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劉立榮的至暗時刻!
人生如棋,棋如人生。在手機行業沉浮16載,劉立榮如今遇著了最險的一局棋。
文/商界記者 蔣虹霞
去年底,一則「劉立榮在澳門賭博一夜輸掉幾個億」的小道消息,牽扯出金立的債務危機。此後,資金鏈緊張、股權凍結、公司重組、資產出售、供應商討債……各種傳聞接踵而至,金立和劉立榮跌入「至暗時刻」。
一個在手機江湖摸爬滾打了16年的老牌手機廠商終究還是不行了?
勝者上天堂,敗者落地獄。從功能機時代,金立就扮演著一個追趕者的角色,先是錯失向智能機轉型的先機,後來又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迷失。雖然幾經沉浮,但金立始終未曾掉隊離場。
這一次呢?
棋手與高手
與雷軍這樣的互聯網極客相比,傳統製造業技術員出身的劉立榮顯得比較「老派」。
從某種角度而言,這或許也決定了小米與金立的基因差異。這種基因差異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被成倍放大。善於抓住年輕用戶的小米,在2017年的全球出貨量近1億台,而「老派」的金立僅有2700萬台。
時代把你拋下的時候,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但劉立榮曾經也是一個緊跟時代的人。
大學畢業後,劉立榮被分配到一家有色金屬研究所工作,但1年後,他便辭職下海,連停薪留職都等不及辦,走得果敢而決絕。因為那種「鐵飯碗」的生涯一眼就能望到頭。
之後,從中山小霸王的底層員工到金正集團的常務副總裁,再到自立門戶,劉立榮用了7年時間。在這一段不短的時間裡,劉立榮得到了全方位的磨練,市場、銷售、營銷、管理,可謂樣樣擅長。
劉立榮給外人的印象是「白面書生」——愛下圍棋,愛看史書,頭腦靈活,幹練精明。一個在互聯網上流傳甚廣的故事可以佐證劉立榮的精明。
當年,一個台灣客戶到金正集團考察,劉立榮再三叮囑下屬:「從東莞去廣州,你一定要給他買靠右邊窗口的車票,因為鳳凰山在右邊;車去深圳時,你就要給他買左邊靠窗的票,因為鳳凰山在左邊……」後來,正是因為這個安排,劉立榮為公司帶來了價值2000萬元的訂單。原來,劉立榮得知那個台灣客戶喜歡坐火車欣賞風景,所以就替他買了不同位置的票,讓對方大為感動,覺得這是一家注重細節的公司。
2002年,劉立榮創辦金立,加入當時規模龐大的手機製造大軍中。劉立榮選擇了一個好時機。彼時,中國移動用戶總數突破2億大關,在摩托羅拉、諾基亞大行其道的同時,國產手機也開始崛起,佔據了市場1/4的份額。
圍棋對弈中,劉立榮不喜歡「短平快」的對殺,他講究一個「穩」字,注重長線布局。這種棋風在某種程度上也映射在金立的市場策略中。在競爭激烈的手機江湖,劉立榮希望金立是一隻昂首前行的龜。因為烏龜也許現在比兔子慢,但是它在不停地前進,而太快的兔子往往會犯錯誤。
金立之所以能在短期內在手機江湖佔據一席之地,並且存活至今,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劉立榮穩紮穩打的市場策略。反觀波導、夏新、科健、南方高科、首信等當年與金立同場競技的對手,早已泯然於江湖。
作為一個好棋手,劉立榮想求穩,但金立卻被時代的浪潮和市場的變化被迫推動著向前。
中盤妙手
創業初期,手機行業形勢一片大好,但金立連手機生產牌照都沒有。
劉立榮不得不「租賃」別家的牌照來生產自家的手機,每賣出一台手機,就要付給對方几十塊錢,一年就要交幾千萬元。即使是這樣,金立仍然在眾多大牌手機的夾縫中活了下來。
在產品策略上,金立採用「跟隨策略」——借用與知名品牌相似的外觀來吸引顧客,說白了就是山寨。金立的第一款手機Gionee303的外觀造型就是模仿某國產手機品牌。這一策略使金立的銷量在短時間內大幅上漲,但自此以後,山寨標籤便與金立如影隨形。
2005年,金立終於拿到了手機生產牌照,劉立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廣告。在互聯網還未完全普及的年代,電視直銷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金立手機的重要渠道。獲得GSM和CDMA雙牌照後,劉立榮第一把火就是重金砸下劉德華做品牌代言人。電視上,劉德華拿著金立語音王,說著「金品質,立天下」,在中視購物一頓狂轟亂炸。
劉立榮被憋得太久了!沒有牌照不但要交「冤枉錢」,還不能打廣告,劉立榮終於一吐心中鬱結之氣。
藉助強勢的明星效應,金立從絞殺的手機棋局中脫穎而出,並在2008年一度躍居國產手機品牌第一、行業前五的位置。同時,金立的市場也拓展至越南、新加坡、科威特、法國、義大利等海外市場。
與金立一路飄紅相對應的是國產手機行業的寒冬,中興、華為、酷派、聯想的銷量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夏新更是連續3年巨額虧損。
