金家族對蒙古人和北元的控制與影響的大大萎縮。不過,不同的蒙古權臣貴族依然被迫要依靠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巨大聲望來維繫蒙古人的團結,這樣一來,以 後的北元雖然對明朝還保持著很大的威脅,只是起主要作用的人物,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大都出自於西蒙古瓦剌部了。  一直到明成祖朱棣通過「靖難之役」從侄子朱允炆手中奪下皇位,北元都陷於內部紛爭和汗位爭奪的泥潭裡,而無力對明朝發起大規模攻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1642年寂寞的蘋果樹
北宋徽宗、明朝萬曆年間的人竟沒有末世意識,簡直太可悲了!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