金立有條不紊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還得益於劉立榮創新的「金立模式」。劉立榮沒有採用傳統手機行業的包銷制或代理制,而是引入了完全代理模式——一個地區只發展一個代理商,而這個代理商只能銷售金立一個品牌的產品。
劉立榮還提出儘可能地縮短銷售通路,擴大經銷商的利潤空間。緊密的利益將渠道商與金立牢牢地捆綁在一起,這樣的廠商一體化模式為金立手機的推廣提供了穩固的基礎,並幫助其迅速完成了從一二線城市到鄉鎮的渠道下沉。畢竟,在功能機時代,市場反應和渠道遠比品牌更重要。
彼時,金立在國產手機陣營的頭部地位給劉立榮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哪怕金融風暴後的金立陷入低谷,工人一度只剩下原來的1/4,劉立榮依舊能保持一名棋手的處變不驚。
2009年,劉立榮開始全面推動金立升級,放棄功能機時代的粗放型擴張模式,轉為精細化發展模式,並引入高精度的自動化設備進行生產改造。一年後的2010年,劉立榮振臂一呼,投資10億元金立產業園在東莞松山湖畔拔地而起,立志打造「亞洲最大單體智能終端生產基地」。
這一年,金立手機銷量突破1000萬台,成為最大的國產功能手機品牌。
舉棋不定
金立手機代言人馮小剛曾問過劉立榮一個問題:諾基亞怎麼就沒了?劉立榮的回答是:「諾基亞的體制、文化讓它缺乏適應性。」諾基亞當年面對的困局,對於金立而言,又何嘗不是一個難題。
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更遑論變化莫測的手機江湖。在功能機最高峰的時候,金立遭遇了智能機的堵截,劉立榮被殺了個措手不及。
2010年被稱為智能手機的元年,智能手機呈現出爆發增長的勢頭。隨後,小米、魅族等新秀強勢崛起,運用互聯網打法,迅速搶佔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中興、華為、酷派等國內手機廠商也第一時間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手機。
與如火如荼的智能手機市場相比,金立的安靜顯得有些「不合時宜」。此時的劉立榮還沒有看清小米們的打法,繼續走均衡穩健的路線。然而,他沒想到的是,金立慢了這一步,就再也沒趕上了。
金立的轉折點來得有些戲劇化。在2011年8-9月份的時候,金立的月銷量都還保持著高增長,不料到10月份時,銷量突然跌落,庫存大量積壓。金立一下子變成了行業里的「吊車尾」。直到2011年年底,金立才匆忙推出智能手機,試圖扭轉局勢。
深思熟慮後,劉立榮決定放棄千元機市場和印度ODM項目,改走中高端智能機市場。但就現實發展情況來看,這或許是金立的一記失招。
第一,放棄千元機市場,無疑就是放棄了金立多年來在三四線城市建立的市場壁壘,轉而投入到競爭更為激烈的一二線城市;在尚未建立中高端手機品牌影響力的前提下貿然進入,步子未免邁得太大。
第二,印度的ODM訂單轉向自有品牌的結果是,面對小米、OPPO、vivo的蠻橫闖入,金立顯得不堪一擊;正當金立將重心轉向國內市場時,窗口期卻逐漸關閉,本想彎道超車,不料把自己摔了個四仰八叉。
有趣的是,這兩條建議都是金立前總裁盧偉冰向劉立榮提議的。盧偉冰曾經在康佳、天語等企業擔任高管,2010年加入金立。從劉立榮手中接過指揮棒後,盧偉冰努力想把金立這個傳統手機品牌變得更加年輕,把「煤老闆」變成「小清新」,去迎合新一代消費者的喜好。
彼時正值線上渠道大紅大紫之際,老牌國產手機廠商紛紛推出子品牌,用互聯網的打法銷售手機,比如中興的努比亞、華為的榮耀等。金立也先後推出了主打電商路線的子品牌ELIFE和IUNI,但都沒能在市場上達到劉立榮的期望。
其中,IUNI作為初創品牌,更是三易其帥。管理高層頻繁更迭,導致品牌定位不明確。IUNI從最初的「有為青年」到「女性手機」,再到「純簡白」,金立先後投了超過8個億也沒能把IUNI扶起來。
盧偉冰的「年輕化」戰略不僅沒有讓金立獲得年輕消費者的注意力,反倒讓金立的品牌定位變得模糊化,失去了原有的市場和目標人群。畢竟,像小米這樣的電商品牌向線下拓展,往往只需足夠的資金就能「砸」出渠道。而傳統企業向線上的轉型,需要面對的卻是體制、文化、思維的轉換。說到底,金立或許從骨子裡就缺乏互聯網和年輕化的基因。
金立的節節敗退,讓劉立榮不得不重新站到台前,試圖把金立帶回自己預想的軌道之中。2015年12月21日,東莞厚街金立工業園的羽毛球場,金立M5 Plus手機發布會現場。一首《海闊天空》唱出了劉立榮胸中的豪情,也浸潤著他的理想與堅韌。
曲終之後,43歲的劉立榮站在了舞台上,他說:「金立不會去和別人比風頭、比光鮮,但劉立榮希望金立是一隻昂首前行的龜。因為烏龜也許現在比兔子慢,但是它在不停地前進,太快的兔子往往會犯錯誤。
落子無悔?
再次掌舵的劉立榮,重新梳理產品路線,形成了M、W、S、F和金剛5個產品系列;果斷砍掉「小清新」的產品定位,帶領金立重新回歸以「續航」為賣點的「商務」路線,並在此基礎上添加了新的內涵—「安全」。
2016年,金立手機的出貨量約為4 000萬台,相對2015年增長了21%。劉立榮大刀闊斧的改革看似卓有成效,但現在看起來,卻更像是一場迴光返照。
2017年12月,金立被爆出拖欠供應商款項,並陷入多家供應商的訴訟之中,甚至被上門討債,有消息稱,金立欠款金額達到百億元。劉立榮把資金鏈斷裂的原因歸結於金立在2016、2017年的營銷花費太高,金額高達60億元。
事實上,金立在品牌運營上一直很捨得,砸錢速度簡直能用花錢如流水來形容。
為了建立全新的品牌形象和影響力,劉立榮更換了金立的logo,並加大了在營銷層面的力度。第一,斥巨資冠名、贊助了《笑傲江湖》《最強大腦》《楚喬傳》等熱門綜藝、影視節目,其中某些節目的冠名費均為上億元級別;第二,先後邀請馮小剛、余文樂、吳剛、薛之謙、劉濤、柯潔等當紅明星擔任品牌代言人。
這兩年,金立留給大家的印象一直是「不差錢」,因此金立突然被爆出資金鏈斷裂,讓外界頗為意外。
乍一看,金立這兩年的運營策略與OPPO、vivo非常相似,都不遺餘力地「收集」大牌明星代言和熱門綜藝。但這種高舉高打的營銷策略雖然為金立帶來了品牌曝光度,但銷量上卻並沒有實質性的增長,2017年的出貨量反而暴跌至2 600萬台。
在不斷追趕的過程中,劉立榮終究失去了棋場中的冷靜沉著,他害怕金立再次被時代拋下。
2017年11月,劉立榮開啟金立「全面屏」戰略,一口氣發布了8款全面屏手機,價格覆蓋從低端到高端各個區間。此時的劉立榮就像是一個孤勇的鬥士,竭盡全力,奮力一搏。然而,中國智能手機行業已經觸頂天花板,從增量市場轉為存量市場,激進的擴張戰略為資金鏈危機埋下了伏筆。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所發布的《2017年國內手機市場運行情況及發展趨勢分析》顯示,2017年國內手機出貨4.91億台,同比下降12.3%。2017年金立手機在中國的銷量為1 494萬台,排名第7,份額僅為3%。這與劉立榮在年初設定的目標相比,縮水了一半。
品牌缺乏核心競爭力,非全面屏手機的原有庫存無法變現,產品銷量下滑拖累著金立的資金周轉。加上不計成本的營銷和迅猛的擴張節奏,終究成為了金立不可承受之重。
有人把劉立榮比作下一個賈躍亭,劉立榮的回應是「我不會跑路,債務會一步一步償還。」棋未收官,豈有中途逃跑之理?
有消息稱,金立目前正在積極融資,試圖重組自救。另外,劉立榮已經出資在四川省宜賓市成立了一家名為「宜賓市金立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這一次,劉立榮這位「圍棋業餘六段」能否力挽狂瀾,勝天半子?
文/商界記者 蔣虹霞
※解析Helio P60:全力押寶AI,聯發科能否重回巔峰?
※這家板卡廠商的發布會竟來了上千人,PC業的春天又來了?
TAG:芯智訊 |